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斑狼瘡患者不應該吃什麼?求詳細清單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青年女性,臨床症狀復雜,變化多端。至今原因不明,因其受多種因素影響,極易反復。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根治方法,在世界范圍內仍屬於難治性疾病,雖然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可以使病情緩解,但副作用大。而且不能有效防止復發。經研究證明,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比單純用西葯或中葯療效都好。
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的飲食,在治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按照中醫的觀點,診治病人必須辨證施治,病人的飲食也必須符合這一原則。根據疾病性質,結合病人的體質,選用相應的食物,採取"辨證施食"的原則,組合各種符合不同類型病人的食療配方。系統性紅斑狼瘡常見的辨證分型有:熱毒熾盛型、氣陰兩傷型,肝腎陰虛型,風濕熱痹型、脾腎陽虛型。按照上述類型確定食療法則與食療組方,提出病人的食物選擇和飲食禁忌。
熱毒熾盛型食療方、飲食選擇與禁忌
熱毒熾盛型主症:
突然高熱或發熱持續不退,面部或全身其他部 位出現紅斑或水腫性紅斑,甚至大皰或血皰,關節肌肉酸痛,煩躁不安,神志恍惚或神昏譫語,抽搐、全身無力、大便干結、尿少、口渴喜冷飲。可有嘔血、便血或皮膚紫斑等出血現象,咽喉腫痛或口舌潰瘍。舌紅、苔黃膩或舌光如鏡,脈弦數或滑數。此型多見於急性發作或伴繼發感染者。
食療原則:清熱解毒、涼血養陰,化瘀消斑。
熱毒熾盛型食療方:
原料 製法 功效
冬瓜青蛙梗米粥 冬瓜(帶皮)200克、青蛙肉100克、梗米100克 將冬瓜,青蛙肉切成塊與梗米一起下鍋用文火煲爛 冬瓜性味甘涼,能清熱止渴,利水消腫解毒:青蛙肉性味甘涼,能清熱解毒,補虛滋陰,利水消腫:梗米性味平甘,有健脾和胃作用。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除濕利尿作用。適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熱毒熾盛型急性發作者或伴有繼發感染者
茅根蓮藕梗米粥 茅根200克、蓮藕200克、梗米200克 鮮茅根切碎入鍋加水適量煎煮開,約10分鍾去渣留汁,將蓮藕切成似花生米大之小碎塊,先將梗米放入鮮茅根汁中煮爛,最後放入蓮藕,微滾即出鍋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 清熱解毒,利尿止血之功效;蓮藕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斑之功效;梗米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作用。本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散斑作用。適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熱毒熾盛型急性發作有發熱紅斑尿少者
薏米綠豆百合粥
薏米(米仁、薏苡仁)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白糖適量 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洗凈,綠豆、薏仁加水煮八成熟之後放入百合,用文火煮爛,加糖適量 薏米仁味甘,性微寒,入脾、肺、腎經,有清熱利濕健脾消水腫之功效;綠豆性味甘涼,入心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清暑利水作用;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復發期,早期或合並感冒者
