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肌炎需要醫治嗎

風濕性肌炎需要醫治嗎

發布時間:2020-03-28 21:48:16

1、肌炎是一種什麼病?

肌炎又稱炎症性疾病,屬於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一種。主要分為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包含性肌炎這三類,屬於風濕科常見的疾病。肌炎主要意思是人體骨骼肌的肌肉出現炎症。主要表現是疼痛以及肌酶的升高,肌電圖以肌肉活檢都會發現肌肉出現問題。

2、急求專家,多發性肌炎的後期治療【多發性肌炎,輕微硬皮病】

根據你提供的資料,診斷明確,現化驗結果異常,說明肌炎\硬皮病仍未達到病情緩解,處於活動期,近期出現雷諾現象(雙手發涼)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一個信號,建議到綜合性醫院的風濕科就診,確定下一步治療.

(鄧偉哲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11醫院鄧偉哲 http://dengweizhe.haodf.com/

3、多發性肌炎或者是風濕性肌炎都該怎麼治療

多發性肌炎病情為進行性,很少有自動緩解。目前首選葯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效率在60-70%。5年生存率約80.4%,影響預後的因素除病情本身外,最重要的是延誤治療造成的嚴重肌無力,出現呼吸衰竭,及不可逆性肌萎縮。
使用激素治療時,一般認為開始應較大劑量口服或靜脈滴注。常用的激素為強的松和強地松龍。有人認為含氟皮質激素如氟美松(地塞米松)較易引起激素性肌炎,故不宜使用。強地松劑量開始時成人應掌握在1-1.5mg/kg?d,兒童在1.5-2.5mg/kg?d。可分三次口服,也可一次給與。根據肌症狀好轉情況,肌酶譜變化,適時調整激素用量,一般用葯3周至3個月可見效果。許多患者需連續治療3~6個月,肌力才能得到明顯改善。待病情穩定後,可考慮試減激素,逐漸改為維持量。強的松的維持量一般為5-15mg/日,至少維持6個月以上,常需維持1-2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再逐漸減量直至停葯。若病情嚴重,肌酸肌酶顯著升高的患者,口服強的松效果不好的,可考慮使用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重型病例,激素治療效果不理想,或由於激素的副作用不能耐受或不能堅持治療者,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甲氨喋呤可口服,亦可靜脈給葯,成人開始每周10~15mg逐漸加量至25~50mg,兒童每周2~3mg/ Kg;硫唑嘌呤一般為口服,2mg/Kg/天;環磷醯胺每次400~800mg加入100ml鹽水中,多3周~1個月一次,靜脈滴注,總量控制在8~10g。風濕性肌炎1、糖皮質激素: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一般採用小劑量潑尼松10—15mg/d,4天左右症狀緩解,血沉及C反應蛋白恢復正常後,將潑尼松減至5mg/d維持治療,療程1—2年。合並顳動脈炎患者,應於潑尼松40—60mg/d,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2、非甾體抗炎葯:對單純性、輕症PMR患者有效。3、對症治療。[預後]有自限性,單純風濕性肌炎預後良好。

