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艾灸與類風濕

艾灸與類風濕

發布時間:2020-11-05 08:48:28

1、類風濕艾灸穴位

根據疼痛部位選擇穴位: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髎、懸鍾。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根據具體病情,選擇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每次最多灸4個穴位。病重每天灸,病輕隔日灸。 可以每次輪換穴位。

2、艾灸可以治好類風濕嗎

艾灸對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網球肘、骨關節腫痛、骨關節病等風寒痹痛都非常有效。通過熏灸體表穴位或患部,使熱力滲透,通過經脈慢慢感傳,起到活血化淤,溫經通絡,達到治病療疾效果。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慢性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發病的原因目前為止還不太清楚,多侵犯小關節,如手、足、腕等,常為對稱性,呈慢性經過,有暫時性緩解。

發病與細菌感染,內分泌異常,遺傳因素有關,屬於中醫的痹症,由於體虛、陽氣不足,加之居住地潮濕,冒雨涉水,氣候劇變等原因,使風寒熱邪得以乘虛而入,阻於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即成痹症。濕熱阻絡多見於早期,關節肌肉紅腫熱痛,觸之發熱,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可涉及一個或多個小關節,發熱。寒濕阻絡多見於中期,肢體關節疼痛,腫脹變形,局部畏寒,觸之不熱,遇寒痛增,遇熱痛減。

艾灸治療原則:通經活絡、清熱祛濕、散寒止痛。

艾灸取穴:
1、阿是穴(關節疼痛處)

2、曲池
【標準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
【主治疾病】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3、足三里
【標準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膝蓋)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4、八風
【標準定位】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主治疾病】主治頭痛,牙痛,月經不調,蛇咬傷,腳氣,腳背紅腫,足趾麻木等
5、八邪
【標準定位】手指背側,微握拳,第一~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個穴位。
【主治疾病】主治煩熱,目痛,頭痛,項強,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手臂紅腫等
灸法:用艾條做溫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鍾,10日一個療程。

3、艾灸可以根治類風濕嗎

不能,只能緩解,想根治建議吃中葯,中葯復方通絡消痛湯治好後不復發。

4、類風濕能做艾灸嗎

當然可以的,艾灸可以緩解痛,和症狀。艾灸就是可以痛經活絡的,止痛消炎的作用的。
一天艾灸一次,可以適當加點按摩,效果比較更好的。

5、艾灸治療類風濕有沒有效果

有一定的效果,平時注意保暖,不要著涼,可以局部熱敷按摩緩解症狀,飲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要做劇烈運動,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建議你去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6、類風濕可以用艾灸治療嗎

艾灸可以溫通經絡,驅寒散邪,對於類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類風濕一般是可以用艾炙治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是適合寒濕、虛寒等體制的,不適用於那些濕熱、偏熱體制的人。建議進行治療前到醫院咨詢中醫生。

7、艾灸治療風濕類風濕有效果嗎

艾灸不清楚,但是我老爸類風濕我給他買的一種外塗的葯,塗完後用保鮮膜包起來一兩個小時,每天晚上一次或者早晚各一次,用了半個月後還是挺有效果的。

8、類風濕能用艾灸的方法嗎

您好!建議食療,比如:文冠油。文冠果的莖干或枝條的乾燥木質部,蒙醫用於治療游痛症、熱性「協日烏素」病、「吾雅曼」病、青腿病、皮膚瘙癢、癬脫發、關節疼痛、黃水瘡、風濕性心臟病、淋巴結腫大等。也可用於風濕心臟病、風濕內熱、皮膚風濕。望採納!

與艾灸與類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