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看有關風濕病的化驗單(2):抗核抗體
1.抗核抗體陽性提示患者結締組織病的可能,但仍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標准.2.結締組織病的易感人群一般為中青年女性,老年患者的自身抗體的滴度會升高,但一般為低水平.3.抗核抗體為一大類自身抗體的總稱,ANA陽性進一步分型為針對多種核抗原成份特異性的自身抗體,根據間接免疫熒光的熒光模型(抗原底物為HEP-2和肝片)可區分不同的熒光核型,不同核型也有鑒別意義,如SLE多為均質型.MCTD多為顆粒型4.不同的結締組織病可出現特徵性抗體:如SLE相關的自身抗體有sm 抗體,ds-DNA 抗體, 皮肌炎相關的JO-1抗體, MCTD相關的u1RNP抗體等等,5.先了解不同結締組織病的自身抗體譜,進一步結合臨床表現的診斷價值更大.一般超過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數值定義為ANA陽性,對大多數實驗室而言,通常認為IFANA滴度1:100為陽性。(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參考值不同)1.ANA(+)半定量一般分為(-)、(+1:100)、(++1:320)、(+++1:1000)、(++++1:3200)、(+++++1:10000),臨床上如果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慮為結締組織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體是哪一種疾病,要結合其他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綜合考慮來下結論。2.如果 對初發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不能排除結締組織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結合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綜合考慮來下結論。一般ANA=(+1:100)時,臨床意義也不大。因為除對標本稀釋處理之外,實驗室在對Hep細胞和肝片質控板免疫熒光吸收值是以1:100為定標。3.關鍵的是要對臨床免疫性疾病自己要有一定的臨床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其中對患者病史的問診和查體非常重要。根據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關鍵是自己能否想到或考慮到的問題。ANA陽性可見於多種臨床情況,除了自身免疫性風濕病,還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腫瘤以及少數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但在正常人種通常IFANA滴度較低。ANA陽性的意義需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ANA陽性並不能確立某種臨床診斷,反之,ANA陰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通常,大多數ANA滴度的高低並非與疾病的活動性平行,所以抗核抗體滴度高未必提示疾病活動,也不一定是治療的指征。ANA陽性的臨床意義主要有下列多種情況:1.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95-100%非活動期80-100%2.葯物性狼瘡95-100% 慢性活動性肝炎3.混合性結締組織病95-100% 重症肌無力4.硬皮病70-90% 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5.乾燥綜合征60-80% 10. 正常人5-10%6.多發性肌炎/皮肌炎40-60%7.類風濕關節炎30-50%8.幼年型風濕關節炎20-40%9.非結締組織病10-20%
2、幫忙看下風濕三項化驗單,是不是風濕啊,化驗單能看出有什麼毛病嗎?
從化驗單來看不能確診為風濕,抗O高一些,有可能是感冒前期或後期引起的
3、風濕二項化驗單幫忙看一下
你好!
根據你的化驗指標顯示,風濕兩項都屬於正常值范圍內,沒有風濕的跡象,但是這個結果不能作為診斷依據,還要結合你的臨床症狀分析。
你現在的問題是抗核抗體陽性,這個偏高,其他檢驗正常,這個問題,可大可小,但是也要結合症狀分析,因為你沒有症狀描述,所以這個不能判斷,你最好到醫院進行一下檢查。
4、請看一下我的抽血化驗單,是不是風濕?
RF是類風濕因子的簡寫。陽性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陰性是正常結果。
ESR(血沉)mm/H 0--20
很簡單你只有一項不正常,ASO
醫院一般可以治療,沒事,放心吧,會好的,問題不大
5、類風濕因子化驗單
不知道您有沒有晨僵、關節腫脹的感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單是看檢查結果,還要結合臨床等,建議您再到醫院那疼就拍哪的片子,現在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您拿著化驗結果去風濕病專科醫院檢查一下,診斷明確,才能對症用葯,最好採取「英平」系列中成葯,祝您早日康復!
6、風濕四項化驗單(AKA IIF法弱陽性 RF CRP ACCP ELISA正常)請問高手我是有風濕病嗎?
