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癜是什麼病嚴重嗎?
2、腎病能自愈嗎?早重視2點不毒的概率更大你知道?
腎病種類較多,多達數十種。不同類型的腎病預後的結果會有所差異,但大致相同。但並非所有腎病都會走向“尿毒症”的路,任何腎病只要發現的足夠早,治療的及時,都有一定完全“治癒”的機會。
所以說腎友們發現腎病後,應該積極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不要只盯著“腎衰竭”“尿毒症”這些不好的結果看。
其實有些腎病有一定自愈的機會,但多數腎友確診病情後,往往都沒認識到自己還有自愈的可能。且在治療中,沒有積極配合治療,可能就把機會浪費掉了。
這3類腎病有可能自愈,這些腎友很幸運!
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主要包括特發性和繼發性的。特發性膜性腎病大多與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相關,一般腎功能損傷,檢查這項指標出現異常,基本可以考慮膜腎,可以不做腎穿刺的檢查。
常表現為足細胞損傷,典型的症狀是大量蛋白尿,有的患者早期尿蛋白就達到十幾克,但腎功能損傷不一定嚴重。
繼發性腎病與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等因素相關,症狀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血壓升高等。
膜性腎病是腎病類型中自發緩解率較高的一類腎病,在沒有葯物治療干預的情況下。研究發現,有40%-67%的患者現自發緩解,自發緩解是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也不能說完全自愈。自發緩解的患者中,有人能部分緩解,有的人能完全緩解,這部分人佔到5%-30%,為什麼數據差距這么大?
主要是患病人群自身存在差異,及發現時病情發展的程度及對自身護理的情況的差異,綜合起來所有因素導致的結果差異。
IgA腎病
IgA腎炎是年輕人最常見的一類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主要表現為免疫球蛋白的沉積,繼而發生血尿、蛋白尿、高血壓的情況。
在既往研究統計中,IgA腎病早期患者中,完全緩解的患者的比例佔到12%左右。
微小病變腎病
這類腎病多發於兒童患者,成年人患者相對較少。檢查主要表現為腎臟系膜區細胞出現增生,導致腎臟結構的變化。在成人微小病變患者也有5-10%的人會自發緩解。
腎病自發緩解不一定代表不需要治療,對於已經出現明顯尿蛋白、血尿、血壓高、乏力等症狀的患者,仍需要及時給葯控制。且自我緩解的過程,也需要時間,腎友們仍要定期復查各項指標及腎功能的情況。
其他類型的腎病,要延緩腎功能的發展,更要重視兩點:
一、前期治療工作要扎實腎病發生後需要先查明原因,其次確診病理類型,然後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主要是用葯的葯效的反應,還有影響腎功能關鍵指標的情況。
原發性腎病治療的基礎是抑制免疫炎症反應,及引發的尿蛋白、潛血、水腫等症狀。抑制炎症的關鍵點是平衡體內激素水平,還有排查造成炎症反應的原因。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不單純是降指標、緩解症狀。
腎病早期是最容易控制的階段,如果這個時期能將病情穩定住,治療的比較扎實,但腎功能發展速度會很慢,腎衰竭的風險是非常低的。
有部分腎友總是出現反復的情況,就是治療的扎實,需要從當前治療的情況中找問題,調整治療方案,與醫生積極溝通病情,切勿急躁。
腎病是個長期發展的疾病,因此治療也不能只看眼前,需要做好長期“戰斗”的准備。降低蛋白尿、血壓、血肌酐等指標,緩解水腫、乏力、貧血的症狀,是腎病治療前期要做的事情,目前是盡力恢復腎臟的生存環境,及各項功能,從而維持身體正常運轉。
但要長期保持治療的良好結果,後期對腎功能的維護是不可缺少的。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是關鍵,包括糾正一些傷腎行為,如熬夜、吸煙喝酒、濫用葯物、不健康飲食等;做到更加自律,堅持定期復查、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