海帶荷葉扁豆粥 水發海帶50克,鮮荷葉3張,扁豆50克 將扁豆洗凈加水煮八成熟,放入切碎的海帶和切 碎的鮮荷葉,共同煮爛成粥 海帶性咸寒,可清熱利水;荷葉有清熱解暑健脾作用;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功效。適用於熱毒熾盛型系統性紅斑狼瘡早期、有低熱尿少,便干胃口不佳的病人
柴胡絲瓜薏仁湯
柴胡30克,嫩絲瓜1條,薏米50克 將柴胡入鍋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嫩絲瓜去皮切段,將薏米用柴胡汁煮爛,再加絲瓜煮5分鍾即成 柴胡有清熱涼血疏肝作用,絲瓜性甘涼、涼血解毒。適用於系統性紅斑早期有發熱或感冒時
熱毒熾盛型飲食的選擇與禁忌
紅斑狼瘡病人在就診時,常常問醫生:我能夠吃什麼?有沒有什麼忌口?紅斑狼瘡病人的飲食,也應該遵守中醫治病辨證施食的原則。根據食物的性味功能和疾病的性質,即紅斑狼瘡的辨證類型選擇合適的飲食。所謂禁忌,也即根據紅斑狼瘡的寒熱虛實、陰陽屬性、結合食物的性味功能。凡對疾病有不良影響皆列為禁忌。按照紅斑狼瘡的類型論述紅斑狼瘡病人的飲食選擇與禁忌
熱毒熾盛型病人的主要表現是發熱,全身關節肌肉酸痛,皮膚有紅斑、煩躁或昏迷、大便干結、尿少、咽喉腫痛、口渴、喜冷飲。舌紅、苔黃、脈弦數。此型病人屬於熱證。《神農本草經》中說"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食同源,葯食同理。我們也可以說"療寒以熱(溫)食,療熱以寒(涼食)"。此型病人應吃寒性或涼性食物。寒性或涼性食物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利水等功效。常見寒性(涼性)的食物有: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蕹菜、油菜、菠菜、莧菜、荸薺、萵筍、白菜、西洋菜、葫蘆、枸杞菜、茭白、綠豆、蕎麥、大麥、小麥、薏苡仁、蘋果、香蕉、番茄、芒果、甘蔗、梨、橙、柚子、木瓜、楊桃、海帶、紫菜、海藻、田螺、田雞、茶葉、兔肉、鴨肉、甲魚等。
熱毒熾盛型病人的飲食禁忌:由於該型屬熱症,熱症病人忌食溫燥傷陰食物:如生薑、大蒜、辣椒、胡椒、桂皮、八角、韭菜、洋蔥、荔枝、狗肉、羊肉、豬肉、豬肝等。
氣陰兩傷型食療方、飲食選擇與禁忌
氣陰兩傷型主症
心悸、胸悶氣短、心煩不眠、四肢乏力、腰酸軟、盜汗、脫發、咽干口燥、精神倦怠、面色蒼白、舌紅苔少、脈細弱。食療原則:益氣養陰,滋補肝腎。
氣陰兩傷型食療原則:益氣養陰、滋補肝腎
氣陰兩傷型食療方
原料 製法 功效
黃芪黨參大棗粥 黃芪60克、黨參3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 黃芪、黨參同煮去渣取汁,糯米、大棗共同下鍋煮粥後,兌入葯汁煮片刻,加入白糖適量 黃芪性味甘平,入肺、脾經,有補氣益中,固表止汗作用;黨參性味甘平,入肺脾經,有補氣益肺養血生津作用;大棗性味甘溫,入肺 、胃經,健脾胃、調和百葯,益氣生津;糯米性味甘溫,入脾、胃肺經,補中益氣,治口渴、尿多。
黃芪、西洋參羹 黃芪100克,西洋參30克,糯米粉50克,白糖適量,水1000毫升 將黃芪切片用紗布鬆鬆包住,西洋參切片,加水用文火煮至500毫升左右,除去黃芪葯渣,再加入糯米粉、白糖、煮片刻即成 黃芪性甘平入脾、肺經,治脾、肺氣虛,神疲乏力;西洋參性微苦、甘寒,入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治陰虛火旺。對系統性紅斑狼瘡久病體虛、神疲氣短者有效
淮杞芪鈍水魚 淮山30克、構杞20克、黃芪50克、水魚1隻(250克左右) 宰殺水魚去除內臟切塊,與葯材共同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食鹽少許。隔水燉熟服用。 淮山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治脾、肺、腎虛;枸杞性胃甘平,入肝、腎、脾經,能滋補肝腎;黃芪性味甘平、入脾、肺經,治脾、肺氣虛;水魚性胃甘平,入肝經,有益氣補虛,滋陰涼血作用,治肝腎兩虧,陰虛內熱。本食療方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氣陰兩傷型之久病體虛、心悸氣短、神疲肢軟、心煩失眠者有效。
