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止風濕的葯材圖片

止風濕的葯材圖片

發布時間:2020-03-28 14:40:21

1、這是什麼葯材

丹參(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雙子葉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紅色,內白色,肉質,葉常為奇數羽狀復葉,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鍾形,帶紫色,花冠紫藍色,花柱遠外伸,小堅果黑色,橢圓形,4-8月開花,花後見果。
分布中國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此外,湖北、甘肅、遼寧、陝西、山東、浙江、河南、江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該種根入葯,含丹參酮,為強壯性通經劑,有祛瘀、生新、活血、調經等效用,為婦科要葯,主治子宮出血,月經不調,血瘀,腹痛,經痛,經閉,廟痛。對治療冠心病有良好效果。此外亦治神經性衰弱失眠,關節痛,貧血,乳腺炎,淋巴腺炎,關節炎,瘡癤痛腫,丹毒,急慢性肝炎,腎孟腎炎,跌打損傷,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癲癎。外用又可洗漆瘡。
⑴《本經》: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5]
⑵《吳普本草》:治心腹痛。[5]
⑶《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5]
⑷陶弘景:漬酒飲之,療風痹。[5]
⑸《葯性論》:治腳弱,疼痹,主中惡;治腹痛,氣作聲音嗚吼。[5]
⑹《日華子本草》:養神定志,通利關脈。治冷熱勞,骨節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邪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溫狂悶。[5]
⑺《滇南本草》:補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沖,驚悸不寐。[5]
⑻《綱目》:活血,通心包絡。治疝痛。[5]
⑼《雲南中草葯選》:活血散瘀,鎮靜止痛。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子宮出血,吐血,乳腺炎,癰腫。

2、誰有中草葯名稱和圖片大全

1、八角楓(白金條[側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散淤止痛。用於風濕關節通,跌打損傷,精神分裂症。

2、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

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用於嘔吐,腹脹,腹痛,疝氣痛。

3、八角金盤(手樹、金剛纂)

化痰止咳;散風除濕;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風濕痹痛;痛風;跌打損傷

4、八角蓮(一把傘、六角蓮、獨葉一枝花、獨腳蓮[江西]、一碗水[陝西]、八角七、八角兵盤七、鬼臼、八角連、金魁蓮、旱八角、葉下花、馬眼蓮、八角盤、獨腳蓮、獨角蓮、八角金盤、山荷葉、爵犀、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獨荷草、羞天花、術律草、瓊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連、八角烏、白八角蓮、金邊七)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消腫。治癰腫,疔瘡,瘰癧,喉蛾,跌打損傷,蛇咬傷。

5、八角蓮葉(鬼臼葉)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主癰腫疔瘡。

6、八仙草(豬殃殃、小鋸藤、鋸子草、小茜草、小飛揚藤、紅絲線、血見愁、細茜草、拉拉藤、小舒筋)

清濕熱,散瘀,消腫,解毒。治淋濁,尿血,跌打損傷,腸癰,癤腫,中耳炎。

7、八仙花(粉團花、紫陽花)

抗瘧葯,功效與常山相仿。又用於心臟病。

8、八月札(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飯包、野香蕉、羊開口、玉支子、臘瓜、畜葍子、八月楂、壓驚子、預知子、八月果、百日瓜、牽藤瓜、拉拉果、野香交)

舒肝理氣,活血止痛,除煩利尿。治肝胃氣痛,胃熱食呆,煩渴,亦白痢疾,腰痛,脅痛,疝氣,窟經,子宮下墜。

9、八爪金龍(百兩金、八爪龍、八爪根、鐵雨傘、高八爪、開喉箭[四川])

清咽利喉,散瘀消腫。主治: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10、巴豆(雙眼龍、大葉雙眼龍、江子、猛子樹、八百力、芒子、巴菽、剛子、老陽子、猛子仁、巴果、巴米、雙眼蝦、紅子仁、豆貢、毒魚子、鑾豆、貢仔、巴仁、巴貢、葯子仁、蘆麻子、臘盤子、大風子、瀉果)

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痹,惡瘡疥癬。

11、巴豆霜

峻下積滯,逐水消腫,豁痰利咽。用於寒積便秘,乳食停滯,下腹水腫,二便不通,喉風,喉痹。

12、巴戟天(雞腸風、雞眼藤、黑藤鑽、兔仔腸、三角藤、糠藤、巴戟、兔子腸、巴吉天、戟天、巴戟肉、貓腸筋、兔兒腸)

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治陽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宮虛冷,風寒濕痹,腰膝酸痛。

13、菝葜(金剛藤、鐵菱角、馬加勒、筋骨柱子、紅燈果、金剛根、王瓜草、金剛骨、山梨兒、金剛樹、鐵刷子、金剛刺、金剛頭、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溝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鱟殼藤、馬甲、硬飯頭、冷飯頭、龍爪菜、普貼、雞肝根、路邊刷、鱟殼刺、鐵刺苓、飯巴鐸、冷飯巴、霸王力、金剛鞭、馬鞍宮、馬加刺兜)

祛風利濕;解毒消癰。主風濕痹痛;淋濁;帶下;泄瀉;痢疾;癰腫瘡毒;頑癬;燒燙傷

14、霸王鞭(刺金剛、金剛纂、金剛杵、冷水金丹)

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15、白背三七(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葯、散血姜、土田七、三百棒、地滾子、大救駕、百步還陽、石三七、樹三七、大綠葉、接骨丹、槍刀葯、清心菜、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兒草、磊救駕、玉枇杷、金絲枇杷、白東楓、厚麵皮、雞菜、白番莧、白紅菜、疔拔、叉花三七、大暈病葯)