很抱歉的告訴你 你應該是患有此病 祝你早日康復了
抗角蛋白抗體(antikeratin antibody,AKA)是1979年Young等人發現RA血清中有一種與大鼠食管角質層成分起反應的抗體,且發現該抗體對RA診斷有較高特異性。AKA的檢測方法目前主要採用間接免疫熒光法(見圖6)。研究發現,AKA對於診斷RA的特異性很高(90%左右),並與RA關節壓痛數、晨僵時間和CRP有關。AKA與RF、抗RA33/RA36抗體、抗Sa抗體等無交叉反應及相關性,因此,該抗體的檢測可以對RF陰性或抗RA33/RA36抗體陰性、抗Sa抗體陰性的患者提供另一個診斷指標。臨床研究還表明,AKA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活動性相關,在RA早期甚至臨床症狀出現之前即可出現,因此,它是RA早期診斷和判斷預後的指標之一。該抗體在患者滑液中陽性率與血清基本一致,但程度明顯高於後者,提示AKA可能在滑液局部合成並對滑膜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上文提到RA就是類風濕病
7、如何讀懂風濕病化驗單
風濕性疾病是一大類常見病,多發病,且多數疾病需經過一系列的化驗檢查才能確診。由於風濕病診斷治療在我國起步較晚,有很多大型醫院都尚未成立風濕病專科。而風濕病的化驗項目發展很快,近幾年發現了多種用於風濕病早期診斷和幫助判斷疾病預後的化驗指標,不僅大多數病人看不懂風濕病化驗單,甚至連其他專業的醫生也不能正確理解這些化驗。風濕病化驗項目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自身抗體的檢測。所謂自身抗體是我們自身體內的防禦組織過度反應,對體內的正常組織產生抵抗,也就是自身抗體,用來破壞這些正常組織。自身抗體的檢測對於風濕病的診斷,特別是對於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至關重要。現在應用於風濕病臨床的自身抗體主要有:類風濕因子、抗角蛋白抗體譜、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磷脂抗體等。一、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最初在類風濕關節炎(RA)病人的血清中發現,故認為可以用來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目前RF作為RA的篩選試驗有一定的價值,至少75%的RA病人RF是陽性。而且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提出了7條RA診斷標准中, RF陽性為其中之一,符合其中的四條者可診斷為RA。RA患者出現RF,提示病情預後不良,同時也提示該病人不僅可由關節症狀,還可有關節外表現也就是多系統受累的表現。且隨著RA病人關節症狀持續時間的延長,RF的出現率也隨之增高,如:3個月時33%,1年75%,18個月90%。因此,當初次檢測結果為陰性而臨床上仍高度可疑時,重復檢測RF有一定意義。RA也不能完全依靠RF陽性來診斷,也就是說,不是RF陽性且有關節腫痛的就一定是RA,而RF陰性的就一定不是RA。這是因為RF還可以出現於下列一些疾病,乾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症、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腫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症狀態、慢性肝病,大約5%的老年人也可出現RF陽性。二、抗角蛋白抗體譜 抗角蛋白抗體譜中包括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CCP抗體等,它們都是用於RA早期診斷的自身抗體,可以輔助RF,提高RA的早期確診率,早期正確治療,改善預後。三、抗核抗體譜抗核抗體(ANA)中的「核」字指的是細胞核及細胞核中的成分。ANA是指抗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因為細胞核包含多種成分,所以ANA其實是抗核內多種物質的抗體譜,又稱為抗核抗體譜ANAs。ANAs 陽性的病人要考慮結締組織病的可能性,但應多次或多個實驗室檢查驗證為陽性。此外,正常老年人或其他非結締組織病的病人血清中也可能存在低滴度的ANAs。因此,ANAs的檢測應有滴度的測定和報告。根據細胞核內各種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及其臨床意義,將ANAs 分成抗DNA,抗組蛋白,抗非組蛋白,和抗核仁抗體四大類。其中抗非組蛋白抗體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用到的抗ENA 抗體。 對於ANAs陽性的病人除了檢測滴度外,還應分清是哪一類。不同類別的ANAs有不同的臨床意義,具有不同的診斷價值。抗DNA抗體,特別是抗dsDNA抗體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診斷抗體,而且對於狼瘡腎炎有很強的診斷價值。抗組蛋白抗體陽性的紅斑狼瘡患者多考慮葯物性狼瘡的可能。抗核仁抗體陽性多見於系統性硬化症的患者。抗ENA抗體譜中抗Sm抗體最早發現在一名名叫Smith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後發現可以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且特異性很強;抗SSA、SSB抗體是兩種用於乾燥綜合症患者診斷的自身抗體;抗RNP抗體可用於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抗Jo-1抗體陽性可以幫助診斷多肌炎/皮肌炎;抗Scl-70抗體可用於系統性硬化症的診斷。四、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ANCA)對血管炎病尤其是韋格納肉芽腫的診斷和活動性判定有幫助。五、抗磷脂抗體 抗磷脂抗體與血小板減少、動靜脈血栓、習慣性自發性流產有關。上述的多種抗體對風濕病的診斷極有價值,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一定范圍,而且檢測的技術也可引起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因此風濕病的診斷仍要通過臨床與實驗室自身抗體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