黃芪天冬燉烏雞 黃芪60克、麥門冬20克 、烏雞100克 將烏雞宰殺退毛去除內臟切塊,與葯材共放入 一燉盅內,隔水燉2-3小時 黃芪性甘平,有補氣益中作用;麥門冬性味甘微寒,入肺、心、胃經。有潤肺滋陰生津功能。本食療方適用於心煩少眠,咽干口燥,乾咳,大便干結者有效。
氣陰兩傷型的飲食選擇與禁忌
氣陰兩傷型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表現是:心悸、胸悶氣短、心煩不寐、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面色蒼白、腰酸軟、盜汗、脫發、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弱、此型病人多為患紅斑狼瘡病的時間較長,久病體虛者,或伴有心肺、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者。
氣陰兩傷屬虛症,宜食用養氣滋陰、清淡性平,而富於營養之食物。如大米、糯米、山葯、豬肉、胡蘿卜、白果、百合、葡萄、白木耳、黃魚、甲魚、南瓜、大棗、桑椹、櫻桃、烏骨雞、豬肚、豬腎、鵪鶉、鵪鶉蛋、鴨肉、鮮貝、干貝、海參等。
忌用溫熱及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辣椒、生薑、芥茉、茴香、芫荽、荔枝、杏子、蝦、牛肉、羊肉、貓肉等。
風濕熱痹型食療方、飲食選擇與禁忌
風濕熱痹型主症:關節腫脹酸痛,肌肉疼痛不適或伴有低熱皮膚紫斑,手指青紫麻木。
食療原則:清熱,化濕,活血
風濕熱痹型食療方
1、秦艽桑枝煲老鴨。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鴨100克。
製法:將老鴨洗凈切塊與中葯材一同入煲,加水適量,煲爛後,調味,吃鴨肉飲湯。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桑枝能祛風濕通絡活絡作用;鴨肉滋脾胃。本食療方適用於關節腫痛伴有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2、薏苡、木防已煲貓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貓肉200克。
製法:將貓宰殺退毛,去除內臟切成小塊,與葯材共放入煲內煲爛吃肉喝湯。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腎經,有利尿、化濕、清熱作用,又有補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風濕、止痛作用;貓肉味甘酸、性溫、有祛風補血養血作用。本食療方適用於關節腫痛伴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
3、秦艽丹參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參30克、瘦肉50克。
製法:將瘦肉洗凈切塊與葯材共入煲內,加水適量,文火煲爛。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丹參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經,有活血通絡、祛瘀、利水、消腫、安神等功效;瘦豬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腎經,滋陰潤燥,補腎益血,治熱病傷津。本食療方有祛風濕清熱止痛作用,對風濕熱痹型之系統性紅斑狼瘡有效。
風濕熱痹型飲食選擇與禁忌
風濕熱痹型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表現是:關節腫脹酸痛、肌肉疼痛不適伴有低熱、皮膚紫斑手指青紫麻木、月經不調、閉經或通經、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風濕熱痹型屬熱症和濕症,飲食原則宜清熱、化濕、活血。常用涼性去濕兼活血之食品。如蓮藕、冬瓜、油菜、菠菜、茄子、絲瓜、胡蘿卜、薏苡仁、綠豆、赤小豆、烏骨雞、兔肉、青蛙、鴨肉、蜆肉、海帶、草魚、泥鰍、鮑魚、甲魚、等。
忌食溫燥傷陰食物。如生薑、大蒜、辣椒、花椒、八角、桂皮、洋蔥、荔枝、狗肉 、羊肉、豬肝、豬肚等。
