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山葯茯苓芡實治風濕嗎
你可以去上海閔行 找陳捷醫生
上海風濕病li醫院
2、濟邦山葯的效果怎麼樣,我是風濕病
沒有包治百病的中葯,風濕原因有很多,工作,居住環境等都能引起,找個中醫辨證後,在對症下葯。
3、野生山葯與種植的山葯怎麼區別?
野生的山葯:
短粗 皮厚粗糙 形狀彎曲 肉質比較糯 水分小 毛須長,多用於中葯材,性溫,味甘回、苦。能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答,祛風止痛。用於腰腿疼痛、風濕痛、風濕關節痛、筋骨麻木、大骨節病、跌打損傷、閃腰、咳嗽喘息、氣管炎、支氣管炎。葯理研究表明其有鎮咳、平喘等作用。
種植的山葯:
粗大 肉質挺厚 細膩光滑 水分大 刺少 毛須少,多用於食用材。
雲南有野生山葯。
主要產區分布在滇西、滇中地區,主要區域集中在海拔1000-2000米;零星分布區主要在滇南(文山、紅河等)、滇東北(昭通等)地區,海拔500-2700米都有分布。
主產區包括:楚雄祿豐縣碧城鎮、楚雄元謀縣、紅河建水縣、玉溪通海縣高大鄉、麗江市、思茅景谷縣、昆明富民縣、昆明石林縣,如果要購買正宗的野生山葯建議實在雲葯網中葯材市場購買比較靠譜。
4、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可以吃山葯嗎? 對病人有幫助嗎?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可以吃山葯,不宜多吃。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5、桑枝與山葯煮水喝能治類風濕嗎?
呵呵。可能會稍稍能感覺出來點點效果吧,也可能一點也感覺不出來。祛風濕你要用黑螞蟻
6、吉林省生產山葯芄那裡有賣的,主要是治風濕病的
風濕、痛風治復療制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類風濕可以吃山葯嗎
類風濕完全可以吃山葯,山葯也是一種常見的菜,山葯具有健脾益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營養豐富,幾乎無任何副作用。
8、蓮子、土茯苓、山葯要治療風濕是煲湯好還是磨成粉泡水好,一天要吃幾次,希望認真回答,如果滿意又追加分
qinuo_2010您好!
蓮子一一養心安神、健 脾、補腎等方面有很好的葯用價值,歷代醫葯典籍多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蓮子的功效作了總結,稱其「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 損……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現代葯理研究也證實,蓮子有鎮靜、強心、改善更年期症狀、延緩衰老等多種作用。
土茯苓一一解毒,除濕,利關節。主治: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療瘡,癰腫,瘰癧等。
山葯一一促進干擾素生成、增加T 細胞、消除尿蛋、抑制Cu2 + 對γ 球蛋白的變性、抗關節炎等作用。
蓮子、土茯苓、山葯要治療風濕以煲湯為佳,其中土茯苓為主葯。
配方:蓮子25克,土茯苓50克,山葯30克(鮮50克)
製作:1、將土茯苓搞碎加水500毫升煲30分鍾,過濾去渣。
2、蓮子去心,山葯切條,加土茯苓液煲30分鍾。
服法:晚飯後1小時吃物喝湯,10天為一療程,然後視情況可連續服用。
禁忌:肝腎陰虧者慎服。
僅供參考!
9、類風濕患者飲食要忌什麼?山葯能吃嗎?
很多,仔細看看!~! 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慢性疾病,病人常因關節疼痛、活動減少、常年服葯等因素影響食慾與消化功能。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營養及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病人飲食的營養及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那麼,不僅所服葯物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所以飲食調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來說非常重要。 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 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型的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2)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3)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另外,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葯酒類的酒劑。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於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葯,會加重內熱和腫痛。此類病人如欲服葯酒,可選擇清涼性的葯物浸入酒中,使葯酒性質偏涼。對於一些不會飲酒的病人,可以稀釋或加入調料調味後飲用。 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病人食療常用品種: ⑴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氣補血,食之使人健壯,尤以葡萄乾補力為甚,宜與桂圓肉同煎服。能益肝腎、強筋骨,用於氣血兩虛之心悸、失眠、神疲、盜汗等。還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無力。取葡萄乾 500 克 ,人參 10 克 ,浸酒 800 毫升,密封 10 天,每次 30 毫升 ~50 毫升,每日飲服 1~2 次;鮮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許,溫開水送服。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小便短赤澀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黃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為稀湯,於食前服用,每次 60 毫升 ~100 毫升。 ⑵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作用。可作為零食或燉湯食用。常用於類風濕病人的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血虛、精神恍惚、心神不安等。 ⑶核桃仁:具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 2~3 個核桃。 ⑷松子仁:具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 3 克 ~ 5 克。 ⑸栗子:具有補腎壯腰、養胃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腎虛、腰膝酸軟者。 ⑹新鮮桑葚:為平補肝腎之品。用鮮桑葚 500 克 ,鮮桑枝 2 厘米 長段,浸酒密封 30 天。搖勻,每日飲 20 毫升 ~50 毫升。有祛風濕、補肝腎、利血脈等作用。 ⑺山楂樹根(皮):用山楂樹根(或皮) 40 克 ~ 50 克 ,煎湯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絡的作用。治療類風濕痹症。 ⑻橄欖:取鮮橄欖根或皮 40 克 ~ 50 克 ,洗凈煎水內服,亦可食用橄欖果。治療類風濕痹症,手足麻木等。 ⑼桂圓:又稱龍眼、桂圓肉。味甘,性平,入脾、心經。是補血益心、長智益脾之要葯,入脾經功勝大棗。單用具有益氣補血功效。用於類風濕之後期血細胞減少、體質虛弱、貧血等。 ⑽山葯:具有益氣養陰、補腎、脾、肺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病後口渴、乏力、出汗等。 ⑾黑豆:具有補腎益陰、健脾利濕、祛風除痹功效。適用於類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肝腎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