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絲瓜藤治風濕

絲瓜藤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03-28 18:34:21

1、絲瓜絡桑樹枝加什麼可以治風濕關節炎

.木瓜治療風濕 [配 方] 木瓜1個。 [制用法] 水酒各半,煮令極爛,研成粥漿樣,用布攤敷患處,涼即更換。3至5次。 [功 效] 舒筋活絡,祛風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痛。 2.四樹枝治療風濕痛 [配 方] 椿樹枝、柳樹枝、桑樹枝、楡樹枝各60克。 [制用法] 煎湯洗澡。 [功 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 3.小茴香治療寒濕疼痛 [配 方] 食鹽1斤,小茴香120克。 [制用法] 共入鍋內炒熱,用布包熨痛處,涼了在換,往復數次。 [功 效] 祛風理氣,散寒止痛。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痛。 4.海燕湯補腎祛風濕 [配 方] 海燕2隻。 [制用法] 將海燕洗凈,水煎取汁,每日3次,溫服。 [功 效] 補腎壯陽,祛風濕。治療腎虛夾有風濕所致的腰腿痛。 5.雞血藤治風濕性腰酸 [配 方] 雞血藤、伸筋草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用治風濕性腰酸。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2、類風濕關節炎偏方能不能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慢性炎症性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關節外的系統損害。其病理為關節的滑膜炎,當累及軟骨和骨質時出現關節畸形。
本病屬於中醫學「痹症」、「厲節風」范疇。
【診斷要點】1.症狀:關節炎的特徵表現有晨僵:指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的僵硬,是觀察本病活動性的指標之一。關節痛伴有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至少6周;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至少6周;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
2.體征:有皮下結節。
3.理化檢查:早期關節X線攝片無特殊改變,僅有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以後可見骨質稀疏和關節間隙的狹窄。晚期可見兩骨端關節面融合而關節腔消失,有時可見關節半脫位畸形,關節鄰近骨骼骨質疏鬆、脫鈣明顯。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20)。
【方一】辣椒豬肉羹【來源】民間【組成】瘦豬肉100克,辣椒根90克【功用】強筋壯骨,散寒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共煮湯,調味後服食。每日1次,連服7~10天,【按】豬肉強筋壯骨,辣椒根溫里散寒止痛。
【方二】老蔥鳳爪【來源】民間【組成】雞腳5對,老蔥頭100克,生薑100克【功用】祛風散寒,強筋壯骨。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水10碗煮成2碗,早晚飯前分服。
【按】老蔥頭、生薑祛風散寒,雞腳強筋壯骨。
【方三】蛇膽酒【來源】民間【組成】蛇膽1個【功用】祛風濕,止痹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取膽汁沖熱酒1杯飲。
【方四】絲瓜藤散【來源】民間【組成】絲瓜藤連根500克【功用】通絡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洗凈烘乾,研成細末,每服6克,米酒送服。
【方五】黃蟻酒【來源】民間【組成】黃螞蟻60克,薏苡仁30克,白酒1500毫升【功用】通絡止痹痛。
【主治】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選用夏季收集的黃螞蟻,晾乾與薏苡仁同放入酒壇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個月,過濾去渣即成。每日取20毫升飲用。
【方六】木瓜茶【來源】民間【組成】仙靈脾15克,川木瓜12克,甘草9克【功用】舒筋通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症見痹痛,四肢麻木。
【用法】共加水適量,煎湯即成。或將上三味制粗末,入熱水瓶內,開水泡透。每日1劑,代茶常飲。
【方七】薏苡仁粥【來源】民間【組成】薏苡仁30克,澱粉少許,紅糖、桂花各適量【功用】健脾祛濕止痹。
【主治】濕熱型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先將薏苡仁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加入澱粉、紅糖、桂花即成。每日1劑,作早餐食用。
【方八】羌活槐子茶【來源】民間【組成】細茶葉15克,羌活6克,槐子15克,芝麻15克,核桃肉15克【功用】祛風通絡,強壯筋骨。
【主治】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共放瓷罐內,加水兩碗,熬至1碗即成。每日1劑,趁溫熱服食。

3、水麻能不能和絲瓜囊混合煮水喝治風濕

天麻和絲瓜絡都有活絡的作用,但靠這2味治療風濕有點牽強,應該還需要加健脾祛濕的去風類的中葯辯證。

4、霜後絲瓜藤+紅糖泡水喝真的能治風濕病嗎?

我說話不像那些傻瓜:
揚起了清波.
粉碎原始人的沙岩和城堡
呵,狡計乖巧就潛伏在
傍晚點燃了火刑的柴垛,綢裙的拒絕穿過亂葉飛旋的軌道
我願我一生中的某個哈哈

5、有治風濕的方法嗎?

