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
(一)休息
當關節急性發炎時,要盡量減少受影響關節的活動,幫助患處復原。利用托架固定關節位置,可避免觸痛發炎的關節。當發炎逐漸消退,可做適量運動和接受適當的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以防肌肉萎縮,關節變得僵硬而不能活動。
(二)葯物治療
A、阿斯匹林及非類固醇消炎葯
有鎮痛、消炎和消腫的功效,一般效用頗佳。常用的葯物有十多種,而葯效因人及病情而異,患者可能要試用多種,才找到最適合的葯物。這類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胃潰瘍及胃出血等。服用者要注意糞便顏色,若呈黑色,應立刻停葯及請教醫生。這類葯物更可影響腎臟,所以服用時,一定要依照醫生處方及按時復診。
B、抗風濕葯
抗風濕葯的特性,在於用了較長時間後(約六至八星期),患者才感覺到其效用,病情多可得到改善和控制。這類葯物多會影響免疫功能,可導致較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皮膚敏感、蛋白尿、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減少等。服用者必須定期復診,接受驗血和小便測試;若能注意以上數點及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這類葯物,便可減低副作用的出現。
C、皮質類固醇
這類葯物能有效地迅速消炎、消腫及鎮痛。患者一經服用,便不應隨便將葯減量或停服。但長期服用,會引致很多副作用如身體肥胖、臉圓、肌肉無力、皮膚變薄、情緒失常、高血壓、糖尿病、白內障、骨質疏鬆及抵抗感染能力減低。由於這些原因,類固醇只應用於病情較嚴重患者,當病情轉好,醫生會慢慢減低葯量,直至完全停服。類固醇更可注射入關節,控制炎腫,但必須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而注射不能太頻繁。注射不當,會引致細菌感染和加速關節退化。
D、止痛葯
患者可依照醫生指示,因情況需要服用。
E、口服鋸峰齒鮫軟骨粉
80年代之後,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即大青鯊軟骨粉來再生人體關節軟骨,從內部恢復關節,徹底治療內風濕關節炎,已成為各先進國家的全新嘗試。在歐洲,鯊魚軟骨粉的萃取物已經被認定為內風濕關節炎的葯品,美國OAM(替代醫療事務局)也把鯊魚軟骨粉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進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則採用鋸峰齒鮫軟骨粉作為代替醫療的一環廣泛運用於內風濕關節炎的臨床,並歸納出針對內風濕的最佳服用量為7.5g/天的統計數據,取得顯著成效,為人類徹底解決內風濕關節炎帶來了明亮的曙光。
更多治療方法:見:http://ke.baidu.com/view/2388519.htm#3
2、內風濕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 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水楊酸鹽 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
(三)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質激素 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適應證為①嚴重活動性關節炎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並症。②嚴重關節炎應用其它葯物治療無效。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性結節陽性。在使用期間應注意副作用及並發症。開始應用時應以小劑量開始,如強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後再調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關節內注射療法;適應證為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症狀不明顯。②全身約葯後,症狀基本控制,但殘留幾具關節症狀不見好轉。③關節急性症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症狀。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mg關節內注射,每周一次。膝關節或踝關節內注射後,應卧床休息,以防誘發無菌性壞死。應嚴密消毒、以防感染。
(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 與青黴胺分子結構相類似,具有抑制膠無纖維成熟,養活關節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製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後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後改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個月為一療程。6個月後逐漸減量,25mg每日1-2次長期維持。治療4周關節腫消痛減,3-6個月達顯效。副作用,血壓下降,皮疹。
(七)雷公藤 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劑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劑,20-30ml,一日三次。連用3-6個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月經紊亂、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腎損害、白細胞減少,色素沉著等。
(八)金制劑 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目前常用金制劑有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 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e,一個療程總劑量1.5-2.0g,用葯後3個月或總量達0.3-0.5g時,方見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腸反應、腎損害及造血系統損害等。金制劑療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九)免疫抑制劑 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開始100-200mg,稀釋後靜脈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後改為50-100mg,每日一次,維持治療。應注意觀察白細胞變化,以防白細胞減少,副作用還有毛發脫落、卵巢功能障礙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劑量與環磷醯胺同、副作用較輕,50mg,每日一次即可見效。
(十)免疫增強劑 由於本病多有T細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強劑,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給葯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細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尚在試用階段。轉移因子(Transfer factor)能將致敏淋巴細胞的細胞免疫能力轉移給未致敏的淋巴細胞,使之獲得免疫能力。它是一種淋巴因子,T細胞接受特異性抗原刺激後釋放的一種物質,能促使T細胞成熟,增強細胞免疫能力,每1~3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單位(4×108淋巴細胞所含的量)。注射後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轉變為免疫淋巴細胞。
(十一)手術治療 急性關節炎嚴重疼痛,局部有滲液時可抽降滲液,並注入類固醇抗炎葯,再使用夾板固定關節。腕及足下垂時可夾板固定及理療。持續性滑膜炎可考慮行滑膜切除術。肌腱破裂及神經受壓迫者應考慮手術治療。後期關節畸形及嚴重障礙者也可手術治療,如關節成形術、關節固定術、截骨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及伸側肌腱重建術等。
3、內風濕關節炎該怎麼治療
如果確定是屬於風濕性關節炎,你可以用黃金濕克這葯試試,去年春節我給我爺爺買了一些,用後效果還挺好,有口服葯和外貼膏葯組合,在黃金濕克官方網站可以直接買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4、嚴重性內風濕炎
你好,復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制類風濕,是一種對於骨狀症性疾病,目前公認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此病一定要早期治療,治癒的可能性較大,若很嚴重是不能根治,只能控制,
侯氏療法是以中醫中葯結合現代科技多種治療手段治療風濕骨類病,以體質療法加葯物療法及康復療法、心理療法 等疏通人體經絡,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恢復體內自我調節功能。
5、內風濕關節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都是身體濕熱,比如長期睡在比較濕潤的地方,或者炎熱的天氣出汗加之地面熱氣大,相應的身體接觸的濕熱容易吸收到體內,這樣很容易引起風濕關節炎。
6、內風濕關節炎可以治好嗎?
我聽一個朋友講過黃金濕克治療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效果很好,他老爸以前也是老風濕患者,嚴重的時候還住過幾次院,中葯就吃得更不少,一直都是反反復復,後來就是用的黃金濕克,好像一直用了三個來月,不過現在也算好得差不多了,還能給他帶小孩,效果應該是挺好的吧,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