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今年26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四年多了,一直吃的葯,能控制住,基本不影響幹活。想找工作,但是這個病我...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早發現早治療,一旦發展為後期關節部位增生變形就無特效好的辦法。目前治療此類病變首選中草葯外貼和內服(全身調理驅除體內風寒濕邪達到從病根上治療的目的),飲食注意少吃一些冰冷刺激東西。注意關節部位保暖。
2、類風濕病人一般能活多長時間
《一名類風濕患者為病友們指條明路》類風濕關節炎的痛苦我親身體會過,苦不堪言。我患病四年左右,現在感覺好多了,這里我只是希望同病相憐的患友們早日解除痛苦,也算為自己積點福。給大家指條明路,我所診治的醫院是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中醫醫院(也叫洪湖市類風濕醫院)創始人周承明,祖傳秘方,中西醫葯結合。,我雖然患類風濕關節炎四年,右腿輕微變形,不過在住院這期間還有很多得病十年,二十年的病友,他們都很好的控制了病情,甚至有些來醫院的路上都是家人攙扶來的,住院觀察十天左右也能下床走路了,我不為醫院打廣告,只是心裡願每個患者都早日走出類風濕這個病的陰影。我也不太會講話,希望患者早日治療,類風濕最佳治療時間是12周。
3、類風濕病已經4年多了,還能治好不?
不能治好,可已控制,並病情控制好後和正常人差異不大.但葯物副作用較大,終生都有影響.你說"類風濕四年多了,現在手腳都有變形了,手腳關節都腫了,連走路吃飯都好難"說明你媽沒有得到及時正規治療,正規治療完全可已控制手腳不變形,很多專家醫生都不會治療類風濕,偏方更不要吃,你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網站去查一下各地會員的醫院和科室你去那裡可得到正規專科治療,不要相信廣告,一定要去正規大醫院. 一般貧血在醫院都好辦,輸血和吃葯都能很快糾正貧血.祝早日康復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會史
一、學科發展和建設
1.現代風濕病學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風濕病學的建立可回溯至1959年,當時風濕病學在我國完全是一空白專業。根據中國與前蘇 聯的協議,國家派遣了當時任高級講師的張乃崢教授,赴莫斯科前蘇聯醫學科學院風濕性疾病研究所進 修1年。1960年歸國後他參與制定了當時國家科學發展規劃中的風濕病學部分,並在全國最先建立了 風濕性疾病門診,以及類風濕因子、抗透明質酸抗體、粘蛋白、六氨基已糖及纖維蛋白原的檢測。由於當時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及以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風濕病學未能在我國真正建立起來。
1978年張乃崢教授完成7年的援助越南抗美醫療任務後,立即醞釀籌建風濕病學專業,得到當時 著名內科學專家張孝騫教授的贊許,並在國內其他著名醫學家,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蔡醒華教授,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黃銘新教授等的支持下,終於在1979年正式在國內幾家醫院率先建立了風濕病學 臨床專業及研究實驗室,並招收了第一批風濕病學研究生。以後在國外進修歸來的董怡教授、陳順樂教 授和施桂英教授分別積極參與了各個單位的風濕病學建設,並後續在他們的領導下,進一步推動了全國 風濕病學的建設。在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風濕病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無論臨床還是基礎研究都迅速得到了發展。
2.學會成立及參加國際組織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於1985年成立,她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中的風 濕病學學組。學會成立以後在全國積極開展風濕病知識普及和提高的工作,有風濕病專科的醫院由最初的幾家醫院發展到全國各個省直轄市都有風濕病專科的局面。到2004年止,全國(未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風濕病學分會或學組,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風濕病學的普及和發展。學會積極發展與國際的聯系,於1988年與台灣分別加入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和國際風濕病學會聯盟,使中國的風濕病學走向世界。台灣學會命名為中國台灣風濕病學學會(Rheumatology Associ- ation of Taiwan,China)。
張乃崢教授1988~1996年任第五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執委會委員;
董怡教授1996~2000年任第七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副主席;
陳順樂教授2000~2002年任第九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主席
4、風濕加類風濕以有三四年時間吃了很多葯也看過很多醫生現在手腳都不方便這種情況該用什麼葯最好
病情分析:風濕抄的原因是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尿酸增多,沉積在關節、軟組織等處引起的紅熱腫痛等現象。
意見建議:治療是在急性期可用非甾體類葯物如布洛芬或尼美舒 利及秋 水仙鹼等消除紅熱腫痛等症狀,在慢性期可口服丙磺舒或別嘌呤醇等。飲食上注意不能吃含高嘌呤的食品,如豬肉、羊肉、動物的肝與腎等內臟,蔬菜中的菠菜、豆類、豆製品、香菇、冬菇、紫菜也不可以吃,同時注意必須注意戒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應絕對禁止。
5、女,三十九歲.患類風濕六年,在廣東省中醫院看了四年,還沒好.【類風濕】
你好!
謝謝你的信任!根據你的病情診斷是明確的,類風濕關節的治療需要長期服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其發病機制不清,而且免疫系統疾病的發病是多種細胞因子參與的結果,其治療是需要終身服葯的,而且其治療方案要根據每個階段的情況及服葯時間進行調整,可以這樣講你目前還不能停葯,具體什麼時間能減葯也要根據你的病情恢復情況來決定的。抗CCP抗體是類風濕關節炎診斷的一個特異性指標,對早期診斷很有用,也說明你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程度,你還是要堅持服葯,盡量控制病情不繼續發展而出現殘疾。不知我的回答是否明確,有什麼疑問繼續咨詢。
趙醫生
12月9日
(南京軍區總醫院趙凌傑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60歲,患類風濕關節炎15年,間質性肺炎四年。治療方案應該怎樣?【患類風濕關節炎15年,間質性肺炎四年】
有機會可以來看看。我的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在西院區;每周五上午在東院區。
(山東省中醫院陶凱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