4、請問;風濕免疫性疾病治療需要花多少錢

你好!這個很難說啊!真的,但你至少准備20多萬吧

5、多發性肌炎是怎麼回事,

多發性肌炎是橫紋肌的彌漫性炎性疾病。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多數學者認為與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亂和血管病變有關。臨床表現以進行性、對稱性肢帶肌、頸肌和咽部肌肉軟弱無力或肌肉萎縮,常伴有肌肉壓痛、血清酶增高特徵。急性期以肢體無力和肌肉疼痛為主,並有步行困難、起立困難、易跌倒、舉物無力,甚至不能梳頭。如病變侵犯皮膚,則為「皮肌炎」。本病中醫屬「痿證」、「痹症」范疇。該病西醫治療多選用激素、免疫抑制劑、血漿置換療法等,中醫治療根據臨床症狀可分為濕熱浸淫、痰瘀痹阻、肝腎虧虛等型,可採用多種中醫綜合療法對症治療。
治療原則:①盡早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②對症和支持治療,防治各種感染; ③血漿交換療法;④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⑤頑固、重症者全身放療。
西醫治療多發性肌炎常規免疫療法,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常用的免疫抑制劑在多發性肌炎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本病的預後。然而,目前的免疫療法仍有其弊端,主要表現在長期效果不特異,幾乎所有的病人比西長期用葯,可以出現很多的毒副反應。
中醫葯治療多發性肌炎已有20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對病情發展緩慢,合並症不多的患者,以及本病的穩定期和慢性期,或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無效的病例均可單獨使用中葯治療。同時中葯在輔助西醫減少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用量和停葯出現的反跳作用方面,以及減少它們的副反應和防止多發性肌炎復發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
河南省現代醫學研究院肌病研究中心採用中醫「三聯一體」舒筋強肌振痿療法新技術,用於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治療取得良好療效。

6、多發性肌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多發性肌炎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多為亞急性起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中年以上多見,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惡性腫瘤,約20%病者合並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
毒熱入絡證
證候:肌肉疼痛,手不可觸,或肌肉腫痛,可見肌肉無力並見皮膚散在紅斑,皮疹以眼瞼周圍和胸背部為多,色多紅紫。或伴有發熱惡寒、關節酸痛,或高熱口渴、心煩躁動,或口苦咽干、大便噪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洪大或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通絡
方葯:清熱地黃湯加味。
水牛角20g生地50g赤、白芍各25g牡丹皮15g葛根25g板藍根25g土茯苓25g絲瓜絡15g
方解:方中水牛角、板藍根清熱解毒,配土茯苓解濕熱之毒,赤白芍、牡丹皮涼血活血,生地黃涼血滋陰除痹,葛根解肌清熱,絲瓜絡通絡。
加減法:若熱甚者加黃柏、連翹,表虛者加生黃芪。
濕熱阻絡證
證候:肌肉酸痛腫脹,四肢沉重,抬舉無力,身熱不揚,汗出粘滯,食慾不振,胸脘痞悶,面色虛浮,二便不調,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降濕,解肌通絡。
方葯:當歸拈痛湯加減。
羌活15g人參15g苦參25g升麻10g葛根25g蒼術15g炙甘草15g黃芩15g茵陳15g防風15g當歸15g知母15g澤瀉15g豬苓15g白術15g
方解:方中苦參、黃芩、茵陳、知母等配澤瀉、豬苓清熱利濕,用葛根、升麻解肌清熱,蒼術、白術、甘草健脾以養肌,羌活、防風祛風勝濕兼助脾之升機,並有祛邪達表之用,當歸活血養血通絡。諸葯相伍有清熱除濕通絡解肌之功。
寒濕痹阻證
證候:肌肉酸脹、疼痛、麻木不仁,四肢萎弱無力,每遇寒肢端發涼變色疼痛,伴有晨寒身重,關節腫痛,舌淡苔白膩,或舌有齒痕脈沉細,或濡緩。
治法:散寒祛濕,解肌通絡。
方葯:薏苡仁湯加減。
薏苡仁25g當歸15g川芎15g炙麻黃5g桂枝25g羌活15g獨活15g防風15g川烏5g蒼術25g甘草15g乾薑15g
方中當歸、川芎養血通經活絡,配薏苡仁、蒼術祛濕蠲痹,用麻黃、桂枝、羌活、獨活,防風散寒祛風,川烏、生薑濕痹散寒。本方治療肌痹初期,寒勝於濕者。
加減法:若濕重於寒者加木瓜15g、防已15g、蠶砂15g、土茯苓25g,去麻黃、川烏、羌活、獨活。
脾腎兩虛證
證候:肌肉萎縮、麻木不仁、鬆弛無力,四肢怠惰,手足不遂,或面色萎黃,或面色白,身體消瘦,脘腹脹悶,吞咽不利,毛發稀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或弱。
治法:溫補脾腎,益氣血通絡。
方葯:右歸丸加減。
熟地25g山葯25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絲子15g制附子15g肉桂15g當歸15g鹿角膠15g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枸杞、菟絲子補腎,杜仲壯骨強筋,山葯健脾,當歸、鹿角膠養血通絡,附子、肉桂壯陽,陽壯則生機自強,精微物質得生,肌肉得以溫養。
加減法:肌痹日久肌肉萎縮、無力明顯時,加黃芪、黨參,肉桂改為桂枝。多發性肌炎西醫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
1.盡早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2.對症和支持治療,防治各種感染;
3.血漿交換療法;
4.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5.頑固、重症者全身放療。
用葯原則
1.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潑尼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甲基氫化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等對大多數多發性肌炎有效,為治療本病首選,一般主張早期以大劑量沖擊,中劑量鞏固治療,時間不少於3個月,小劑量維持時間不應短於2年。
2.對於伴有潰瘍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不能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病人,以及經正規激素治療3個月,肌無力和肌痛仍無改善者,均應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硫唑嘌呤或甲氨喋呤),對合並惡性腫瘤者尤合適。3.大劑量丙種球蛋白以及血漿交換治療對本病有治療作用,但需較高的醫療費用。
4.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要注意葯物副作用,加強對症、支持治療,對合並感染者,應盡早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一、應用皮質激素。強的松40-60mg/d頓服。病情穩定後逐步減量,病情危重者氫化考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加於10%葡萄糖內靜滴。病情穩定後改為口服,調節劑量至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程度為維持量,有時達2-3年之久,療程中,應間斷使用ACTH。
二、激素大劑量短療程無效者應考慮停葯,可換用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每日100-200mg。注意副作用。苯丙酸諾龍25mg肌注2次/周,對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有效。
三、有吞咽困難者,應鼻飼,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呼吸道阻塞或呼吸肌麻痹者須及時氣管切開及輔助呼吸。強力寧具有激素樣作用而無其副作用,可選用。40mgV.D1次/d。
四、有條件者可行血漿交換治療。

