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天灸三步治痛療法?
天灸全稱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葯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上貼上中葯,以達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見的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後也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天灸適應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喘息型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兒童)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頸肩腰腿痛、過敏者等。對兒童反復長期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天灸禁忌症
急性發作期、發燒、咽喉發炎、一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時間內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患、皮膚貼外用葯容易過敏者等。
天灸療法的由來
天灸療法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間,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幾種中草葯研成粉末貼於穴位上,而達到灸治效果的一種方法。明代李時珍於公元1518-1593年編《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
2、天灸後不能吃什麼
不能吃發物。如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
天灸後注意事項:
有四大事項應注意:
1、成人一般貼葯時間以30~60分鍾為宜,小孩時間酌減,如3歲兒童約15~30分鍾,以皮膚感受和耐受灼熱水平為察看指標,避免灼傷皮膚。
2、孕婦不宜天灸,月經期婦女不宜貼葯,體溫超過38℃的患者不可天灸,二歲以下嬰兒慎貼葯,但個別嬰幼兒因病情需要者,建議貼葯時間不宜超過10分鍾。
3、貼葯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可外塗皮膚軟膏以減緩不適症狀。
如貼葯時間過長引起水皰,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前來醫院處理或搽燙傷軟膏,並注意飲食控制,不宜食用「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若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葯膏並及時前來醫院處理。
4、為鞏固療效,避免相關不良反應,天灸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建議女士們來貼葯時不宜穿連衣裙、連身衣,盡量選擇較寬松的衣服;貼葯後不宜進行劇烈活動以免大量出汗導致葯膏脫落弄臟衣物。
(2)風濕天灸擴展資料:
天灸療法適宜的病種主要有:
1、肺系相關病症:包括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咳嗽、慢性肺氣腫等)、慢性咽炎、虛人感冒等。
2、痛症:如頸肩腰腿痛、膝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
3、其他類:如失眠、慢性腸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遺尿等。
3、急!天灸夏天是什麼穴位??求回答!
一共有3套穴位,分別治療肺虛哮喘鼻炎、脾虛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
以治療肺虛哮喘的三伏貼為例,要貼1個+4對穴位:
肺俞:平對第三胸椎棘突下緣,旁開1.5寸(兩肩胛骨相距6寸,以此為標准量取)
百勞:大椎直上2寸後,旁開1寸
膏肓:平對第四胸椎棘突下緣,旁開3寸
天突(1個):喉結正下方的凹窩下緣,兩鎖骨之間
定喘:平對第七頸椎棘突下緣(也就是大椎穴),旁開0.5寸
不同治療病證是不同的。
4、天灸治風濕嗎?
針灸對風濕有一定的治緩解作用,但是不治根本,起不了絕對作用。我家幾代中醫,對於風濕有自家的祖傳風濕葯酒,效果明顯,如果可以幫助你可以與我聯系。
5、類風濕長蛇灸(三伏灸)葯物配方
您好,風濕疾病
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上海虹橋 醫院的醫生,,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6、今年什麼侯做天炙?
2020三九天灸什麼時候開始做 三九天艾灸是哪幾天
三九灸通常分為五個階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開始首灸,之後每9天之後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強灸通常效果更佳。2020年三九灸具體時間如下:
預灸:2019年12月12日至21日
一九灸:2019年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8日
三九灸:2020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強灸:2020年1月18日至27日
我國民間對寒冬的計時方法是將冬至後的81天劃分為9個階段,每9天為一個時段,稱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說的「數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後的第1天至27天稱為「三九天」。寒冬季節是關節退行性變、頸肩腰腿痛、過敏性鼻炎、面癱、哮喘、胃腸道疾病、亞健康等常見病的高發季節。《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肺、脾、腎臟器的虛弱(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是疾病致病的關鍵。所謂「寒者熱之」,天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溫熱療法,因效果顯著,受到病人的好評。
三九天哪些人適合艾灸?
1、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等。
2、腸胃不適人群。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的人群。
3、頸椎腰腿疼痛患者,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等。
4、亞健康狀態。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
5、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
功效作用:
一是治已病,主要治療冬季常見慢性病,如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二是治未病,重點調治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對於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強身健體,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度娘的,是這個嗎?
7、什麼是天灸療法?天灸療法主要適用於哪些疾病?
天灸療法又名冷灸也稱「葯物發泡」或「敷貼發泡」。是採用對皮膚有較強刺激作內用的中葯貼敷容穴位或患處,藉助葯物對穴位刺激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的一種療法。「三伏灸」是「天灸」療法的一種,依據中醫學的「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以經絡腧穴及時間治療學為基礎,選擇化痰、平喘及補益肺脾腎的葯物精製成葯膏,在「三伏天」的炎熱季節,敷貼穴位以治療頑固性呼吸系統疾病。常用於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在每年的冬天三九天的時候進行「三九灸」來加強和鞏固三伏的療效。「三伏灸」與「三九灸」相配合,夏養三伏、冬補三九,療效相得益彰。
8、天灸是什麼意思?
天灸,是中醫灸治療法中非火熱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稱發泡療法。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是藉助葯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葯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可使葯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9、三伏灸有哪些適應症?
1、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各種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2、過敏性鼻炎,內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容,反復感冒;
3、虛寒頭痛、慢性虛寒、胃腸炎、潰瘍病、腹瀉、消化不良、厭食、胃痛;
4、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關節問題及頸肩腰腿痛等症狀;
5、痛經等虛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婦科問題。
10、三九灸的適用人群有哪些?
一、三九灸適合人群
1、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等。
2、腸胃不適人群。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的人群。
3、頸椎腰腿疼痛患者,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等。
4、亞健康狀態。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
5、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
二、 三九灸不適合什麼人
1、天灸對陽虛質和氣虛質的人效果很好,但陰虛火旺體質者、濕熱體質者不適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溫通、溫陽的葯物,體質濕熱的人一旦貼葯,就像火上澆油。
2、呼吸道感染、咳喘伴有發燒、肺結核咯血、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的患者,禁用「三伏灸」。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3、患有心絞痛、心臟病的人,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禁用「三伏灸」。
4、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禁用「三伏灸」。因為「三伏灸」會加重心肺的負擔,引起水腫、心慌、氣急,嚴重的還會發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見,所以老年人禁用「三伏灸」。
5、皮膚嬌嫩、局部潰破、長有皰癤、皮膚嚴重過敏患者,禁用「三伏灸」。
6、孕婦、2歲以下的孩子,禁用「三伏灸」。
三、三九灸適宜哪些疾病
一是治已病,主要治療冬季常見慢性病,如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二是治未病,重點調治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對於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強身健體,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四、三九灸貼後護理
接受天灸治療後,一般應按規定時間把貼葯撕除,如若感到特別灼痛,則可隨時撕除。去除貼葯後如局部出現水泡乃正常現象,輕者可自搽萬花油,若水泡潰破可自行塗紫葯水,結痂後待自然去痂,注意預防感染。 若局部反應嚴重者,請到醫院處理。貼葯當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病人覺局部有燒灼或痛癢感時即應取下,此時皮膚上可產生大的深黃色水泡。然後用消毒鑷子將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護創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紗布處理)用紫葯水(龍膽紫)。
三九灸適合什麼人_親親寶貝網 http://www.qbaobei.com/chengzhang/122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