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適合運動嗎?
風濕病
(一)情志護理
由於風濕病的病程長,病情反復大,患者的思想活動、情志變化更為復雜,如疾病急性發作,或病情加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時,就感到悲觀失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的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又產生了急於示愈、心情急燥、要求醫療效果過高的情緒等等精神狀態,都嚴重影響了治病的療效,此時雖有"靈丹妙葯"也難奏效,所以對風濕病人的護理道德要做好情志護理。
具體做法如下:1)指導和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減輕病人心理上的壓力;2)爭取親屬積極配合,使能達到預期療效。
(二)生活護理
1、一般護理:風濕病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乾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鍾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卧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
2、飲食護理: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3)注意飲食宜忌。
(三)姿態護理(亦稱體位護理)
風濕病人的姿勢動態異常,往往會影響病人今後的活動功能和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姿態護理的目的是時時注意糾正病人不良的姿態、體位有利於今後恢復健康,正常進行工作。
風濕病患者由於肢體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況,常常採取種種不正確的姿態和體位,以圖減輕疼痛。因此在護理時患者的坐、立、站、行走、睡眠等姿態均須注意,及時糾正,防止遺害終生。
護理時還要注意生理姿態的保持。如為預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髖、膝關節發生畸形、僵直,一般要示病人站立時應盡量挺胸、收腹和兩手叉腰,避免懶散鬆弛的駝背姿態,床鋪不可太軟,以木板床為佳,睡眠時忌用高枕,卧姿採取以俯卧姿勢為佳等。
(四)功能鍛煉護理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必須進行功能鍛煉,目的是通過活動關節,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恢復關節功能,即所謂"以動防殘"。通過鍛煉還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振奮精神,增強體質,促進早日康復。因此如何指導風濕病患者適當休息和進行必要的鍛煉也是風濕病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1、有病時的功能鍛煉與無病時的體育鍛煉要求不能一律。
對於風濕病人,鍛煉是為了維持和恢復關節的功能,但鍛煉的要求與方法應根據體質、年齡、性別不同而各異,如風濕病人在急性發作期全身症狀明顯或關節嚴重腫脹,此時應卧床休息,嚴重者可休息1-2個星期,中度的休息5-7天,注意手足關節的功能位置,一俟病情緩解,即可做一些床上的功能鍛煉,如關節屈伸運動、按摩腫痛關節等。病情穩定後,可開始下床活動,慢步行下床活動,緩步行走.
關節腫痛消除後,必須將功能鍛煉放在恢復關節功能方面,按照病變關節的生理功能進行鍛煉,開始時先從被動活動逐步轉為主動活動,或兩者結合進行,以主動活動為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亦可藉助於各種簡單的工具與器械,如手捏核桃、彈力健身圈鍛煉手指功能;兩手握轉環練習旋轉功能鍛煉手腕功能;腳步踏自行車鍛煉關節;滾圓木、踏空縫紉機以鍛煉踝關節;滑輪拉繩活動鍛煉肩關節等。
2、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
風濕病人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也應因人因病制宜。
(五)輔助治療護理
風濕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的頑固性疾病,有時單純服葯治療,效果尚不夠滿意,目前有很多研究風濕病的專家主張要用綜合療法,即用各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與葯物療法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輔助療法主要有:傳導熱療法,礦泉療法,運動療法,敷貼療法,熱熨療法,外搽療法,薰蒸療法,葯液穴位注射,針灸、推拿、按摩療法及激光、微波電療法等。
(六)並發症的護理
風濕病患者在漫長的疾病過程中,常易合並其它病症,尤其是在氣候突變或梅雨季節及台風、暴雨、嚴冬、酷暑時,更易感受風寒、濕邪及中暑等,對此應予以重視。對於合並肺炎、心衰、高燒不退等嚴重並發症時應早上醫院對證治療
2、患有類風濕的病人平常應該怎樣鍛煉身體...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類風濕是一種常見的病症適度的鍛煉對於身體的恢復是有幫助的建議老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及愛好等選擇一些全身性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散步、慢跑、跳舞、健身操、太極拳、氣功等如果是寒症可以泡溫泉游泳游泳是一項很好的全身運動方式不僅增強機體的協調性還能夠極大地減少關節的摩擦希望有所幫助
3、健身操和瑜伽哪個適合類風濕
瑜伽吧,
瑜伽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一、活力增加,來處瑜伽對腦部與腺體的作用。
二、外觀與心情的年輕:瑜伽減少面部皺紋,產生天然的「拉皮」效果。這主要歸功於倒立。我們通常的直立體位,促使地心引力將肌肉下拉。假以時日,面部肌肉逐出現下塌現象。每日倒立數分鍾,我們得以扭轉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其成為我們回春的助力,令面部肌肉不致鬆弛,它使皺紋減少,皮膚自然拉平。
4、類風溫病能鍛煉身體嗎?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根據你所說的情況,類風濕是一種常見的病症。適度的鍛煉對於身體的恢復是有幫助的,建議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一些全身性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散步、慢跑、跳舞、健身操、太極拳、氣功等。如果是寒症,可以泡溫泉游泳,游泳是一項很好的全身運動方式,不僅增強機體的協調性,還能夠極大地減少關節的摩擦。類風濕一種長期的病,主要靠葯物和自己監督來減少症狀發作,不要大補。患有風濕的人要注意平時做一些輕微的適當的運動,做一些伸展運動,還有小區裡面的健身設施都可以用。——希望能幫助您,您如果滿意就採納我哦。謝謝
5、我有類風濕,天天跳健身操,跳完腳和腿都好麻,好疼。
類風濕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出現症狀的話建議再風濕性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希望可以幫到你。
6、得了類風濕每天堅持走路有好處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日常鍛煉
活動期:應適當休息,以減輕關節疼痛,預防炎症擴散,處級和減輕炎症對關節炎的破壞;此期患者可取卧位、坐位或靠坐在床頭,在肢體不負重的情況下被動或主動活動四肢,作肘膝關節屈伸、指腕關節舒展和屈曲等動作的練習。每天可多次進行。在病變關節的活動范圍內,作肌肉的主動靜力性收縮運動。(肌肉用力綳緊維持收縮5—10秒,連續10次)。主要有膝關節伸直,做股四頭肌的靜力性收縮等。對疼痛明顯的關節,根據情況可採用護腕、護膝、夾板等,將關節制動。但固定時間不宜過長,白天的固定應允許手指充分活動,或取下固定兩三次,以方便受累關節運動和關節肌肉的力量訓練;夜間要能予以關節最大的支持力,使受累關節保持功能位。
鍛煉宜早進行:練習時不應引起劇烈的疼痛,結束後疼痛不宜持續2小時。卧床與下地、卧位練習與坐位練習宜交替進行,運動量要嚴格控制,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加大 ,不可一蹴而就。重症患者宜絕對卧床休息,交替仰卧及側卧,保持關節功能位。
好轉期: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練習,可在床上練習、抗阻力練習、扶拐站立或步行;
為保持關節活動度,每天應做一定量關節活動,在關節可活動范圍內,被動或主動做各關節持續性全范圍運動,動作要輕柔、舒緩。如伸臂、屈肘、抬肩、用力伸指、握拳、伸膝、伸髖、搖踝等運動。每次盡量做到最大限度。即使關節局部有輕度腫脹、輕微疼痛也要進行。
穩定期:主張多做一些關節負重小或不負重的運動。此期關節活動應由被動運動轉為主動運動。最後為抗阻力運動。但各種運動訓練要循序漸進,針對關節炎所編的醫療體操、太極拳、健身操、游泳等有助於關節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