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曬太陽可以祛除濕氣嗎
曬太陽,對人體健康,補充維生素,人體吸收紫外線,補充陽氣,祛濕氣,行氣活血也有調理作用哦,上述體內有濕氣,可適當曬太陽的,紫蘇粥對行氣活血也有調理作用的,可適量食用紫蘇粥的。
n你好!
類風濕專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該多曬太陽。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在遮蔭處先做空氣浴5~10分鍾,使機體適應室外氣溫。日光浴分為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局部照射指用白布單遮掩身體不照射部位而讓日光只照射某一部位;全身照射指全身置於陽光之下。全身照射時應有一定順序,有坐位與卧位兩種姿勢。坐位時先照射背部與下肢,後照射腹部與上肢;卧位時先俯卧位,後左側卧、仰卧、右側卧。
照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時,下午3~5時,夏季以上午為宜,冬季以下午為佳。空腹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日光浴,飯後1小時進行較好。夏季進行日光浴時,以每日照射5分鍾開始,以後每日增加3~5分鍾,經過l周左右,達到每日30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鍾,逐步達到每日照射60分鍾。冬季日光浴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一些。
類風濕專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該多曬太陽。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在遮蔭處先做空氣浴5~10分鍾,使機體適應室外氣溫。日光浴分為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局部照射指用白布單遮掩身體不照射部位而讓日光只照射某一部位;全身照射指全身置於陽光之下。全身照射時應有一定順序,有坐位與卧位兩種姿勢。坐位時先照射背部與下肢,後照射腹部與上肢;卧位時先俯卧位,後左側卧、仰卧、右側卧。
照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時,下午3~5時,夏季以上午為宜,冬季以下午為佳。空腹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日光浴,飯後1小時進行較好。夏季進行日光浴時,以每日照射5分鍾開始,以後每日增加3~5分鍾,經過l周左右,達到每日30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鍾,逐步達到每日照射60分鍾。冬季日光浴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一些。
黃山路466號
3、曬太陽能對身體有好處嗎
據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三小時,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所以曬太陽是長個子的。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的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曬太陽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強性慾,提高精子質量。因為人體血液內睾丸激素的水平,會隨著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還再次證實,每天曬太陽1小時,人體內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最佳時間
早晨6點至10點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點至5點也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但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下午4-5點又正是熱浪滾滾的時候,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稍推後一點。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人所說,不包括像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特殊人群的鈣的需要量較多,曬太陽也需要更講究。
孕婦:需要負擔兩個人對鈣的需要。夏季每天曬太陽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冬季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不能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就整日呆在室內。
孩子:發育的需要使他們需要大量的鈣,又是最容易缺鈣的人群。所以從兩個月起,就應該每天到戶外曬太陽。上午9~10時,下午4~5時是適宜外出的時間。接受陽光的時間可由最初的十幾分鍾逐漸延長到一小時。天氣不太熱的時候,可以在陽光下曬一會兒,陰涼處呆一會兒。夏天就不要直接在陽光下,因為樹蔭下面同樣可以接散射的紫外線照射。
老人:同樣是補鈣的重點人群。可在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曬太陽,但最好不要單獨出去曬太陽,如果在愜意的陽光下睡著,有可能受涼。找上幾個伴兒,邊聊天邊活動,可以輕松接受紫外線照射。
在冬季由於臭氧層出現季節性薄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易給人的身體帶來不同的損傷。因此在冬季曬太陽也要注意科學選擇時段。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
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一時間段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
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注意事項
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裝。
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台上。
曬太陽不要過長時間,每天15分鍾就已經足夠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
不能夠暴曬太久來了,紫外線如果太強盡量在下面待的時間短一點。
一般說來,新生兒曬太陽可按下面的順序進行:
①最初的2一3天,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鍾即可。
②然後,可將范圍從膝蓋擴至大腿根部。
③除去尿布,可連續2~3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鍾。
④最後,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鍾。
新生兒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凈,再喂以白開水或果汁,以補充水分。
相關介紹
怎樣曬太陽最有效?
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曬太陽最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又避免傷害皮膚;下午4—5點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進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要注意每次曬太陽不超過1小時。
不要隔著玻璃曬。研究表明,隔著玻璃,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處,紫外線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應選擇性地到一些綠化較好、空氣
4、曬太陽對人有哪些好處呢?