脾腎陽虛型食療方、飲食選擇與禁忌
脾腎陽虛型主症
形寒肢冷、面或四肢浮腫、腹脹滿或胸脅脹滿、納呆、關節痛、腰酸、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皮疹不顯或紫黯、尿少或尿閉、咳嗽、痰鳴、舌質淡、有齒印或舌體嫩胖、苔白薄、脈細沉。此型多為久病和長期服用激素或有腎病綜合征伴雷諾氏征者。
食療原則:健脾益氣、補腎利水。
脾腎陽虛食療方
1、淫羊藿(仙靈脾)茯苓燉鵪鶉。
配方:淫羊藿30克、茯苓30克、鵪鶉1隻
製法:宰殺鵪鶉去毛,除去內臟,洗凈後切塊,與葯材共同放入燉盅內,隔水燉3小時,調味,吃肉飲湯。
功效:淫羊藿補腎陽、強筋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胃脾肺經,有利水去濕寧心安神,補脾胃作用,鵪鶉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本食療方對關節腫痛,尿少浮腫,脾腎陽虛之紅斑狼瘡有效。
2、益智仁、冬蟲草燉鵝肉。
配方: 益智仁10克、冬蟲草5克、鵝肉50克。
製法:將鵝肉洗凈切塊與葯材共入燉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3小時,調味後吃肉飲湯。
功效:益智仁有補腎、溫脾、暖胃作用;冬蟲草性味甘平,入肺、腎經有補肺化痰,益腎助陽,治咳、喘作用;鵝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經,補虛益氣,暖脾胃、治身體虛弱。本食療方適用久病體弱之系統性紅斑狼瘡。
3、人參、北芪燉乳鴿
配方:紅參10克。北芪30克 。乳鴿1隻(50克 )。
製法:將乳鴿宰殺去毛、內臟切塊。北芪加水煮沸後約10分鍾,然後與人參乳鴿共放入燉盅內,隔水燉3小時,調味後吃肉飲湯。
功效:紅參性味甘微溫,入肺、脾經,治陽氣虛弱,脾胃氣虛;北芪性味甘溫,入脾、肺經,補氣升陽,止汗、利尿;乳鴿性味甘咸、平,補肝、腎、益氣血,治久病體弱、氣血虛虧。本食療方對脾腎陽虛型久病虛弱或有狼瘡腎炎患者有效
脾腎陽虛型飲食選擇與禁忌
脾腎陽虛型紅斑狼瘡的主要表現是:形寒肢冷、面或四肢浮腫、腹脹滿或胸脅脹滿、納呆、關節痛、腰酸、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皮疹紫暗、尿少或尿閉、咳嗽痰鳴、舌質淡、有齒印或舌體嫩胖、苔白簿脈細沉。脾胃陽虛多為久病體虛或長期服激素導致的副作用或有狼瘡性腎炎、腎病綜合症等。陽虛則生寒,宜選擇溫性食物,忌涼寒性食物。溫性食物有 糯米、玉米、馬鈴薯、花生、芝麻、菜油、茼蒿 菜、芫荽(又叫香菜)、韭菜、胡蘿卜、南瓜、香菇、木耳、銀耳、荔枝、金桔、山楂、胡桃肉、葡萄、桃子、椰子、大棗、龍眼肉、櫻桃、栗子、瘦豬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鴿肉、麻雀、雞蛋、鵪鶉蛋、帶魚、鱔魚、海蛇、黃花魚。不宜吃的食物有:芹菜、白菜、空心菜、西洋菜、莧菜、白籮卜、苦瓜、茄子、柿子、橙子、柚子、生魚、螃蟹、田螺蚌等。
肝腎陰虛型食療方、飲食選擇與禁忌
肝腎陰虛型主症
長期低熱、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咽干舌燥、腰酸盜汗、關節痛、脫發、乏力、失眠、耳鳴、皮疹色紅或暗紅、尿少便干、女性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此型多見於急性復發或激素用葯過久者。
食療原則: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肝腎陰虛型食療方:
1、熟地、山萸肉燉鴨肉
配方: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 、鴨肉80克。
製法:將鴨肉洗凈切塊,同葯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內,隔水燉3小時,食用。
功效:熟地性味甘溫入肝腎經,有滋陰養血功能,治胃陰不足;山萸肉性甘咸性平、有滋陰養胃之功能。本食療方適用於肝腎陰虛型之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急性復發型、久病陰虛或激素用葯過久合並脾腫大,肝功腎功損害者。
