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熱風濕低燒

熱風濕低燒

發布時間:2020-03-29 08:03:41

1、得了類風濕,伴有低燒怎麼辦

你好,考慮是因為類風濕感染等原因導致的發熱,其次你的空腹血糖增高,考慮有糖尿病,對待類風濕,患者可以選擇雙蟻祛濕通絡膠囊進行治療,它由多種葯材精製而成,對關節強直僵硬、關節腫脹、關節屈伸不利、肌肉酸痛等疾病症狀非常有效,由於副作用低,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服用。此外,類風濕患者平時還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寒、淋雨,在飲食上要少量多餐,注意營養的平衡,少吃辛辣性的食物。其次低鹽低脂肪低糖飲食,積極的對症用葯。

2、我爸得也風濕病,現在一直在低燒,並且全身各大關節痛的歷害。胸悶氣短,血沉80,已經快三個月一直這樣子

風濕熱的治療應該正規系統,關節疼痛不是主要問題,也不像類風濕那樣會造成殘疾,急性期一過,自然就不疼了,重要的是預防風濕性心臟病,中醫最能吹牛的就是「風濕病」,在幾十年前他們根本不知道心臟的毛病也和關節疼有關系,這些年在現代醫學的努力下,由風濕熱造成的風心病已比幾十年前少多了,所以你要擺正心態,中葯,偏方都是政治保護的東西,是隱藏在民族感情和「國粹」理論後面的一副丑惡嘴臉。 呵呵 真心幫人的不留名 拉客的 拐彎抹角讓你找他 看到中醫了吧? 你在聯想一下收音機里電視上 報紙上的廣告,哈哈

3、我有類風濕最近晚上老低燒37度五左右

這種情況是屬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出現的一種風濕熱!對於這種情況,你可以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來進行治療。降低體溫的同時就有治療關節炎的作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4、長期低燒不退是風濕熱嗎

我從11月28日到12月30日跟你的症狀基本一樣。
我是這樣治好的:
去醫院做了很多項檢查,把一些症狀逐一排除:如:胸片、結核菌素、肺炎支原體、風濕熱檢查、尿常規等等共計10多項,後來大夫說沒問題都,說我壓力大,身體虛,建議回家靜養。

然後我去看中醫,被診斷為虛火大,開了7天的中葯進行調理,結果好了,現在基本上體溫正常了。

希望你先到醫院做更多進一步的檢查,排除可能的病因,然後去看中醫。祝早日體溫正常。

5、風濕引起的低燒吃什麼

持續低燒?到醫院檢查一下HIV吧……

發熱時人體正氣與病邪抗爭的保護性反應,是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症狀。祖國醫學屬「溫病」和「傷寒陽症」范疇。現代醫學認為,發熱是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傳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統或免疫性疾病,產熱過多,散熱過少或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失常所致。傳統醫學審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溫解表,清熱解毒,使溫降熱退病治癒。

1:處方:生石膏30克,板藍根、大青葉各1克,柴胡、僵蠶各9克。用法:日1劑,水煎,服兩次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達98%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黃5克,麻黃3克,桂枝2克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療效:用葯後6-12小時,退熱有效率達100%

網上的只是建議,你最好到醫院做一下檢查,有發燒就有別的病變。

低燒這個病比較復雜,也不可忽視,你先去醫院確診後,再來開葯為好。

發低燒的時候有過什麼處理呢,吃過什麼葯沒有,一般低燒的話不用吃葯自然能好,吃葯之後葯的副作用也說不定。,如果沒吃葯一直低燒的話就有問題了,最好去醫院看看。

6、本人風濕長期有低燒怕冷怕熱求助

芬必得

7、持續低燒!急!!!!!!!!!!!!!!!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發熱時人體正氣與病邪抗爭的保護性反應,是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症狀。祖國醫學屬「溫病」和「傷寒陽症」范疇。
現代醫學認為,發熱是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傳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統或免疫性疾病,產熱過多,散熱過少或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失常所致。
傳統醫學審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溫解表,清熱解毒,使溫降熱退病治癒。
1:處方:生石膏30克,板藍根、大青葉各1克,柴胡、僵蠶各9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兩次
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達98%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黃5克,麻黃3克,桂枝2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
療效:用葯後6-12小時,退熱有效率達100%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8、持續低燒常見哪幾種病

長期低燒最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還是比較多見的,除低燒外,小兒尚有性格的改變。原來好動的孩子變得發懶不愛動,原來好靜的孩子性情急躁、愛發脾氣、食慾減退、消瘦、動則汗出或夜間多汗、疲乏無力、面色蒼白、頸部等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為此,應作結核菌素試驗(簡稱OT)或三聯皮拭(PPD—PHA)。如為陽性結果,可作為參考,因孩子接種過卡介苗後也可見陽性反應。另外,過去得過結核病,也可以出現陽性反應。進一步還得檢查血沉,一般在結核病活動時,血沉均可增快。最後還得用X線檢查肺部,是否有結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種檢查均為陰性,則可以排除結核病。

長期低燒還見於病毒感染,主要見於嬰幼兒,多見於咽喉部感染,無全身表現。——般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也無呼吸道症狀,多為某次病毒感染高燒後,低燒較長時間不退。年長兒咽部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也可表現為長期低燒,可作咽分泌培養,如能找到細菌,即可確診。如為鏈球菌感染,還可取血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簡稱抗「O」),如滴定度高,說明有過鏈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顯,還應想到風濕熱的可能,應注意有無關節痛或腫脹,皮膚有無環形紅斑,心臟有無改變,這些都是診斷風濕熱的依據。女孩長期低燒應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檢查尿得到確定。

長期低燒也可能與感染無關,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可見長期低燒。

如果孩子還有貧血、出血、黃疸等表現,檢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與其有關。

慢性肝炎也可長期低燒。

還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一種是在服用抗生素過程中,可以產生葯物熱;另一種是服用魚肝油過量,維生素D中毒時,均可有低燒。

長期低燒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並非有病的表現。這種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精神食慾好,無病症表現,通過各方面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不正常。在這種情況時最好同時測量肛溫,如肛溫在38℃以下,則不應認為發燒(肛溫較腋下溫度高1℃),這種低燒,也算是正常的。因為正常體溫的標準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絕對數值。

當然,在判定為正常體溫前,應先排除各種病因引起的發燒。還應注意有無新的病症出現,而且應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檢查。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 御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 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葯物來退 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葯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鍾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眼用止痛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葯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9、風濕熱發低燒

?

與熱風濕低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