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火罐放血的好處和壞處
病情分析:
你的症狀反應是陽氣不足狀態,可能和氣血虧虛時間長有關。影響心腦供血。放血,可以排出淤血,但也會損傷氣血。
指導意見:
所以,現在的狀態,不要做過多放血治療,現在應調補氣血治療。
2、中醫放血拔罐針灸能治好病么
中醫目前之所以在外國形式一片大好,靠的就是針灸、放血、拔罐。當然能治很多病。
放血療法是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棱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通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的功效。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其中對瘀症、痤瘡(皮膚病)之類的治療效果極好。
放血療法的功效及作用
退熱作用:中醫認為發熱主要有兩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於前一種。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了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的氣血趨於正常。
止痛作用: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內有疼痛症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的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的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立時可止。臨床許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頭痛等,應用放血療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中醫所說的解毒作用,是指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於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紅絲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及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擴展與再生。
瀉火作用: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證,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使火熱之邪隨血而瀉,適用於多種熱證。
消腫作用:腫痛多由於氣滯血澀,使經絡瘀滯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止癢作用:癢是風邪存在於血脈之中的表現,故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放血就是理血調氣,使血脈流暢迫而風邪無所留存,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緩解麻木作用:氣虛不能帥血達於四末,或者血虛失於濡養,則往往出現麻木的症狀。用毫針點刺患側肢體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療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氣至的理論為指導的,效果較好。
鎮吐作用:急性嘔吐多屬胃熱熾盛或肝氣橫逆犯胃或食滯停留,放血能瀉熱平肝逆,並有疏導腸胃積滯下行的作用,故能鎮吐止嘔。
止瀉作用:放血治療泄瀉的范圍,一般是指腸胃積滯化熱而成的熱瀉,或者感觸流行時疫,造成清濁不分的泄瀉等。其機制是瀉火降熱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
急救作用:指卒然昏倒,驚厥不省人事的閉證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搶救方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的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調和陰陽: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如果說放血拔罐治病效果不明顯,說明選擇方法錯誤,或者施術者技術問題,但放血、拔罐的治療方法是很好的。建議你到專業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明確的診斷,然後辯證施治,很多內科病放血拔罐確實難以收效的。
3、拔罐放血療法的作用
拔罐放血療法其實是將體內的淤血和濕毒排出來,尤其是大椎部位放血,對治療頭疼,風寒有很好的療效。有黃色泡沫狀建議檢查一下血脂。
4、關於針灸 拔罐 放血?
治療肩周炎用針灸拔罐放血效果會更徹底!血塊凝固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出血之後用熱毛巾熬敷患處! 本療法通過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為醫家臨床所慣用,療效也有所提高,特別對於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搶救及時,收效迅速,無副作用的特點。本療法根據經絡學說和針刺原理,用針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經脈,調氣理血,促邪外出。臨床證明,本療法有鎮定、止痛、瀉熱、消腫、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祝您:健康好輕松!!
5、拔罐放血好處和壞處
6、放血拔罐後,非常癢,什麼原因
這位朋友,無論你採取負壓罐,還是採用火罐,拔罐療法在治療過程中都會產生疼癢感,產生的疼癢感指的是疼痛和發癢兩種感覺。 上罐時產生疼痛有兩種原因:一是灌口皮膚不能很快適應罐內的壓力變化而產生疼痛。在皮膚適應了以後,大約經過2-3分鍾,這部分疼痛就會消失。二是由於前一次上罐引起的罐口部位表面充滿了皰,在重罐時,可能使罐口壓在皰上而引起的疼痛,這完全可以避免。也可以採用大小罐互換適用。 風濕較重的患者,罐口部位常常有癢的感覺,也因病情輕重,出病的快慢不同,癢的程度也不同。有的患者既患有風濕又患有火毒,所以罐口部位的表現是又痛又癢。癢的感覺一般出現在疼痛之後,因為火毒在上風濕在下,一般的規律是先排火毒後排風濕,處病氣,火毒的現象是疼,處風濕,處風寒的現象是癢。
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你在這個階段不受涼、不沾水,過一段時間自然就不疼不癢了。
7、類風濕關節炎拔罐行嗎可以放血嗎?
病情分析:意見建議:拔罐的方法對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是很好,治療好了復發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你可以採用凈骨療法體系的治療方法治療
8、拔罐放血對身體好嗎?
拔罐放血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如果是熱性的病,還會有一定的好處,經常這樣放血的話,對身體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建議不要經常放血。
拔罐放血一般是先針刺然後進行拔罐,拔出血液來,針對氣滯血瘀的病因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的人是不適用的,比如心臟病、糖尿病、皮膚感染者等。平時要注意不要暴曬、多食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保持心情舒暢愉快、避免憂思抑鬱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