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與姜

風濕與姜

發布時間:2020-11-07 02:12:20

1、姜可以治風濕

生薑有驅寒去濕止痹痛的功效,所以很多人在天冷受風時都常喝姜湯來驅寒,而風濕患者則常用生薑片烤熱擦拭或是熱敷患處關節,能起到緩解疼痛,活絡關節血脈的作用,對風濕疼痛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2、長期喝薑茶對於風濕有沒有好處呢?

病情分析:
薑茶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葯,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

指導意見:
每天喝薑茶不一定能治癒風濕風關節炎.但是對於風濕風關節炎起碼有保健功效.陰虛內熱者及熱盛之症忌用。

另外,根據你提供給的資料,初步判斷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它是四肢中小關節無菌性炎症導致關節腫痛甚至進展為畸形攣縮,薑茶這些不可以替代葯物治療作用。

3、艾葉和生薑怎樣使用能治風濕呢

病情分析:你好!艾葉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葯,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意見建議:艾葉和生薑用於治療風濕病,全身用葯可煎煮對身體進行熏蒸治療,可用鮮品搗爛炒熱外裹有辛辣刺激發熱移動裹的部位以免發泡,還可以穴位或在患處貼姜用艾灸的方式治療。注意起居避免風寒外感冒來達到控制治療風濕病的目的。

4、桃樹葉和生薑葉能治風濕嗎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風濕用姜和白酒可以敷嗎?

薑汁+高度白酒,好辦法,每日3次,每次30分鍾。你可以申請專利!

6、風濕疙瘩用姜有用嗎?

不會有明顯的作用。
風濕不是單純的疾病,是整體出問題,僅僅用生薑沒有用!

7、內風濕用姜怎麼治療

你好,治療類風濕可選用生薑加蔥敷。取鮮生薑、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於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生薑外敷。鮮生薑切片炒熱敷於膝上,兩個晚上後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

與風濕與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