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說類風濕會轉成癌症 ,而是會再得癌症這個病嗎
會的,類風濕疾病並不能免疫癌症。這2種疾病不存在沖突,確實有同時患有2種疾病的患者的。不能說得了類風濕疾病就不會再得癌症。
如果以上回答能幫到您,請點滿意回答
2、關於銀屑病的問題?!
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醫學上稱為尋常型銀屑病,很多人習慣稱為白疕或松皮癬 ,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特徵性皮損,起病初期為淡紅色丘疹、有綠豆大小,隨之擴大。治癒難度很大,能夠根治的人很少,主要以緩解病情治療為主,消退後有進行期、靜止期、退行期三個時期。牛皮癬患者在飲食方面應當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到皮膚,使病情嚴重化。飲食宜清淡,還要加強身體的鍛煉,提高自身的抵抗了,其他並發症引起牛皮癬復發。牛皮癬病發時患者要提醒自己,不要抓搔病發區域,也不要使用熱水敷患病區域,盡量不要使用刺激性化學物質護膚品和化妝品。保持心身健康,適當的放鬆心情,對於牛皮癬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3、蜂王漿和蜂膠哪個對類風濕好
都有幫助。
蜂王漿和蜂膠中含有約10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B2,B6,B12,煙酸,泛酸,生物素,葉酸等。可滋補和強壯的作用,有效解除風濕因子排除毒素。
蜂膠和蜂王漿通過風濕因子阻止身體的退化,使中、老年人「起死回生」,因為它們能增進活力,促進造血、調整內分泌和代謝、恢復關節骨粘膜彈性。蜂王漿和蜂膠可以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有:
1、粗大鱔魚4-6條,黃酒適量,陰干剖去臟,熔研細粉,瓶貯備用。每次鱔粉10-15克,黃酒2-3匙,開水沖服或調粥服,每日服2次,2個月為一療程。鱔王祛風力強。作用:補虛助力,通利血脈,善治三痹。
2、枳棋0.5公斤,白番鴨肉1公斤,植物油1匙,黃酒3匙,燉鴨酥爛,喝湯,吃肉及果,分2-3天吃完。枳棋果祛風除濕,潤五臟,利筋骨,治風濕筋骨痛。
3、蜜餞黃精:干黃精、蜂蜜各200克。將黃精洗凈,放鍋內,加水適量浸泡發透,用文火煮至熟爛,晾乾,加入蜂蜜,煮沸,調勻即成。每次20-50克,宜常食。
4、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當歸、松節、人參、鱉甲、龍骨、牛膝、羌活、蠶砂、獨活、防風各6克。共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吃對飲食可幫助疾病的治療,特別是在一些比較纏綿難愈的疾病上,食療則發揮著葯物無法替代的作用。
4、簡述免疫球蛋白的分類和特點微生物學
( 1)、 IgG 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長; 功能最多:結合抗原、激活補體、調理吞噬並介導ADCC、通過胎盤、結合SPA。 為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抗感染的主要抗體( 抗菌、抗病毒, 抗毒素抗體),並介導II、III型超敏反應
(2)、 IgM分子量最大,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於血液和粘膜表面。是血管內抗感染的主要抗體。 在個體發育過程和體液免疫應答中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 臍帶血IgM增高提示胎兒有宮內感染; 感染過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說明有近期感染。 天然的血型抗體和類風濕因子亦屬IgM。其激活補體的能力比IgG強。 膜表面IgM是B細胞抗原受體(BCR)的主要成分。只表達mIgM是未成熟B細胞的標志,記憶B細胞表面的mIgM逐漸消失。
(3)、IgA血清型IgA: 以單體形式存在。 分泌型IgA(sIgA): 由J鏈連接的二聚體和分泌片組成。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腸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淚腺,主要存在於胃腸道和支氣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淚液中。是參與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體。嬰兒可從母親初乳中獲得分泌型IgA,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被動免疫。
(4)、 IgD正常人血清IgD濃度很低,平均約0。03mg/ml。半壽期很短(僅3天)。血清IgD的確切功能仍不清楚。 B細胞表面的mIgD可作為B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標志,未成熟B細胞僅表達mIgM,成熟B細胞可同時表達mIgM和mIg
(5)、 IgE 血清濃度極低,約為5×10-5 mg/ml。IgE為親細胞抗體,與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上的高親和力FcεRI結合,引起I型超敏反應。
5、簡述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一、 IgG
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長; 功能最多:結合抗原、激活補體、調理吞噬並介導ADCC、通過胎盤、結合SPA。 為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抗感染的主要抗體( 抗菌、抗病毒, 抗毒素抗體),並介導II、III型超敏反應
二、 IgM
分子量最大,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於血液和粘膜表面。是血管內抗感染的主要抗體。 在個體發育過程和體液免疫應答中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 臍帶血IgM增高提示胎兒有宮內感染; 感染過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說明有近期感染。 天然的血型抗體和類風濕因子亦屬IgM。其激活補體的能力比IgG強。 膜表面IgM是B細胞抗原受體(BCR)的主要成分。只表達mIgM是未成熟B細胞的標志,記憶B細胞表面的mIgM逐漸消失。
三、IgA
血清型IgA: 以單體形式存在。 分泌型IgA(sIgA): 由J鏈連接的二聚體和分泌片組成。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腸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淚腺,主要存在於胃腸道和支氣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淚液中。是參與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體。嬰兒可從母親初乳中獲得分泌型IgA,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被動免疫。
四、 IgD
正常人血清IgD濃度很低,平均約0。03mg/ml。半壽期很短(僅3天)。血清IgD的確切功能仍不清楚。 B細胞表面的mIgD可作為B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標志,未成熟B細胞僅表達mIgM,成熟B細胞可同時表達mIgM和mIg
五、 IgE
血清濃度極低,約為5×10-5 mg/ml。IgE為親細胞抗體,與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上的高親和力FcεRI結合,引起I型超敏反應。
6、怎樣才能查出來是不是得了風濕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類風濕因子偏高怎麼辦?愁魔
★我想我可以給你點意見哦。鳳濕關節炎寎是一種常見寎,跟環境有關,男女老少都可能得,但以青少年為多。一般鳳濕寎發生的冬春寒冷季節,且北方發寎率比南方高。現在冶療鳳濕關節炎寎的方法和薬物有很多,薬物,拔罐,一起等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每種方法。這位朋友:根據你所說的症狀,和產後鳳濕的症狀很相似,你回憶一下以前在你生過小孩子或流產後在做月子期間是不是沒有注意保養好,吹過風,下過水,洗過澡,出過汗,穿過拖鞋,外出走了路,吹過空調,等都可能導致你現在症狀的出現此寎是完全可以用中殹薬冶療好的,而且完全斷根,不要有太多的擔心,平時多注意保暖,少吹風,少下冷水,少吃生冷食物,少做體力活,多注意休息,如果還有什麼想咨詢的話,可以和我聯系,我會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和冶療方法,並祝早日康復!!!。其實我還可以建意你看看那個,日本的繽漮在醫學領域受到不少的推建真是好評如潮。蛋疼的是,價格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