這里那,給你介紹個方法,就是將霜降過後的絲瓜藤,拿500到1000克,然後烘乾研磨成面,每天三次,一次大概拿個兩到3克,用紅糖水一起玩的喝下去,就可以了。這個霜後的絲瓜藤,必須得是霜打過的。

按中醫理論風濕這種疾病,不也是因為寒邪、濕邪、風邪入體,所以要用霜後的絲瓜藤,以毒攻毒。

絲瓜藤它是一種一年生的攀援植物。在《本草綱目》當中就說過,它是性微寒有小毒。入心,脾,腎三經,它可以輸筋活血,健脾,殺蟲霜。

經過被霜給打了之後的絲瓜藤,它的另一種作用出現了,對於治療風濕也是有一定好處的,這個小方法推薦給大家了,還是建議用偏方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來使用,不能自己輕易的嘗試。

6、野絲瓜能治類風濕嗎?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絲瓜須的功效與作用

絲瓜絡,又名絲瓜網、絲瓜殼、瓜絡、絮瓜瓤、天羅線、絲瓜筋、絲瓜瓤、千層樓,為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絲瓜的成熟果實中的維管束或者說絲瓜的枯老果實。絲瓜是我國夏秋季節常用蔬菜,全國大多數的省區有產,為栽培品,以江蘇,浙江所產者質量為好。絲瓜絡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劑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和抗炎作用,臨床研究表明絲瓜絡內服與外用治療急性乳腺炎、眼部帶狀皰疹、甲狀腺腺瘤等有一定療效。
中醫理論認為,該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經,為醫用、食療佳品,具有通經活絡、清熱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記載:「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可用於:①風濕痹證。本品善袪風通絡,唯葯力平和,多入復方中應用。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肢體麻痹,常與秦艽、防風、當歸、雞血藤等配伍。②胸脅脹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絡,常用於氣血瘀滯之胸脅脹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蔞皮、鬱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癰。本品體輕通利,善通乳絡,治產後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與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豬蹄等同用;治乳癰腫痛,每與蒲公英、浙貝母、瓜蔞、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損傷、胸痹等。
現代營養學認為,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有「美人水」之稱。絲瓜絡雖說性味甘平,但仍有「清」的功效,故素體虛寒、脾虛泄瀉或五更瀉者慎用。

8、白酒泡干絲瓜藤治風濕關節炎嗎?

絲瓜藤有活血脈,活筋絡,滋水,止陰痛,補中健脾,消水腫。治血枯少,腰膝四肢麻木,產後驚風,調經等作用。
單純的用白酒泡干絲瓜藤不能根治風濕關節炎。

9、治療風濕病的處方有哪些?

風濕病也稱風濕熱,可能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主要影響關節和心臟,其次是皮膚、漿膜、血管和腦部組織。全身症狀為低熱或中度發熱,並伴有心率增快、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疲勞等。

關節症狀在急性期有紅、腫、痛等,常呈遊走和多發性,一般發生在大關節。

心臟受累,出現心肌炎和心包炎。

【處方1】

組成:蘆薈葉1.3克,蘋果1個。

製作與用法:蘆薈葉1.3克與蘋果1個同榨汁,加砂糖調勻飲用。

主治:風濕病。

【處方2】

組成:豬膀胱,槐花米。

製作與用法:豬膀胱、槐花米一同煲湯飲。

主治:冷水下得太多、風濕痛。

【處方3】

組成: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麴適量。

製作與用法:五加皮洗凈加水適量泡透,煎煮兩遍,取汁去渣,然後加糯米共煮成干飯,飯冷後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酒釀。隨量佐餐食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4】

組成:薏苡仁適量,粳米100克。

製作與用法:生薏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粉,每次取30~6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餐溫熱服。

主治:關節炎。

【處方5】

組成:松針5克,綠茶1克。

製作與用法:干松針撕碎,佐綠茶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鍾。飲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6】

組成:桑枝60克,母雞1隻(500克重)。

製作與用法:老桑枝和母雞一同加水煲湯,並加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雞。

主治:關節炎。

【處方7】

組成:母雞1隻(1000克),積果。

製作與用法:母雞洗凈後切成塊,入油鍋翻炒5分鍾後,加黃酒燜燒8分鍾,至燒出香味時,盛入大砂鍋內,加冷水再燒,開後再用小火慢燉1小時,至鴨塊酥爛離火。喝湯吃雞肉及積〓果,每日2~3次,每次1碗。