這幾天北京的晴空好的沒話說,但是許多漂亮女孩兒很害怕被曬黑,一出門就會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不讓太陽曬到自己一絲一毫的皮膚!你們太小心了!其實,每天適當曬太陽說不定會有美顏功效哦!不信就往下看~
1. 曬太陽可以曬出好心情?
曬10分鍾,身體會得到巨大的動力。太陽經我們的眼睛直接對大腦產生作用。在大腦里,敏感的松果體捉住光脈沖,馬上把它轉變為能量。這種松果體調節人體激素的平衡,所起的作用與太陽能收集器的作用相似。在天黑時,松果體就無精打采,獨自睡覺,也不生產激素。
但有一點點日光,它就開始工作,開動其馬達,使之越轉越快。當人體在照到日光僅僅1秒鍾,松果體馬上中止生產使人睡覺和沮喪的激素,大腦變得清醒;在照到日光10秒鍾時,腎上腺素分泌出來。它使人精力充沛;日照1分鍾,性激素分泌增加,女子分泌出卵泡激素,男子分泌出生殖腺激素;日照2分鍾,心臟加速跳動,呼吸加快,血壓上升,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的各種器官都開始更好地運轉;在日照兩分半鍾之後,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感情變得豐富,工作起來興致盎然。你會希望擁抱整個世界。
2. 曬太陽為什麼會增強人體免疫力?
日光會給予我們身體力量。如果是日光促使我們醒來,那麼,我們就會感到精神飽滿,更有活力。
對人體如此有益的光線就是紫外線。我們通過皮膚和眼睛接受紫外線。紫外線B光束會促進維生素D3的生成。而維生素D3會增強免疫系統,並且在身體的許多變化過程中起催化劑的作用。因此,科學家們也稱維生素D3為日光激素。波士頓大學臨床研究中心負責人霍利克教授說:「身體中通過紫外線B光束產生的維生素D3是太陽送給人類的最大禮物。」在曬30分鍾日光浴之後,血液里就可以測量到0.25毫克維生素D3。我們的身體把它存放在脂肪組織里,並在那裡為全年建立一個堅實的維生素倉庫的基礎。因此,每一次適當的日光浴都會變成增強生命力的投資。
維生素D3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科學研究證明主要可以預防以下幾種疾病。
(1) 防止骨質疏鬆症。科學研究證實,每天有0.005毫克日光激素就可以防止骨質疏鬆症。
(2) 預防感冒和各種炎症。每天0.009毫克的日光激素就可以使人體免疫能力增強l倍。強烈的太陽光線能殺死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以利我們預防感冒和各種炎症。
(3) 調節血壓。日光中含有的紫外線會使血液中的氧分子更快地分解,在我們的機體里形成一種超級氧,以刺激紅血球的生產。這樣一來,所有的器官,尤其是心臟、肺、胃和肌肉的工作就更有效了。日光會使血管擴張,使心臟更好地工作,並且會調節血壓。
(4) 減少動脈硬化症。紫外線輻射會減少動脈硬化症,即血管鈣化的危險。因為日光刺激甲狀腺,因而也刺激整個新陳代謝。藉助日光可以更好地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5) 治療皮膚病。在醫院里,醫生遇到皮膚病患者,往往讓病人去沐有紫外線光束的日光浴。用這種療法可以治癒座瘡和牛皮癬。
(6) 治療風濕病。多曬太陽會引起一系列對生物有利的過程,使人暖和的日光紅外線對風濕病來說是止痛良葯。
3. 曬太陽與吃葯有劑量一樣,也要適度。
每天曬30至60分鍾太陽是身體和心靈的長生不老葯。但讓紫外線直接照射3個小時甚至4個小時,這會使日光的積極作用轉向反面。長時間曬太陽會使身體變得虛弱,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各種器官和敏感的皮膚過於疲勞。身體受日照射時間過長就會處於緊張狀態,甚至重新分解日光激素維生素D3。因為在野外避免不了日曬時,可塗防曬膏減輕傷害。
4. 日光的美顏功效從何說起?
