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西醫和中醫在治療風濕病有各自的特點,西葯起效快,對於疾病急性發作期治療有優勢。副作用明顯。中葯具有增強免疫、抗凝活血、鎮痛消炎、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而且沒有毒副作用。由於風濕病治療沒有突破性的方法,所以具體治療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而定,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為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2、請問類風濕中醫是如何辨證的?
中醫治療注重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根據症狀,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常分為風濕熱痹、風寒濕痹、痰濁痹阻型、肝腎虧虛型等證型來用葯,如果關節紅腫熱痛,痛得十分厲害,並且遇到熱的東西後腫痛加劇,冰敷後腫痛緩解,關節活動不方便這就是熱痹,如果關節酸痛,不紅腫,不發熱,肌膚麻痹,患者手足沉重,舌苔白膩。那就要考慮是「風寒濕痹
3、中醫治類風濕?
中醫治類風濕和西醫治類風濕,都要解決情緒的問題,患了類風濕病,沒有人情緒會好,特別是剛得時候,從各個方面得到的都是負面消息,從西葯角度看類風濕的發病本身又和精神刺激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有人就說是情緒不好因為的類風濕。
其實,情緒不好本身是不會引起身體疾病的,但是情緒不好卻可以導致人的身體機能、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甚至嚴重下降。導致人體的正氣不足,正氣不足的時候,機體很容易被外邪侵襲,原本侵襲到身體後,不會導致疾病發生的病邪,在機體抵抗能力下降的時候,就會引起疾病,
這是情緒不佳,或者情緒受到嚴重刺激後,類風濕疾病發生的一個原因。
已經發病後,許多患者被檢查出來類風濕病後,情緒更加低迷,這會導致機體的抗病能力進一步受到傷害,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4、風濕病的中葯配方,用過的人給,必有重謝
你好!這位朋友。我以前也是一位風濕病的嚴重患者,當時是雙膝腫脹疼痛,腰部僵硬,右大腿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嚴重受限,不能正常行走。90年時,在西安第五人民醫院(是專門治療風濕病之類的醫院)住院吃葯打針治好了,94又犯了,再次去住院,結果是錢花了一堆,病卻沒有治好。後來碰巧我們村上有位老中醫,醫術精湛,開了很多方子,差不多吃了有大半年的中葯吧,還結合膝部注射鹽酸普魯卡因(封閉針)治好了,他給我開了很多方子,當時我是抄了一部分留作底子,但是這個給你也沒有多大用,就像上面朋友說的那樣,人和人的體質狀況不同,這個也不能以偏蓋全。你如果真的想作為參考之用,我不需要任何報酬,都可以給你。總之,治療這個病的指導方針是:平肝理氣、補腎益氣、滋陰壯陽、祛風除濕、通筋活絡、消腫止痛(乳香、沒葯)等等,還有一點值得提醒,就是中葯吃久了,有時會損傷脾胃,所以,健脾益氣之類的中葯,也是要添加的。我記得那時通常一幅中葯動輒下來就是二十七、八味吧,很苦,很難下咽,每次喝葯時我都是屏住呼吸,現在一提起來,都覺得難受。我就說這些吧,也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總之是這樣,如果你要那些方子,底下和我聯系,我給你發一些,如果你需要我幫你引薦一位中醫,目前我也認識一位。只不過我們離得太遠了,我在西安,你在黑龍江。你先就近看吧!如果需要我幫忙的,到時一定盡力。最後祝你好運吧!
5、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怎麼治?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怎麼治,中醫一般是辨證論治,最常使用的就是用中葯湯劑,就是自己煎中葯喝,但是不同的醫生所使用的方子略有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痹症,需要用到一些比較貴重的葯材,比如蘄蛇,對風濕頑痹效果較好,因為有關節的疼痛,方子中還需要包含鎮痛的葯物,比如細辛或者附子,這兩味葯都是有點毒性的葯,但是鎮痛效果較好。當然,還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葯,還要用到補氣的葯,總之,葯比較多,可以根據症狀適當加減。除了湯劑,針灸,艾灸等都可以嘗試,緩解關節炎症和腫痛。
6、中醫怎樣辨證論治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證。痹證是因感受風、寒、濕、熱所致,故祛風、散寒、除濕、清熱以及舒經通絡為治療痹證的基本原則。
現將行、痛、著、熱痹的主證、治則及方葯分述如下。
(1)行痹
主證: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或有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
治則: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葯:防風湯加減。
防風、麻黃、當歸、秦艽、肉桂、葛根、茯苓、生薑、大棗、甘草。
(2)痛痹
主證: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治則: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方葯:烏頭湯加減。
烏頭、麻黃、芍葯、甘草、黃芪、細辛、桂枝。
(3)著痹
主證:肢體關節重著,酸痛,或有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肌膚麻木不仁,苔白膩,脈濡緩。
治則: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方葯:薏苡仁湯加減。
薏苡仁、蒼術、羌活、獨活、防風、川烏、麻黃、桂枝、當歸、川芎、生薑、甘草。
(4)熱痹
主證: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稍舒,痛不可觸,或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等全身症狀,苔黃燥,脈滑數。
治則: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方葯:白虎桂枝湯加味。
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忍冬藤、連翹、黃柏、海桐皮、姜黃、威靈仙、防己、桑枝。
7、關節風濕中醫怎麼治?
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的治療方法?
2020-01-03
問題描述: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的治療方法?
醫生回答(2)
接力剛副主任醫師
風濕免疫科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甲
病情分析:中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主要包括熱敷、針灸、按摩、理療、外用膏葯等,或者也可以配合一些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的中葯來調理,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2020-01-03
蘇德成主治醫師
風濕免疫科淮安市中醫院
三甲
病情分析:風濕性關節炎在傳統醫學里屬於痹症的范疇。在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期,往往表現為熱痹,患者主要是關節的紅、腫、疼、痛,甚至有一些皮疹、發熱這些表現。按照傳統醫學的治療,主要是給予清熱、除濕、通絡、涼血止痛為治療方法。在風濕性關節炎的緩解期,患者主要表現一些遷延難愈的,或者反復發作的關節的腫痛。在緩解期,主要是調理肝腎、脾胃。以祛風、散寒、補肝腎、調脾胃、通絡止痛進行治療。主要表現為關節症狀的患者,可以運用傳統的理療手段,比如針灸、紅外線以及艾灸,或者穴位貼敷緩解症狀,減輕關節的進一步的損害,對患者的預後有積極意義。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建議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明確的診斷,進行及早正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