2、熟地、知母燉鵪鶉
原料:熟地20克 、知母20克、鵪鶉1隻。
製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和內臟,切塊,與葯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文火燉3小時,取出食服。
功效:熟地性味甘溫、入肝、腎經,滋補腎陰;知母性味苦寒,可清熱滋陰降火;鵪鶉肉性味甘平、補中益氣。本食療方對陰虛火旺,長期低熱者有效。
3、生地,杞子燉兔肉
原料: 生地20克 、杞子20克、兔肉80克。
製法:將兔肉洗凈切塊與葯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燉3小時。
功效:生地清熱,滋補腎陰;杞子味甘性平能滋補肝腎;兔肉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滋陰涼血解毒。本食療方對肝腎陰虛型發熱紅斑伴頭暈者有效。
4、洋參女貞子燉鵪鶉。
原料:洋參10克、女貞子30克、鵪鶉1隻。
製法:宰殺鵪鶉去毛、內臟,與葯材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隔水燉3小時、吃肉飲湯。
功效:西洋參味甘苦涼補氣;女貞子性味甘苦入肝腎經、有養陰補腎作用;鵪鶉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本食療方滋陰補腎氣,對久病陰虛火旺氣短乏力者有效。
肝腎陰虛型的飲食選擇與禁忌
系統性紅斑狼瘡肝腎陰虛型主要表現:長期低熱、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咽干口燥、腰酸盜汗關節疼痛、脫發、乏力、失眠、耳鳴、皮疹色紅或暗紅、尿少便干、女性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此型多見於急性復發或使用激素過久者。肝腎陰虛型的食療原則: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肝腎陰虛型除了具有虛症表現之外,還有陰虛火旺如低熱、面紅等表現,宜食滋補肝腎養陰清熱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 、胡蘿卜、白菜、芹菜、茭白、梨、桃子、大棗、蘋果、桑椹、葡萄、櫻桃、烏骨雞、豬肉、豬肝、鵪鶉、鵪鶉蛋、兔肉、青蛙、鴨肉、鴿肉、鮮貝、干貝、海帶、鮑魚、黃魚、帶魚、甲魚。
忌用溫熱及一切刺激辛辣食物。如蔥、蒜、辣椒、生薑、芥菜、韭菜、茴香、芫荽、荔枝、杏子、蝦、牛肉、羊肉、貓肉等。
狼瘡腎炎食療
狼瘡腎炎食療原則基本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同,採取"辨證施食"按照熱毒熾盛型-清熱解毒,涼血化淤;氣陰兩傷型-益氣養陰、滋補肝腎;肝腎陰虛型-疏風清熱,化濕通絡的食療原則,給予相應的食療方。但狼瘡腎炎除了具有紅斑狼瘡所特有的表現之外,還有因腎臟的病理變化而引起的症狀,如水腫、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尿毒症等。因此在決定食療方時,除了按辨證施食外,按照狼瘡腎炎不同症狀確定食療。
一、水腫食療方
1、玉米須白茅根薏苡仁粥:玉米須、白茅根、薏苡仁各50克。先將玉米須,白茅根煮水,煮沸約10分鍾,去渣,用其汁將苡仁煲爛。
2、瓜皮苡仁粥:冬瓜皮、西瓜皮、苡仁各50克。先將瓜皮煮水,煮沸約10分鍾,去渣用其汁將苡仁煲爛。
3、蘆根、竹葉苡仁粥:蘆根、淡竹葉、苡米各50克。先將蘆根淡竹葉煮水,煮沸10分鍾去渣。用其汁將苡仁煲爛。
二、蛋白尿食療方
1、黃芪飲:黃芪60-90克、水1000毫升,煮沸5-10分鍾,去渣當日常飲料,每天飲一次。
三、血尿食療方
1、木耳、紅棗粥:黑木耳30克、紅棗50克、粳米100克。將木耳用溫水浸泡約0.5小時,然後將全部原料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爛後加冰糖食量,分早晚食用。
2、金纓子粥:金纓子15克、山葯30克、芡實15克、糯米100克。先煮金纓子、山葯、芡實去渣取汁,用葯汁煮糯米成粥。每天服一次。
四、高血壓食療方