清熱涼血,散瘀消腫。治支氣管炎,肺結核,崩漏癰腫,燙傷。跌打損仿,刀傷出血。

16、白背葉(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白膜葉、白鶴葉、白面戟、白面風、白桃葉)

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17、白背葉根(白膜根、白樸根、野桐根)

清熱;祛濕;收澀;消瘀。主肝炎腸炎;淋濁;帶下;脫肛;子宮下垂;肝脾腫大;跌打扭傷

拓展內容:

中葯的優點和不足:

中葯的優點大概有其神秘性,科學性,獨特性,某些中葯有稀有名貴性,可探索性,經濟性,能標本兼治,對疑難雜證有獨特的治療理論和作用,發展空間很大.同時也是中國的國粹,國寶.對預防疾病有獨到之處.且現劑型較多,好多中葯也服用方便起來了.

不足大概有,口服對胃腸道大金有副作用(宜少量多次服用),注射劑副作用大多尚不明確,湯劑口感不是很好.煎熬較為復雜.

3、什麼葯材泡酒能治療風濕

用中葯泡酒作緩調,是刈好辦法,可用:黨參,白術,黃芪,茯苓,當歸,川芎,熟地,肉桂,制附子,骨碎補,續斷,淫羊藿,杜仲,桑寄生,五加皮,千年健,牛膝,獨活,乳香,威靈仙,烏梢蛇,全蠍,大棗,丁香,小茴香。上葯用酒適量浸泡口服,對於氣血虛,肝腎虛,腰膝痛,由於寒濕引起的,有很好的療效,且葯酒的氣味芳香撲鼻。

4、一種中葯,有點像話梅,圓圓的,用來治療風濕的。附上圖片,誰知道,急急。

?

5、朋友從湖南回來帶的一種當地治療風濕疼痛的葯材,說是叫做桃狐狸,那裡還可找得到,書名叫什麼?謝謝!

人的椎間盤和軟骨是沒有血管的,吃葯是傳達不到病灶,葯物只是麻醉了骨神經,只能緩解無法治癒。

6、需要知道圖片的草葯學名,土名雪人愁,治療風濕類疾病,開紫色喇叭形花

紫花前胡

 (傘形科當歸屬植物)

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傘形科,在中國境內分布廣泛,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樹林下,紫花前胡化學成分特殊,在醫學上有特殊的研究應用價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痙,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代謝作用。

中文學名功盡棄紫花前胡

別    稱  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紫花前胡(中葯志)土當歸(江蘇、安徽、江西、湖南)、野當歸(西南各省)、獨活(浙江、江西)、麝香菜(安徽、甘肅)、鴨腳前胡、鴨腳當歸、老虎爪(湖南)

中葯名:紫花前胡 







請採納。。。。。。。。。。。

7、海南黎族有一種野葯材叫金年花,葉子有三種顏色白,綠,紅治風濕病的。誰有圖片或許知道它另一個名字給我

海南黎族有一種野葯材叫金年花,葉子有三種顏色白,綠,紅治風濕病的。誰有圖片或許知道它另一個名字給我 海南黎族有一種野葯材叫金年花,葉子有三種顏色白,綠,紅治風濕病的。誰有圖片或許知道它另一個名字給我

8、請教一種中葯材的名稱,附圖(此葯性暖,治風濕、關節腫痛)。請幫幫我。謝謝!

沒弄錯的話應該是蘇木,心材入葯,為清血劑,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風之功效。我剛好有一方治關節腫脹的方子,以蘇木為主葯,可以推薦給你。蘇紅湯:蘇木30g,紅花30g,伸筋草30g,自然銅15g,黃柏15g,五加皮15g,透骨草30g,乳香10g,沒葯10g,大黃30g。泡2小時,慢火30min,弄好後可放入冰箱保存,每次使用時加熱,在關節腫脹處  熱敷  ,一定要熱的。

9、這個學名叫什麼?是什麼植物葯材?看圖片

枸骨
葉、果實和根都供葯用,葉能治肺結核潮熱和咯血,果實常用於白帶過多和慢性腹瀉,根常用治風濕痛和黃疽肝炎;枝、葉樹皮及果是滋補強壯葯;種子含油,可制肥皂;樹皮可作染料。葉含皂苷、鞣質、苦味質等;樹皮含生物鹼等。
葯名: 枸骨
中葯名 枸骨茶,枸骨葉,功勞子。
學名:Ilex cornuta .
科屬分類:冬青科。
屬: 冬青屬。
別名:鳥不宿、貓兒刺、枸骨冬青。
性味功能:
1、枸骨葉:微苦,涼。養陰清熱,補益肝腎。
2、枸骨子:苦,澀,微溫,補肝腎,止瀉。
3、根:苦,涼。祛風,止痛,解毒。
主治
1、枸骨葉:肺結核咯血,肝腎陰虛,頭暈耳鳴,腰膝酸痛。
2、枸骨子:體虛低熱,月經過多,白帶,泄瀉。
3、根:清火,骨節酸痛。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谷地、溪邊雜木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山東青島、濟南有栽培。
葯材基源:嫩葉(枸骨茶),葉(枸骨葉),果實(功勞葉);根。
用葯禁忌
孕婦慎服.

10、治療風濕草葯圖片大全和名稱及作用

對於風濕病患者來說,根據病人當前的主要臨床表現,首先辨別其病性,是虛實寒熱,如屬實證,當辨明是風痹、寒痹、熱痹、抑或濕痹陰虛夾濕熱者,用左歸飲合四妙散;陽虛夾 寒濕者,用金匱腎氣丸加味等等。

與止風濕的葯材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