主治:關節炎。

【處方8】

組成:北芪50克,南蝦肉200克,生薑3片。

製作與用法:上料加水煲湯,油、鹽調味。飲湯食蝦肉。

主治:關節炎。

【處方9】

組成:木瓜10克,生薏苡仁30克。

製作與用法:木瓜、生薏苡仁洗凈後置小鍋內,加冷水1大碗。小火慢燉至薏苡仁酥爛時,加白糖1匙,再烘烤片刻離火。當點心食用。

主治:關節炎。

【處方10】

組成:白葡萄根60~90克,豬蹄1隻。

製作與用法:將白葡萄根洗凈、切碎,和豬蹄加水(或加水和酒)煮。食用。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1】

組成:絲瓜絡15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與用法:絲瓜絡浸在白酒中7天,去渣飲酒。每次50毫升,日服2次,陰雨天每次可服70~80毫升。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2】

組成:鮮黃花菜根30克。

製作與用法:黃花菜根水煎去渣。沖入適量黃酒溫服。

主治:關節疼痛。

【處方13】

組成:絲瓜藤,黃酒。

製作與用法:取近絲瓜根部的瓜藤1節,焙乾研末。每日2次,每次3~5克,以黃酒送服。

主治:腰膝癰腫。

【處方14】

組成:鰱魚。

製作與用法:取1條約0.5千克重的鰱魚,破肚去內臟,不用清水洗,只用干布把鰱魚體外的膠潺及內臟的血污抹乾,用500毫升左右的米酒代水(不可用鹽、油)慢火煲之,煮到米酒剩1碗左右即可。飲酒,用鹽、油調味食,魚肉連服數次。

主治:風濕痛。

【處方15】

組成:牛肉500克,烏豆150克,橘皮1小塊,黃酒、精鹽適量。

製作與用法:烏豆洗凈瀝水,先干炒至熟,再加適量水,放入切好的牛肉塊和黃酒,用小火燜至酥爛,然後加入颳去內層白衣的橘皮及精鹽,用中火煨至湯濃即可食用。

主治:風濕性關節痛、病後陰虛盜汗。

【處方16】

組成:蔥65克,生薑16克,花椒3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加水煎服。

主治:風濕痛、四肢麻木。

【處方17】

組成:鮮橄欖根40~60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洗凈,水煎服。

主治:手足麻木、風濕腰腿酸痛。

【處方18】

組成:眼鏡蛇500克,灰鼠蛇500克,銀環蛇500克,千年健根皮500克,米酒20千克。

製作與用法:將蛇去頭除內臟,刮鱗後與千年健根皮一起投入酒缸中,浸泡6個月後過濾,加適量蜂蜜。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次。

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處方19】

組成:絲瓜絡。

製作與用法:絲瓜絡配合肉類煲湯食用。煲火要足3個小時。

主治:外感發燒或風濕引起的全身骨頭痛。

【處方20】

組成:薏苡仁酒,草莓汁或蘋果汁,蜂蜜。

製作與用法:用薏米粉625克,放入瓶內注入甜酒360毫升,蓋緊瓶蓋,將瓶多加搖動使薏米粉均勻分布於酒中即成。取薏苡仁酒20毫升,草莓或蘋果汁90毫升,蜂蜜10毫升放在杯里調勻。睡前服。

主治:風濕性神經痛。

【處方21】

組成:童子鱔魚0.5千克,白酒(55~65度)1千克。

製作與用法:童子鱔魚入白酒浸泡月余。每日飲酒2次,每次一匙,連續服2個月為1療程,停半個月再服第2個療程。

功效:舒筋活血,祛風除濕,補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2】

組成:狗、羊肉腿肉連骨2千克,植物油、蔥白、生薑各少許,橘皮干、橘皮各10克,紅辣椒1隻,花椒少量,黃酒、細鹽各適量。

製作與用法:上料和狗、羊肉放在一起(冬季再加麻黃,附子、黃芪、芍葯各10克)用微火將狗、羊肉燒酥爛。佐膳。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3】

組成:烏梢蛇,眼鏡蛇,蝮蛇,白酒。

製作與用法:上料等份共浸泡在白酒1500毫升中,10天後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2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4】

組成:枳500克,白香鴨肉1千克,植物油1匙,黃酒3匙。

製作與用法:上料共燉,鴨至酥爛時即可。上為3日量,喝湯吃肉及果。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25】

組成:松節300克,黃酒250毫升,黑大豆1千克。

製作與用法:上料同用小火煮至黑大豆酥爛,收水曬干即可。每天3次,每次50粒,隨時嚼食。

功效:補脾胃,壯筋骨,治血崩,去骨寒。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10、絲瓜藤有什麼作用?

絲瓜藤,止咳化痰,治療呼吸道炎症。

與絲瓜藤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