1、銀耳蓮子胡蘿卜湯:銀耳10克、鮮蓮子100克、胡蘿卜100克、冰糖、水適量。
製法:將銀耳洗凈、溫水浸泡0.5小時,蓮子去心,胡蘿卜洗凈切塊,共同放入鍋中,加水用文火煮爛,再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五、尿毒症食療方
1、參苓北芪粥:人參10克、茯苓10克、北芪50克、淮山20克、大棗10個、粳米100克。
製法:將人參、茯苓研成細粉,北芪煮水去渣取汁,加入粳米淮山煮成粥,最後加入人參、茯苓細粉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溫補脾腎。適用於慢性腎衰陽虛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全身乏力,胃口不佳,腹脹便稀尿少,呼吸有尿臭,舌質淡胖有齒印、脈沉細弱。
2、百合、蓮子、紅蘿卜粥:鮮百合50克、蓮子50克、紅蘿卜50克、糯米50克。
製法:蓮子浸泡半小時,紅蘿卜切成丁與百合糯米共同下鍋煲爛,最後加糖適量。
2、內風濕可以吃糯米湯圓嗎
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飲食不可片面,不要認為魚、肉、雞、鴨才有營養,忽略了蔬菜、瓜果之益處。飲食的面廣些,則吸取營養更為全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慢性疾病更需注意。
2、飲食要有節制:因該病病程有些長,病久體虛,飲食不可過量,飲食要定時,可適量,不可以飢飽失常,不可以暴飲暴食;食物之軟、硬、冷、熱均宜適當,以防再傷脾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家屬唯恐病人營養不夠,或顧慮病人口味不合,過度地進食滋補食物或不應吃的食物,食之適得其反,非但不得其益,反而更傷脾胃。
3、飲食以清淡為宜:由於病人長時間為病疼折磨,與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食不香,睡不安,因之虛者多,家屬往往勸病人多食膏粱厚味,更易助濕生痰,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外濕之病因,如再生內濕,則內外合邪,對病情更為不利,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飲食不可以過於滋膩,以清淡為宜。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有些人認為,有了病就是虛,應該吃補葯,但亦有人主張「葯補不如食補」,這些說法都欠全面,要正確對待葯補與食補問題。葯補必須有大夫指導,食補亦要根據病情以及脾胃消化功能適當配合,食品要求新鮮,葷素皆有營養,數量不宜過多,以能吸收為度,務使飲食調味適合病人胃口。
5、注意飲食宜忌: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病程有些長,如果忌口太嚴,長年累月,反而影響營養的吸收,於病情不利。一般在病情急性發作時不宜食辛熱的食品;胃腸失健或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生冷瓜果;若病食某種食物後,感到疼疼增加或有某種過敏反應者則不宜再食;在食用膏粱厚味的食物之後,感到胃中飽脹,則必須注意飲食要清淡些,有些人認為不吃雞,僅喝湯可以不可以不妨礙消化,但不曉得肥雞之湯,油在湯中,因此必須注意去其油膩,否則亦會有礙運化;飲食宜節制,多食後胃中有不舒適者,宜多頓少食,俟飢後再食。
總之,絕對忌口、過多忌口對病人康復不利,對病情有利的食物宜常服,如行痹者多吃豆豉、絲瓜、蠶蛹等;熱痹者多吃些芹菜、馬蘭頭、青菜、水果等清涼的食物;著痹者可常服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等。凡寒濕痹病人均可以不可以酒、醴、醪等作食物,如五加皮醪、薏苡仁醪等。薏苡仁、赤小豆可化濕退腫,可以不可以煮湯當點心常服,黃芪加薏苡仁可加強滲濕作用,核桃可以不可以補腎健腰,黃花菜可以不可以鎮靜安神,均可採用。
能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症狀加重的食物有什麼?
