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疾病6

風濕疾病6

發布時間:2020-11-03 13:05:59

1、過多攝入W-6會引起哪些疾病

風濕關節炎的冬季護理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主要症狀是周身關節特別是膝、肘、腕、肩胛等比較大的關節紅腫疼痛及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發燒,關節的疼痛不是固定的,而是遊走性的。關節痛與居室的陰暗、潮濕、氣候寒冷和陰雨綿綿有明顯的關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注意冬季保健。
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性關節炎或使病情加重,所以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和天氣變化時,加強防寒保暖,並盡量不接觸冷水。宜穿氯綸內衣。氯綸是一種合成纖維,具有較高的電絕緣性,一經摩擦就能產生比其他任何纖維都大得多的電荷。這種電荷逐漸聚積在衣服上,即使空氣濕度高達80%,電子仍難以流動,難以使電荷消失。氯綸的吸濕性低,可抗水蒸氣,水分很容易蒸發,與皮膚摩擦能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症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當停止吃高脂肪膳食後,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後來,重復這樣的實驗,又得出同樣的結果。因此,關節炎患者宜控制高脂肪膳食。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製品,還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症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
風濕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患者,特別是本來就有扁桃體腫大、齲齒等病灶的人,更容易誘發風濕病,從而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或加重。冬季氣候寒冷,如果不注意保健,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都容易發作。這些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則鏈球菌勢必進一步侵犯關節和心臟,引起病情惡化。

風濕性關節炎葯膳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病機較為復雜的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一般認為與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中醫將其歸類於痹證,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痹論篇》。
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歷代醫家經過不斷地經驗積累,創制了很多簡、便、廉、驗的治療方法。如婁玉鈐主編的《中國痹病大全》就收載了近40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葯膳食療也
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辯證施食:風寒濕痹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多食如黑大豆、蔥、姜、胡椒、黃鱔、蛇肉、狗肉、羊肉等,慎食滋膩礙濕食物如豬脂、蟹肉等;濕熱痹者食有助於清熱除濕宣痹的食物,如豆芽、赤小豆、蓮子、平菇、冬瓜、絲瓜、苡米、綠豆等,忌食辛辣溫燥之品,如:蔥姜、胡椒、牛羊肉等。
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一個反復發作的過程,其治療時間也比較長。西醫一般用水楊酸制劑,氨基葡萄糖硫酸鹽進行治療;中醫辨證施治,將其歸類於痹證范疇,食療方有很多。筆者在,臨床中發現,將病人的米飯主食調整為具有食治功能的葯膳,每日服用或間日服用,長期堅持,對減少復發或改善症狀有較好療效。下面就主要來探討一下關於關節炎病的主食,以供參鑒。
原料:木瓜10g,薏苡仁30,梗米30g。
製作:木瓜與薏米、梗米一起放入鍋內,加冷水適量、武火煲沸後文火燉薏苡仁酥爛即可食用。喜糖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間日食用。
結果:病人食用後,關節症狀減輕,活動自好,堅持半年後,沒出現任何其他副作用,感覺良好。討論分析:木瓜:味酸、澀,性溫,入肝脾經,有祛風通絡,平肝和胃之動。《隨息居飲食譜》說「木瓜酸干,調氣、和胃、養肝、消脹、舒筋、息風去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木瓜主治腳氣、濕痹、關節不利」。葯理學證明:木瓜具有抗炎、抗風濕的作用,水煎劑對小白鼠蛋白性炎有明顯消腫作用,經常作為祛風方的主葯。
慧苡仁:又名薏米、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腎、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除痹之功。《本草綱目》說它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苡仁淡滲利濕,健睥止瀉,舒筋排膿」;《本草經》說它「主筋急拘攣,不可曲伸,風濕痹」。它在食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常用作補脾方,清熱方、祛風方的主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薏苡仁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脂肪油、Ca、P、Fe、VitB1、B2等,其中,豐富的脂肪油可能與其良好的食療價值有關。葯理學證明: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將上述幾味合用,木瓜、薏苡均有祛風濕、通經絡、舒筋骨,止痹之功,二葯同用,其效益彰,有養肝舒筋,利濕消腫,和胃消脹之功。對下肢踝,膝關節痛,筋脈不舒,濕弊重者,常食有較好療效,將其作為主食,既可以為病人提供必需的熱能需求,又可以利用其食療價值,達到治療目的,是風濕性關節炎病的理想主食。在臨證中,還應注意結合現代營養學及其他葯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調整飲食方案,如:葯理研究發現,存在於亞麻油中各種魚類中的CO-3不飽和油脂,能緩解晨僵,R-亞麻油酸(R-Linoeinacid)及含櫻草油中的W-6不飽和油脂,有較強的抗炎作用,B族維生素。C、E及胡蘿卜素能滅除游離基,緩解關節症狀。牛、鯊魚軟骨組織對RA風濕關節炎及骨關節炎症狀都有所改善。
在食療過程中,應結合病情辯證施治,就其病因採用祛風、散寒、除濕、清熱諸法,後期久多瘀多虛,肝腎不足,又當補肝腎,益氣血,功補兼施,並可結合病人口味及舌苔變化調整食物,指導病人選擇適宜飲食,更好的發揮食療食養功能。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16/n221035145.shtml