和煦的陽光會使我們變得美麗。由於日光刺激鈣和維生素D的生產,發根變得更強壯了。這會使我們的頭發變得更濃密和更有光澤。日光通過視覺神經對松果體產生積極作用。因此,我們的眼睛得到一種美妙的光澤,會增強視力。
由於太陽能也促進新陳代謝,胃的供血情況變得更好,卡路里消耗量增加。這會使我們的身材變得苗條。皮膚的供血情況由於陽光的照射也會變得更好,皮膚看上去更健康,更紅潤。柔和的紫外線A光束通過我們的皮膚進入身體。紫外線A光束刺激色素促使皮膚變成褐色。紫外線B光束和紫外線C光束帶有攻擊性,它們會侵蝕和消耗皮膚細胞。
5. 曬太陽的時間段也有講究哦!
科學研究表明,在一天中陽光各個時間對人體引起不同的反映。其情況如下:
上午6~9時:陽光含有大量使人感到暖和的紅外線,對皮膚有益。這是在露天進行體育活動的好時間,如散步,打網球等。夏天裡農民往往在這段時間下地千活。9~12時:這是日光浴的最好時光。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會把皮膚很快照成褐色,而不會曬成黑色。
12~16時:不要去曬太陽。在這段時間里,對皮膚有害的紫外線B光束和紫外線C光束的含量最高。這時在陽光下曬多了弄不好會脫一層皮。
16一19時:把皮膚曬成褐色的紫外線A光束比例又高了。這時去曬太陽會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
太陽對人類生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太陽,人的身體和心靈就會患病,太陽是我們的生命維生素,我們需要太陽與需要空氣一樣。太陽好的時候,就出去曬曬太陽吧!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人需要多少日光》一文,作者:劉同傑)
5、曬太陽對驅寒除濕有作用嗎
你好,曬太陽驅寒除濕有作用的,曬太陽對人體的好處很多,特別是在寒冷季節專的晴朗之日出去曬曬太陽,不僅屬給人溫暖,有利人體血液循環順暢,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增強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對佝僂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貧血患者恢復健康有一定的益處,尤其對嬰兒軟骨病有預防作用。
6、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為什麼應多曬太陽?
類風濕專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該多曬太百陽。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在遮蔭處先做空氣浴5~10分鍾,使機體適應室外氣溫。日光浴分為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局部照射指用白布單遮掩身體不照射部位而讓日光只照射某一部位;全身照射指全身置於陽光之下。全身照射時應有一定順序,有坐位與卧位兩種姿勢。坐位時先照射背部與下肢,後照射腹部與上肢;卧位時先俯卧位,後左側卧、仰卧、右側卧。度
照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時,下午3~5時,夏季以上午為宜,冬季以下午為佳。空腹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日光浴,飯後1小時進行較好。夏季進行日光浴時,以每日照射5分鍾開始,以後每日增加3~5分鍾,經過l周左右,達到每知日30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鍾,逐步達到每日照射60分鍾。冬季日光浴道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一些。
類風濕性關節炎多採用局部照射,用光線較強、溫度較高的日光照射。伴有活動性肺結核、心力衰竭及發熱性疾病時禁用日光浴。同時注意不要在日光浴過程中看書看報,以免對眼睛造成損傷。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
7、類風濕患者曬太陽會不會對病情有幫助呢?
適當!
三期療法 類風濕脫胎換「骨」
第一階段:緩解期(7—15天)
迅速緩解病變組織的腫脹、麻木、等症狀,關節、肌肉疼痛減輕,紅腫消除晨僵、怕冷、壓痛、沉重酸麻等症狀明顯好轉,活動有所改善。
第二階段:修復期(1—2療程)
能有效修復破壞的病變組織,使關節活動逐漸靈活,抬腿、曲臂、曲指不再困難,人體免疫機能逐漸恢復,各項理化指標明顯改變,臨床症狀明顯好轉。中度患者可康復,重度患者功能性障礙逐漸改善。
第三階段:鞏固期(3—5療程)
臨床症狀消失,關節功能性障礙逐漸消失,人體免疫力進一步得到提高,關節功能性障礙消失,肢體關節活動自如,可正常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