谷類(小麥、穀物、燕麥、黑麥)、牛奶、奶製品、茶、咖啡、柑橘屬的水果等。病人吃這些食物後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反應,使RA的臨床症狀加重關於這些食物引起病人不耐受的原因,有多種解釋,其中包括過敏、腸道通透性增加和腸道菌群失調等。食物尤其是未經消化完全的某些大分子物質,具有有些強的抗原性,可以不可以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不同於一般的I型超敏反應,因為在大多數病人的血循環中,並沒有大量IgE的產生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而大多數作者都報道了病人體內有IgG水平的升高。如對牛奶不耐受的病人食用牛奶後,血中抗牛奶的IgG?4抗體及IgG?牛奶免疫復合物的量增加。對谷類如小麥不耐受的病人食用小麥後,血中IgA型類風濕因子和抗谷蛋白I gG抗體增加,這可能與RA病人關節炎症狀加重有關。有的作者提出一種「交叉耐受」假說,認為RA發病與HLA分子的交叉反應有關。如果某種食物成分與病人關節滑膜細胞具有共同抗原性,則在攝入這種食物後,引起血中IgG水平升高,IgG作用於滑膜細胞,出現一系列反應,即可導致關節炎的產生和加重。
腸道粘膜具有阻止腸腔內容物進入機體的作用。在RA病人中,這一屏障受到葯物如非甾體抗炎葯,或腸道致病菌,甚至疾病本身的破壞。粘膜發生炎症,因而通透性增加,使許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細菌抗原等進入血流,尤其對有IgA缺乏的病人這種情況更為嚴重。進入體內的抗原,隨血流到達關節,被滑膜細胞攝取,引起HLA?DR異常表達,將抗原遞呈給T 細胞,從而引起免疫反應,可以不可以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在嚴重腹瀉或長時間應用抗生素的病人,腸道中菌群發生變化,腸道的通透性可因細菌釋放出毒素而增高,使細菌抗原進入機體。這些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可能有賴於某種特定的食物。攝入這種食物,促使致病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而RA病人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不可以產生足夠的有解毒作用的酶,使毒素和細菌抗原容易進入體內,加重關節炎的症狀。
3、痛風能不能吃糯米藕
風濕、痛風治療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吃糯米飯和和蜂蜜,對風濕有好處嗎?
吃糯米飯和蜂蜜除濕效果不明顯的,不過這兩樣食品口感清香甜美,營養價值高。糯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性味甘溫,能暖補脾胃,益肺養氣。與蜜蜂一起食用,有補中益氣之功,治自汗盜汗、泄瀉等症,能益肺、暖胃、溫脾,可治煩渴、尿多等症,能解毒發瘡,治痘疹癰癤諸瘡。糯米性粘滯,難以消化,脾胃虛者不宜多食,病人宜煮粥或調糊食用。
5、糯米米酒的功效與作用
米酒也叫糯米酒,或者稱甜酒、米酒水。糯米酒有百葯之長的美稱,是醫學上很重要的一個輔助料或者葯引子。米酒性味比較溫,歸於胃、肝、腎這幾經。其功效與作用如下:
1、米酒也就是醪糟中的湯汁,富含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效的營養成分,飯後能夠開胃提神,且有活血養血、滋陰補腎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營養佳品;
2、米酒具有補養氣血、助消化、健脾養胃、舒筋活血、祛風除濕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把它列入葯酒之首,其有溫中益氣、補氣養顏,對於脾胃虛寒者、老年風濕性關節炎、腰背酸痛、手腳麻木都有很好的舒筋活血的作用;
3、米酒含有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促進乳腺發育;對於怕冷、淤血阻絡的人,尤其是對於女性和老年人,適當的喝米酒能夠達到很好的調理身體的效果,且可預防月經不調,特別是對於婦女經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4、米酒具有加強新陳代謝、幫助血液循環,幫助加快消化多餘的脂肪,強身健體、補血養顏、延年益壽;
5、米酒有溫通活血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坐月子的婦女惡露不下、體質虛弱、乳汁不通或者乳汁比較少、比較脹,其可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產婦催乳,還有預防乳汁不通暢的作用。
6、米酒的忌食:不可以空腹喝,而且切忌與西葯同吃時,對於酒精過敏者要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