1、經常洗涼水澡會得風濕嗎
風濕不是洗冷水澡造成的,而且也不會不可能。長年的讓部位暴露受涼才會得風濕。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是由於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於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多種抗體。
2、長期冷水熱水洗碗會風濕
1、用涼水洗碗時,因為油膩不易洗凈,故常用洗潔精之類的化學物質幫助洗碗。盡管洗潔精之類的東西是低毒的,可是長時間接觸,也會對人體的皮膚帶來傷害。
3、洗熱水澡對類風濕有好處嗎?
類風濕是由於風寒阻痹血管,洗熱水澡有去風除濕的作用,但只能 是輔助治療。
4、風濕病患者能洗冷水澡嗎
風濕是來以骨、關節、肌肉、韌源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如急性風濕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
祖國醫學認為,風濕就是風寒濕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使氣血遠行不暢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區伸不利或腫大。
引起風濕病的常見病因為:
1、環境因素,如風、寒、濕等;2、免疫功能紊亂; 3 、感染; 4 、創傷與勞損; 5 、退行性改變(老化); 6 、遺傳因素; 7 、代謝障礙。
既然風濕疾病的病因與風、寒、濕有明顯的關系,因此風濕病人是應避免受涼的,受涼是會引起病情復發或加重的,洗冷水澡是應避免的。
5、洗冷水澡會不會得風濕?
不要怕!不會的!
俗話說:「要想身體好,每天冷水澡」。很多人洗過冷水澡之後都覺得神情氣爽,甚至一年四季堅持洗。那麼,洗冷水澡到底好不好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洗冷水澡的方法正確,是有利於健康的。這是因為,剛開始洗的一兩分鍾,會使皮膚表皮收縮,血液流向內臟,但兩三分鍾後,身體適應了這種溫度,血液會重新分配,迴流到皮膚表皮,整個過程就像給血管做「體操」一樣,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會增強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其次,用冷水洗澡,神經系統明顯受到刺激,導致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流加速,既能促進新陳代謝,還會使皮膚變得柔軟、有彈性。此外,洗冷水澡還有助於增強消化功能,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不過,為了最大限度地「享受」洗冷水澡的好處,應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從夏天開始,一直堅持下去,循序漸進;每次洗冷水澡前先做做「熱身」運動:用手揉搓皮膚數分鍾,感覺發紅、發熱為止;洗澡時,先往四肢部位「澆」水,數分鍾後再沖胸、背部,讓身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水溫不要過低,以5℃—25℃為宜,時間也不宜過久,10—15分鍾左右即可,最長別超過半小時。另外需要注意,劇烈運動後不要洗冷水澡,因為這時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如果突然「遭遇」冷水,會增加心臟負擔,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等不適;在洗澡過程中,如果出現皮膚持續變白、頭昏等症狀,要立即停止,以免發生意外。
冷水澡並非人人適宜,以下人群在洗冷水澡時就應該「悠」著點:嬰幼兒及60歲以上的老人最好不要洗,女性在經期、孕期不要洗,平時水溫也要避免過低;因長期持續加班或生病而導致免疫力較差的人,細菌和病毒容易趁虛而入,引起感冒、咽喉炎等疾病;對冷水敏感者也不宜洗,否則會起疹子;高血壓患者洗冷水澡,會使血壓升高,甚至導致腦血管出血、中風、昏迷等;心臟病患者洗冷水澡,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風濕病、坐骨神經痛患者受冷水刺激會加重局部疼痛,也不宜洗冷水澡。(來源:搜狐)
參考資料: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119/130/200607/26/299093.html
6、洗完熱水之後又沖涼水會得風濕病嗎
不會得風濕病!
熱水可以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冷水則使其收縮,冷熱水交替好比讓血管做體操,若能長期堅持,人體就能更好地適應外界氣溫的冷熱變化。不僅防治過敏性鼻炎,還能預防感冒、凍瘡等,並能改善呼吸,加大肺活量。冷水對腦和神經有興奮作用,使頭腦清醒,而熱水能緩解疲勞,洗完冷熱水浴後,全身感覺非常輕松。
具體做法是:先用熱水沖淋全身,再將水溫逐漸調至冷水,待洗至差不多時,再將水溫調至熱水,徹底沖凈全身的肥皂泡沫和污垢。夏季天熱,用冷水再沖一下;秋涼以後,冷水沖畢,再用熱水沖淋即可。
進行冷熱水交替洗浴,尚要注意下列問題:
1.從夏季開始,持之以恆。根據個人的健康情況確定洗浴持續時間,以浴後自我感覺良好、舒適為宜。
2.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空洞性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經期婦女、孕婦以及高熱病人不宜冷熱水交替浴。
* 此種方法僅適合20歲~40歲人群,年老體弱者不適宜
7、風濕的患者可以每天都洗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