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自身抗體

風濕自身抗體

發布時間:2020-11-11 23:17:19

1、怎麼判斷得了類風濕

自身抗體RA患者自身抗體的檢出,是RA有別於其他炎性關節炎,如銀屑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炎的標志之一。目前臨床常用的自身抗體包括類風濕因子(RF-IgM)、抗環狀瓜氨酸(CCP)抗體、類風濕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以及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此外,還包括抗RA33抗體、抗葡萄糖-6-磷酸異構酶(GPI)抗體,抗P68抗體等。
(3)遺傳標記HLA-DR4及HLA-DR1亞型。

2、如何讀懂風濕病化驗單

風濕性疾病是一大類常見病,多發病,且多數疾病需經過一系列的化驗檢查才能確診。由於風濕病診斷治療在我國起步較晚,有很多大型醫院都尚未成立風濕病專科。而風濕病的化驗項目發展很快,近幾年發現了多種用於風濕病早期診斷和幫助判斷疾病預後的化驗指標,不僅大多數病人看不懂風濕病化驗單,甚至連其他專業的醫生也不能正確理解這些化驗。風濕病化驗項目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自身抗體的檢測。所謂自身抗體是我們自身體內的防禦組織過度反應,對體內的正常組織產生抵抗,也就是自身抗體,用來破壞這些正常組織。自身抗體的檢測對於風濕病的診斷,特別是對於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至關重要。現在應用於風濕病臨床的自身抗體主要有:類風濕因子、抗角蛋白抗體譜、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磷脂抗體等。一、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最初在類風濕關節炎(RA)病人的血清中發現,故認為可以用來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目前RF作為RA的篩選試驗有一定的價值,至少75%的RA病人RF是陽性。而且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提出了7條RA診斷標准中, RF陽性為其中之一,符合其中的四條者可診斷為RA。RA患者出現RF,提示病情預後不良,同時也提示該病人不僅可由關節症狀,還可有關節外表現也就是多系統受累的表現。且隨著RA病人關節症狀持續時間的延長,RF的出現率也隨之增高,如:3個月時33%,1年75%,18個月90%。因此,當初次檢測結果為陰性而臨床上仍高度可疑時,重復檢測RF有一定意義。RA也不能完全依靠RF陽性來診斷,也就是說,不是RF陽性且有關節腫痛的就一定是RA,而RF陰性的就一定不是RA。這是因為RF還可以出現於下列一些疾病,乾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症、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腫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症狀態、慢性肝病,大約5%的老年人也可出現RF陽性。二、抗角蛋白抗體譜 抗角蛋白抗體譜中包括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CCP抗體等,它們都是用於RA早期診斷的自身抗體,可以輔助RF,提高RA的早期確診率,早期正確治療,改善預後。三、抗核抗體譜抗核抗體(ANA)中的「核」字指的是細胞核及細胞核中的成分。ANA是指抗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因為細胞核包含多種成分,所以ANA其實是抗核內多種物質的抗體譜,又稱為抗核抗體譜ANAs。ANAs 陽性的病人要考慮結締組織病的可能性,但應多次或多個實驗室檢查驗證為陽性。此外,正常老年人或其他非結締組織病的病人血清中也可能存在低滴度的ANAs。因此,ANAs的檢測應有滴度的測定和報告。根據細胞核內各種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及其臨床意義,將ANAs 分成抗DNA,抗組蛋白,抗非組蛋白,和抗核仁抗體四大類。其中抗非組蛋白抗體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用到的抗ENA 抗體。 對於ANAs陽性的病人除了檢測滴度外,還應分清是哪一類。不同類別的ANAs有不同的臨床意義,具有不同的診斷價值。抗DNA抗體,特別是抗dsDNA抗體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診斷抗體,而且對於狼瘡腎炎有很強的診斷價值。抗組蛋白抗體陽性的紅斑狼瘡患者多考慮葯物性狼瘡的可能。抗核仁抗體陽性多見於系統性硬化症的患者。抗ENA抗體譜中抗Sm抗體最早發現在一名名叫Smith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後發現可以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且特異性很強;抗SSA、SSB抗體是兩種用於乾燥綜合症患者診斷的自身抗體;抗RNP抗體可用於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抗Jo-1抗體陽性可以幫助診斷多肌炎/皮肌炎;抗Scl-70抗體可用於系統性硬化症的診斷。四、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ANCA)對血管炎病尤其是韋格納肉芽腫的診斷和活動性判定有幫助。五、抗磷脂抗體 抗磷脂抗體與血小板減少、動靜脈血栓、習慣性自發性流產有關。上述的多種抗體對風濕病的診斷極有價值,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一定范圍,而且檢測的技術也可引起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因此風濕病的診斷仍要通過臨床與實驗室自身抗體的結合。

3、免疫全項+風濕抗體.

