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有統一的標准:1 早起關節僵硬至少一小時(>=6周) 2 三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 手指關節或掌指關節一或近端指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腫脹 5 手的X線改變。6皮下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具備4項以上指標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您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普通的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有區別的,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類風濕呢?下面為一些類風濕患者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
1、晨僵:患者在早晨起床時,會感覺到關節活動不靈活,其持續時間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畸形:患者手腳會表現出關節變形的情況。手的畸形主要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鈕孔花樣畸形等;腳的畸形主要有仰趾畸形、外翻畸形、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等。
3、關節外表現:患者會有發熱,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及淋巴結腫大等情況。
4、心臟病變:患者可並發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
5、貧血:患者出現貧血是最常見類風濕並發症之一,多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貧血程度常為輕度至中度。
以上為一些類風濕的典型症狀,一旦發現自己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確診病情,早日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是很難根治的,但是,也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控制或緩解病情,下面為一些普遍的治療方法。
1、一般療法
若患者出現發熱且關節腫痛,表現為全身症狀的,應多卧床休息,直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卧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在飲食方面,要保證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的充足,有顯著貧血症狀的患者,可進行小量輸血。而患有慢性病如扁桃體炎等的緩則,應在健康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早摘除。
2、外敷治療
對於關節炎病理病機的認識,中醫學上已經有幾千年時間之久了。現代在治療類風濕時,充分吸取歷代中醫大家用葯經驗,多採用中葯外敷、針灸等方法。同時,能針對關節炎外在病邪、內在體虛同時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3、葯物治療
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葯物治療類風濕,可用純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一般情況沒有任何副作用,且療效好,療程短。另外,不提倡濫用西葯,因為其副作用較大,且療效不高。
關於類風濕的治療方法還是有很多的,但患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途徑,以達到更高的療效。
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後,其實患者在行走坐卧的時候,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話,對於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影響更是非常的大,所以平時生活當中要積極的去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如果一旦出現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的話,一定要及時的積極的進行治療。
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症狀?
1、對稱性手、足關節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明顯的早期表現就是對稱性的手、足小關節痛或者腫脹,包括腕關節痛。其次,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同時腫脹。疼痛多呈對稱性、持續性。
2、晨僵
清晨起床,如果出現手指或腳趾關節麻木、僵硬、活動不便的表現,這個時候就要當心了,類風濕性關節痛找上門了。
3、足部和踝骨異常
足部和腳踝也是經常受到影響的部位,尤其早期表現可能體現在足部,雙腳可能變寬,出現疼痛,甚至走路困難。
4、其他表現
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動可減輕,以及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等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做好類風濕性關節痛的防護工作。
建議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朋友們,可以每天堅持攝取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它不僅是無副作用的安全食品,還具備軟骨再生、抑制對人體有害的新生血管的作用,幫助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
4、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臨床醫學表明中葯蠟療可以通過擴張局部毛細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進局部滲出的吸收,消除肌痙攣和增加軟組織的伸展性,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5、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如下:
1、風濕性關節炎在幾十年前曾見過,而現在則較少,其表現為大關節的紅腫熱痛,化驗結果,如抗O或某些風濕指標增高,血沉增高;
2、類風濕性關節炎現在越來越多,但較多老百姓或患者未到專科醫院診治,導致誤診,或延誤診斷,治療不夠規范,或不夠到位,引起了一些關節的畸形甚至致殘,所以呼籲這些患者需引起高度的重視。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慢性進行性發展的關節炎症,它的特點除腫痛外,它可出現關節的畸形或僵硬。診斷此種類風濕性關節炎除臨床表現外,還需一些化驗,及影像學檢查,如類風濕因子及CCP,稱為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的測定,結果增高,磁共振或CT可見滑膜的增生,引起關節的破壞,甚至僵硬強直。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早期診斷控制,不可等到已經畸形再去治療,治療措施有綜合的,包括治本和治標,均能達到較好效果,專科診治則更好。
6、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嗎?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與風濕性關節炎都有發熱、關節痛和血沉增快等表現。
臨床上有時較難鑒別。但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為多發性、對稱性的指、掌小關節炎,後期指間關節呈梭形腫大,關節強直或畸形;用水楊酸制劑治療效果不固定,常為臨時性緩解疼痛;並發心臟損害較少;抗「O」多不增高;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X 線顯示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和骨質疏鬆,甚至關節畸形。而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膝、踝、肘、腕等大關節,急性期過後關節功能完全恢復,無關節畸形;用水楊酸制劑治療有顯效;抗「O」多可增高;X 線僅顯示關節軟組織腫脹。呈多發性、對稱性。病變關節紅、腫、熱、痛顯著,並有遊走性及反復發作的特點。不遺留關節畸形。有些患者可出現風濕性環形紅斑和皮下小結多發生在指、趾、腕、踝、脊柱等關節。受累關節以腫痛為主,呈多發性、對稱性。後期關節強直、畸形。受累關節周圍皮膚蒼白、變薄、肌肉萎縮。部分患者在關節隆突部偶見皮下小結對水楊酸制劑的反應有顯著效果,效果不固定,常為臨時性緩解疼痛。心臟病變常同時發生心臟病,而引起嚴重的永久性損害,無永久性心臟病變,脾臟與淋巴結不腫大,常腫大。抗「O」
可陽性可陰性,X 線檢查軟組織腫脹,局部及全身骨質疏鬆,受累關節的病理變化,急性期關節周圍組織水腫,關節腔內有多量漿液纖維蛋白滲出,滑膜充血水腫,並有膠原纖維變性、壞死和較多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此時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等急性炎症表現。急性期過後,滲出物完全吸收,不出現關節畸形早期表現為滑膜關節囊周圍軟組織發炎,滲出多量液體而使關節腫大,滑膜絨毛增生。後期有血管翳樣肉芽組織形成,侵犯並破壞關節軟骨,最後軟骨面的肉芽組織纖維化,使上下關節面互相融合,形成關節的纖維性強直和畸形。
7、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有什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還蠻多的
8、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是以葯物治療為主,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早期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治療葯物包括以下幾種:1.抗生素,主要是治療鏈球菌感染。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多是在鏈球菌感染之後出現,所以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關節炎不可缺少的措施。首選的抗生素是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以換用其他的抗生素。2.抗炎止痛類葯物,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葯物,可以解熱、抗炎、止痛,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C反應蛋白下降,但是不能夠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