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這是類風濕嗎

這是類風濕嗎

發布時間:2020-11-07 18:33:30

1、類風濕因子高就是類風濕病嗎?

在評價類風濕因子的臨床意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典型和肯定的類風濕病人的RF陽性率僅在80%左右,不典型和初患病例的陽性率較低;②RF陽性也可出現於其他結締組織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惡性腫瘤,如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牛皮癬、結節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結核、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梅毒、麻風、矽肺、膀胱腫瘤、白血病等;③正常人群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在5%左右,老年人的陽性率可達20%左右;④類風濕因子多見於具有關節外病變的類風濕病人,如皮下結節、血管炎、心肺損害等;⑤類風濕因子的滴度越高,出現越早,則病變越可能向嚴重方向發展,故RF也可作為判斷預後的一個指標。 由此看來,把RF陽性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個絕對證據是不對的,而有些人看到RF陽性的結果時憂心忡忡,以為自己患了類風濕,這顯然也是不正確的。這一切都是「類風濕因子」這一名稱造成的誤會。我們知道,類風濕因子是一種抗IgG免疫球蛋白,任何能引起抗IgG的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疾病,都可以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並非只見於類風濕病人。 所以根據這些無法判斷您是否是風濕,建議到醫院詳細咨詢下醫生。祝您早日康復。

2、這是類風濕嗎?

不是,只是受涼,多運動保暖即可。

3、這是類風濕么?

強烈要求去醫院

4、這是類風濕關節炎嗎

類風濕因抄子與血沉輕度升高,但因這兩個指標均缺乏特異性,所以單項類風濕因子陽性還不能診斷類風濕關節炎,要結合有無持續的關節痛,特別是手指等小關節疼痛、腫脹與活動障礙,有無早晨關節僵硬(晨僵)等表現綜合確定。必要時拍關節片,如有骨質異常改變也支持類風濕關節炎。另外,抗CCP檢測對類風濕診斷有特異性,必要時可做檢查。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5、這是風濕病類風濕嗎

你好!是典型的肌肉風濕

6、類風濕是什麼

【類風濕】全名是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RA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RA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里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
【臨床症狀】
1、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症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
(1)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
(2)關節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頭向下半脫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
(3)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後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征,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後側形成腘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頸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3、關節外表現:
(1)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濕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
(2)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
(3)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
(4)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澱粉樣變和繼發於葯物治療(金制劑、青黴胺及NSAIDs)的腎損害。
(5)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症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於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葯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
(6)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至中度。
(7)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並發症或葯物治療所致。
(8)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乾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綜合征: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計數減少),常有嚴重的關節病變、高滴度的RF及ANA陽性,屬於一種嚴重型RA。
5、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征(RS3PE)男性多見,常於55歲以後發病,呈急性發病,有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炎症,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腫。晨僵時間長(0.5~1天),但RF陰性,X線多沒有骨破壞。有56%的患者為HLA-B7陽性。治療上對單用NSAIDs葯物反應差,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常於1年後自發緩解,預後好。
6、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熱、關節炎、皮疹等的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的一種少見的RA類型。因臨床表現類似於全身起病型幼年類風濕關節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經過數次發作轉變為典型的RA。
7、老年發病的RA:常>65歲起病,性別差異小,多呈急性發病,發展較快(部分以OA為最初表現,幾年後出現典型的RA表現)。以手足水腫、腕管和跗管綜合征及多肌痛為突出表現,晨僵明顯,60%~70%RF陽性,但滴度多較低。X線以骨質疏鬆為主,很少侵襲性改變。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腎功能受損等合並症而死亡。選用NSAIDs要慎重,可應用小劑量激素,對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反應較好。

7、這是屬於類風濕還是風濕 ?

類風濕的詳細診斷標准: 1.晨僵持續至少一小時(每天)。病程至少六周。

2.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版的關節腫權脹,至少六周。

3.腕、掌指、近指關節至少六周。

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六周。

5.有皮下結節。(類風濕結節)

勁椎病是會引起胳膊疼痛,頭疼。頭暈的。

8、請問這是風濕病或類風濕病嗎?

從現有資料看不能完全確診為類風濕,屬風濕性疼痛比較妥當.對於肌瘤與風濕性疼痛都可以用中葯治療.效果不錯.有問題可來我的空間留言.

與這是類風濕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