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脊椎

類風濕脊椎

發布時間:2020-11-11 05:22:23

1、強直性脊柱炎是風濕或類風濕病嗎?

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是兩種風濕病。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基本病理改變為肌腱端炎。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強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原型或稱原發性強直性脊柱炎,其他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並發的骶髂關節炎為繼發性強直性脊柱炎。中醫屬於「痹症」范疇,病至晚期,古人稱之「龜背風」、「竹節風」、「骨痹」、「 腎痹」等。

強直性脊柱炎以腰、骶、髖關節或臀部疼痛為主要表現。也可以在胸椎和頸椎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疼痛,部分會出現肩、膝、足、手小關節。早期多為腰背及臀部疼痛不適,伴厭食、低熱、乏力;繼則脊柱僵痛,或麻木,乏力,納少,低熱,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加重,夜間或晨起僵痛明顯,活動後可能緩解;晚期可見脊柱僵硬、畸形彎曲、不能伸直,功能受損。本病多發生於10~40歲人群,發病高峰年齡在15~25歲,40歲以上發病少見。多發於男性,男女比例為2.5~4.1∶1,女性患病病情較輕。本病起病形式一般比較隱匿,往往數月或數年才引起重視。其預後差異很大,自然病程中有20~25%的病人轉為晚期,見腰脊強直或畸形。骶髂關節炎是強直性脊柱炎最早且最重要的病變。

2、我想知道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腰脊椎狹窄,有什麼有效的緩解方法,或疼痛的緩解方法。

你好; 類風濕和腰脊椎狹窄, 不是吃葯打針就可以治癒或控制, 類風濕病毒[ 瘀塊 ]在血液之中走遍全身, 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首先發病在小關節[ 手指 ], 嚴重的遍及全身, 腰脊椎狹窄, 腰盤凸出壓迫神經, 使血液不能正常流通, 嚴重的大腿至小腿, 或後背麻痛, 正確的治療方法是; 帶葯按摩, 牽引, 敷葯, 同時治療, 才能治癒或控制, 是不必吃葯的, 如果亂求醫, 亂吃葯, 特別是激素葯物, 只有暫時舒緩疼痛是無治療效果的, 只有越來越嚴重或致殘, 這些病不是什麼醫生都懂治療, 只有專治風濕的中醫才能有效,

3、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區別在哪?

都是免疫科慢性病,但是強直會遺傳,風濕好治,強直不好治啊

4、我是強直性脊柱炎還有類風濕病能治嗎?

很多風濕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內里空虛,導致外邊氣血塌陷,畏風寒導致了風濕。哪有那麼多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下而得風濕病的,這個少之又少,所以說上來用附子、全蠍、蜈蚣、馬錢子治風濕病的,多數效果不好,反而傷及正氣,而且過於毛躁。想幾副葯就把風濕治好,這個無一是處,也不太可能。

上了歲數的人得了風濕病往往都得慢慢培補元氣,疏通經脈,調暢氣機,慢慢的再稍加一下通經活絡的葯,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都說拔罐不好,畏風寒通過拔罐把他拔出來那也可取。但是於內這個拔罐徒傷正氣,有的說拔出黑血來了,拔出一個大印子,一個大泡,以為是拔出來了,當時好像緩解了,隨後又重了,這個都不值得提倡。輕微的好使,但是重症,慢性病刮痧也不行,貼一些膏葯,都是治標不治本,培補元氣、守其真氣、調暢氣機終歸治本之法。
絕大多數亞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原因,並不是污染,也不是食物,也不是抽煙喝酒,而是由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情緒的緊張抑鬱,導致五臟不通、經脈瘀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病,凡是現代人得的病,類風濕、關節炎,本質上都是這個,只是表現形式和程度不一樣而已。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通過經脈聯系。只要拽動經脈,通暢四肢,就可以達到調化五臟六腑的目的,從而達到治療百病的目的。
可以試試德明經脈健身,從根本上疏通經脈,祛除瘀滯,調順五臟六腑,從根本上改善體質,身體的許多問題也會慢慢改善。
任何健身健康問題,歡迎留言!

與類風濕脊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