你好
血鉀低,而且伴心律失常,首先應該是補鉀,使鉀維持在3.5~5.5。
免疫球蛋白G明顯偏高,抗核抗體陽性,抗ro52弱陽性,考慮結締組織病如狼瘡、類風濕。建議詳細查下抗核抗體譜(包括抗DNA抗體、抗SSA抗體等),以明確診斷。

4、檢查自身抗體,風濕四項要掛什麼科?

風濕應該掛風濕病科或者是風濕免疫科。由於風濕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大多屬於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還會累及到相關的臟器如心、腎、肺等。所以風濕病檢查的項目比較多包括風濕三項、紅細胞沉降率、抗核抗體、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自身抗體譜系列、免疫球蛋白、生化全項、血常規、胸部CT以及心臟彩超.等,但是具體的檢查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決定。建議患有風濕患者空腹去正規公立風濕病科或者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檢查及治療。

5、查類風濕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一般檢查血、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生化(肝、腎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電泳、補體等。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RF-IgM)、抗環狀瓜氨酸(CCP)抗體、類風濕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以及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

6、怎樣看有關風濕病的化驗單(2):抗核抗體

1.抗核抗體陽性提示患者結締組織病的可能,但仍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標准.2.結締組織病的易感人群一般為中青年女性,老年患者的自身抗體的滴度會升高,但一般為低水平.3.抗核抗體為一大類自身抗體的總稱,ANA陽性進一步分型為針對多種核抗原成份特異性的自身抗體,根據間接免疫熒光的熒光模型(抗原底物為HEP-2和肝片)可區分不同的熒光核型,不同核型也有鑒別意義,如SLE多為均質型.MCTD多為顆粒型4.不同的結締組織病可出現特徵性抗體:如SLE相關的自身抗體有sm 抗體,ds-DNA 抗體, 皮肌炎相關的JO-1抗體, MCTD相關的u1RNP抗體等等,5.先了解不同結締組織病的自身抗體譜,進一步結合臨床表現的診斷價值更大.一般超過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數值定義為ANA陽性,對大多數實驗室而言,通常認為IFANA滴度1:100為陽性。(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參考值不同)1.ANA(+)半定量一般分為(-)、(+1:100)、(++1:320)、(+++1:1000)、(++++1:3200)、(+++++1:10000),臨床上如果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慮為結締組織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體是哪一種疾病,要結合其他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綜合考慮來下結論。2.如果 對初發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不能排除結締組織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結合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綜合考慮來下結論。一般ANA=(+1:100)時,臨床意義也不大。因為除對標本稀釋處理之外,實驗室在對Hep細胞和肝片質控板免疫熒光吸收值是以1:100為定標。3.關鍵的是要對臨床免疫性疾病自己要有一定的臨床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其中對患者病史的問診和查體非常重要。根據臨床病史、症狀體征和實驗室結果,關鍵是自己能否想到或考慮到的問題。ANA陽性可見於多種臨床情況,除了自身免疫性風濕病,還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腫瘤以及少數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但在正常人種通常IFANA滴度較低。ANA陽性的意義需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ANA陽性並不能確立某種臨床診斷,反之,ANA陰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通常,大多數ANA滴度的高低並非與疾病的活動性平行,所以抗核抗體滴度高未必提示疾病活動,也不一定是治療的指征。ANA陽性的臨床意義主要有下列多種情況:1.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95-100%非活動期80-100%2.葯物性狼瘡95-100% 慢性活動性肝炎3.混合性結締組織病95-100% 重症肌無力4.硬皮病70-90% 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5.乾燥綜合征60-80% 10. 正常人5-10%6.多發性肌炎/皮肌炎40-60%7.類風濕關節炎30-50%8.幼年型風濕關節炎20-40%9.非結締組織病10-20%

7、懷疑風濕怎麼辦

(一)自身抗體 在風濕性疾病的范圍內應用於臨床的自身抗體分以下四類:抗核抗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有很多的作用。
1、抗核抗體譜。
2、類風濕因子 除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外,尚見於其他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等。
3、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以常人中性粒細胞為底物按所見熒光的圖型,分為C-ANCA(胞漿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為胞漿內的絲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體對血管炎的診斷極有幫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現在Wegener肉芽腫、Churg-Strauss綜合症,P-ANCA則見於顯微鏡下結節性多動脈炎,新月形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4、抗磷脂抗體 臨床上應用的有抗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物兩種測定方法。本抗體出現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綜合症是指臨床表現有動脈或靜脈栓塞、血小板減少、習慣性流產並伴有抗心磷脂抗體和(或)狼瘡抗凝物者,除繼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外也可以是原發性的。
(二)滑液檢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節滑膜炎症。特別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滑膜細菌培養陽性則分別有助於痛風或化膿性關節炎的確診。
(三)關節影像檢查 X線檢查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亦能隨訪了解關節病變的演變。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他尚有關節CT、MRI、同位素等檢查。
(四)病理 活組織檢查所見的病理改變如狼瘡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結節對類風濕關節炎、唇腺炎對乾燥綜症、關節滑膜病變對不同病因所致的關節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與風濕自身抗體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