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六角刺風濕

六角刺風濕

發布時間:2020-03-29 01:04:11

1、老鼠刺的學名是什麼

2、枸骨燉紅棗,有什麼功效?

枸骨葉

folium llicis cornutae

(英)chinese holy leaf

別名 功勞葉、苦丁茶、八角刺。

來源 為冬青科植物枸骨llex cornuta lindl. 的葉。

植物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m,樹皮灰白色,平滑。葉互生,革質,近長方形,長4~10cm,寬1.5~4cm,,先端有3枚刺齒,中央的刺齒反曲,基部兩側各有1~2刺齒,有的全緣,基部圓形,邊緣硬骨質。花小,雜性; 花萼4裂;花瓣4,黃綠色,基部癒合;雄蕊4;子房上位,4~6室。果實球形,紅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坡、谷地、溪邊雜木林及灌叢中。分布於長江中下游。

採制 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 葉類長方形或橢圓狀長方形,偶有卵圓形,邊緣反卷,有硬尖刺5~11個,先端3刺常等大,邊緣刺大小相間排列,卵圓形葉無刺。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有光澤,下表麵灰綠色或灰黃色;葉脈羽狀,葉柄長約2cm。革質,厚而硬。味微苦。

化學成分 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三萜烯(triterpenes)、咖啡鹼(caffeine)、皂甙、鞣質、苦味質。

性味 性涼,味苦。

功能主治 補肝腎,養氣血,祛風濕。用於肺癆咳嗽、勞傷失血、腰膝痿弱、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英文名】 folium ilicis cornutae

【別名】功勞葉、羊角刺、老鼠刺、貓兒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鳥不宿、鵝掌簕、苦丁茶

【來源】本品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乾燥葉。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本品呈類長方形或矩圓狀長方形,偶有長卵圓形,長3~8cm,寬1.5 ~4cm 。先端具3 枚較大的硬刺齒,頂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寬楔形,兩側有時各具刺齒1~3枚,邊緣稍反卷;長卵圓形葉常無刺齒。上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光澤,下表麵灰黃色或灰綠色。葉脈羽狀,葉柄較短。革質,硬而厚。無臭,味微苦。

【鑒別】本品葉片近基部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類方形,壁厚,外被厚的角質層,主脈處有單細胞非腺毛;下表皮細胞略小,可見氣孔。柵欄組織為2~4列細胞,海綿組織疏鬆;主脈處上、下表皮內為1 至數列厚角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其上、下方均具木化纖維群。葉緣表皮內常依次為厚角細胞及石細胞半環帶,再內為木化纖維群;葉緣近葉柄處僅有數列厚角細胞,近基部以上漸無厚角組織。葉緣表皮內及主脈處下表皮內厚角組織中偶有石細胞,韌皮部下方的纖維群外亦偶見。薄壁組織及下表皮細胞常含草酸鈣簇晶。

【性味歸經】苦,涼。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養陰,平肝,益腎。用於肺癆咯血,骨蒸潮熱,頭暈目眩;高血壓。

【用法用量】 9~15g。

【貯藏】置乾燥處。

【備注】(1)苦丁茶:枸骨的嫩葉,在清明前後採摘,水泡後曬干,泡茶喝治頭痛、解熱。江浙一帶銷售的苦丁茶為此種,四川、廣西與此有區別。

【摘錄】《中國葯典》

枸骨葉
(《本草拾遺》)

【異名】貓兒刺(《綱目》),枸骨刺(《本草匯言》),八角茶(《本草從新》),老鼠刺(《綱目拾遺》),老虎刺(《江蘇植葯志》),狗青竻(《江西中葯》),散血丹、八角刺(《廣西中葯志》),羊角刺(《湖南葯物志》)。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葉。

【植物形態】枸骨(《唐本草》),又名:木蜜(陸璣《詩疏》),樞木(《本草經疏》),十大功勞(《本經逢原》)。
常綠喬木,通常呈灌木狀。樹皮灰白色,平滑。單葉互生,硬革質,長橢圓狀直方形,長3~7.5厘米,寬1~3厘米,先端具3個硬刺,中央的刺尖向下反曲,基部各邊具有1刺,有時中間左右各生1刺,老樹上葉基部呈圓形,無刺,葉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具葉柄。花白色,腋生,多數,排列成傘形;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杯狀,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基部癒合;雄蕊4,著生在花冠裂片基部,與花瓣互生,花葯縱裂;雄蕊1。核果橢圓形,鮮紅色。種子4枚。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廣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枸骨根)、樹皮(枸骨樹皮)、果實(枸骨子)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8~10月採收,揀去細枝,曬干。

【葯材】乾燥葉呈長橢圓狀直方形,長3~7.5厘米,寬1~3厘米,革質,捲曲,先端具3個硬刺,基部有兩個硬刺,有的葉中間左右各具1刺,上面黃綠色,光澤,有皺紋,主脈凹陷,下麵灰黃色或暗灰色,沿邊緣具有延續的脊線狀突起,葉柄短,常不明顯。氣無,味微苦。以色綠、無枝者為佳。
產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

本品在大部分地區作十大功勞葉使用,參見

3、誰知道狗兒刺是一種什麼中葯植物嗎?

狗兒刺是能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且有排毒功效 的特效葯。狗兒刺學名"枸骨",【別名】功勞葉、羊角刺、老鼠刺、貓兒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鳥不宿、鵝掌簕、苦丁茶。苦丁茶:枸骨的嫩葉,在清明前後採摘,水泡後曬干,泡茶喝治頭痛、解熱。江浙一帶銷售的苦丁茶為此種,四川、廣西與此有區別。
【功能主治】清熱養陰,平肝,益腎。用於肺癆咯血,骨蒸潮熱,頭暈目眩;高血壓,補肝腎,養氣血,祛風濕。用勞傷失血、腰膝痿弱、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植物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m,樹皮灰白色,平滑。葉互生,革質,近長方形,長4~10cm,寬1.5~4cm,,先端有3枚刺齒,中央的刺齒反曲,基部兩側各有1~2刺齒,有的全緣,基部圓形,邊緣硬骨質。花小,雜性;花萼4裂;花瓣4,黃綠色,基部癒合;雄蕊4;子房上位,4~6室。果實球形,紅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坡、谷地、溪邊雜木林及灌叢中。分布於長江中下游。
採制 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 葉類長方形或橢圓狀長方形,偶有卵圓形,邊緣反卷,有硬尖刺5~11個,先端3刺常等大,邊緣刺大小相間排列,卵圓形葉無刺。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有光澤,下表麵灰綠色或灰黃色;葉脈羽狀,葉柄長約2cm。革質,厚而硬。味微苦。

與六角刺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