首先,飲食應全面,營養均衡,不可偏食。一般來說,除痛風性關節炎外,飲食是沒有太多禁忌的,如瓜果、蔬菜、魚、豬肉、魚油、維生素、蜂蜜均可食用,以利於全面吸收營養。主要宜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滿足患者機體對營養及能量的需要,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其次,不宜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品,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最好忌食。有些風濕病患者喜歡服用一些葯酒,認為酒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可以止痛消腫,其實這應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區別對待。酒性辛熱,能祛散寒邪,如是寒濕體質或是證屬寒濕內阻的,可飲用一些葯酒;而南方濕熱較重,如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宜飲酒,因為酒性原本濕熱,熱重傷肝,濕重傷脾,如再浸入附子、川烏、細辛一類的熱葯,會加重內熱和腫痛。糖類及脂肪也要少食,因為此類食物久食多食容易損傷脾胃,導致痰濕的滋生,從而加重病情。另外,處於急性期有關節腫脹的患者,食鹽用量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水鈉瀦留,停滯於關節,更會加重關節的腫脹程度。

風濕病患者在配製葯膳時,應遵循中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根據不同病情採用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方法。一般來說,行(風)痹患者宜用蔥、姜等辛溫發散之品;寒(痛)痹患者宜用胡椒、乾薑等溫熱之品,忌食雪糕冰棍等冰凍生冷的食物;濕(著)痹患者宜用茯苓、冬瓜、苡米等健脾祛濕之品;熱痹患者宜用綠豆、冬瓜等食物,不宜飲酒及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風濕病患者在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切勿忽視"對症進食",特別是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根據專家建議,雞蛋和動物內臟都應是風濕病患者嚴禁食用的食品,而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以及香腸每周最多吃一到兩次.因為,動物脂肪的食物會加重患者病情.低脂牛奶,奶製品和魚肉是風濕患者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魚肉可以緩解風濕病人由於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感.
風濕病人飲食一般以進食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總原則,加強營養,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油膩之物。例如:對「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患者,多具有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退化、應多吃魚、肉類、蛋白、豬骨等增加鈣、磷豐富的食品;合並有貧血的患者還需注意補充含鐵食物,如動物血、菠菜、香菇、紫菜;而對於「痛風」患者,多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及糖尿病等關系密切,對飲食的要求則更為講究了,如動物內臟(心、肝、腎等)、魚、蝦類、蛤蟹等海味、肉類、花生米、扁豆、豌豆、菠菜、芥菜、花菜等食品含嘌呤或嘌呤前體比較多,應加以限制,禁止飲酒,宜多喝水。總之,合理的飲食對治療、對疾病的康復有協同促進的作用,反之亦然。
風濕病在穿衣方面沒有特殊的要求,最關鍵是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受濕。任何諸如感冒等感染性疾病都會加重病情。居住的房屋應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要在風口處睡卧。一般來講,良好的居住環境,對風濕病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患者有意識地去改善一下居住環境,對本病的康復是很有益處的。

2、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單抗)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3mg/kg,分別於0,2,6周注射一次,以後每8周靜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推薦的治療劑量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單抗),IL-6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中重度RA,對TNF-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薦的用法是4~10mg/kg,靜脈輸注,每4周給葯1次。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利妥昔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3、類風濕因子為37.6高么

您好,我是
上海市虹橋醫院程柏鈞
風濕疾病 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4、年已六十二的父親有風濕病 請問:該怎樣將疼痛將到最低?

風濕性關節炎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醫屬「痹症」范疇。
關節炎是常見、多發且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位十二大醫學攻關難題。
關節炎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松花粉含有哪六種對風濕骨關節疾病有效果的元素

風濕、痛風治療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6、類風濕引起腳底麻木怎麼冶療中葯能治嗎?風濕六年一直都在看,較果不好,現在腳底麻木,

類風濕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阿斯匹林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另外局部熱療,熱水浴或超短波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

7、松花粉含有哪六種對風濕骨關節疾病有效果的元素

氨糖對骨疾病才有療效

與風濕疾病6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