7、我患多發性肌炎六年半了,一直在吃激素和中葯治療,但病情總是反反復復,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能控制病情

多發性肌炎是一組病因不清,主要臨床表現以對稱性四肢近端、頸肌、咽部肌肉無力,肌肉壓痛,血清酶增高為特徵的彌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自身免疫紊亂有關。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與病毒感染或遺傳因素有關。多為亞急性起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中年以上多見,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惡性腫瘤,約20%病者合並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由於受累范圍不同,伴發病差異較大,因而本病臨床表現多樣。通常本病在數周至數月內達高峰,全身肌肉無力,嚴重者呼吸肌無力,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只要及時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單純多發性肌炎可望預後良好,伴發惡性腫瘤和多種結締組織病者,預後較差。<中華肌病網>上對此病有較為詳細的描述,你可登錄做詳細了解。

8、中醫如何治多發性肌炎

。現在全身肌肉酸痛,不能動,還有淋巴結腫大,一直吃著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王玉明答:多發性肌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目前病因不太清楚,主要症狀包括對稱性肌無力、肌萎縮、肌肉疼痛等。目前西醫治療以長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為主。我們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多發性肌炎效果更好。一般來說,在病情尚不穩定的情況下,西葯是不能停的,但可以配合使用中葯湯劑。在西醫看來,凡確診該病的人得的都是同一個病,但中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症狀、舌象、脈象等表現辨證論治,進行個體化調理。▲

9、多發性肌炎有治癒的可能嗎

?多發性肌炎並非不治之症,而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疾病,臨床上認為此病是一種較為多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療多發性肌炎的同時,病人最好是提前做好警惕醫治此病的准備,首先是要合理的,正規,系統的進行醫治,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切勿濫用葯物,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多發性肌炎是可以治癒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以下就是詳細的介紹。

與風濕性肌炎需要醫治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