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筋骨痛是什麼葯
你好,風濕筋骨痛是袁種由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等問題,你所說的應該是風濕筋骨通吧。可能應該是一種治療風濕疾病的貼膏。
2、風濕的早期症狀?筋急
◆這個確實很難過。對於風濕寎患者來說,冬天最應該注意的便是保暖問題.特別是寎變位置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所以風濕寎患者每天最好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熱敷患處2次,每次保持半個小時,而且水溫最好要保持在60℃左右.要注意的是,當內衣被汗浸濕後,要注意及時換洗.在住上,居住的環境最好要向陽、通風、乾燥,被子也要經常洗曬.此外冬天的時候,水比較涼,所以風濕寎患者最好不要沾涼水.洗臉洗手也最好用溫水,晚上睡覺之前要用熱水泡腳,而且熱水最好浸泡到踝關節以上,泡腳的時間也最好在20分鍾左右.我們都知道,腳上的穴位比較多,而且諸多經脈都從腳上通過,所以用熱水泡腳,能相對的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當然還有一個不知道你聽過沒有,日本的繽漮針對你的這個情況非常適用,被大家一致肯定,我個人真心為你推介。唯一的短處,偏貴了。
3、膝蓋後筋酸痛和足跟酸痛是風濕病嗎?
應該不是,風濕病的最典型改變是發熱、關節遊走痛,考慮還是膝蓋周圍的肌肉或肌腱筋膜的在運動後沒恢復好。
4、風濕筋骨痛應該怎樣用葯?
雞血藤浸膏片(雞血藤)適用於血虛引起的腰膝酸痛、關節不利。每日服3次,每次4片。
小活絡片(乳香、沒葯、川烏、草烏、膽星、地龍)適用於經久不愈的關節筋骨疼痛與肢體麻木。由於此葯有活血鎮痛作用並有小毒,故不宜於孕婦服用。每日服1~2次,每次3片,用開水或酒(用酒可增葯效)化服。
濕骨痛葯(丁公藤、老鸛草、希薟草、桑枝、白酒)系葯酒,適用於風濕骨痛、四肢麻木。每日服1~2次,每次服1~2匙。孕婦忌服。
8.失眠、心悸用葯
養血安神片(糖漿)(仙鶴草、夜交藤、旱蓮、合歡皮、雞血藤、熟地、生地)適用於精神倦怠、失眠健忘。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或1~2匙。若為失眠,亦可臨睡服1次。
安神補心片(丸)(珍珠母、夜交藤、女貞子、旱蓮、合歡皮、菟絲子、丹參、生地、五味子、石菖蒲)適用頭昏耳鳴、失眠心悸。每日服3次,每次服4片或15粒(丸)。
硃砂安神丸(生地、黃連、當歸、硃砂、甘草、蜜)適用於煩躁不易入眠者。可臨睡時吞服9克。
珍合靈(靈芝草、甘草、珍珠層粉)適用於失眠易於早醒者,以及心悸不寧者。若為心悸,可每日服3~4次,每次3~4片;若為失眠,可臨睡吞服6~10片。
5、腳後跟的大筋疼感覺像風濕吃什麼葯
風濕的臨床症狀
1.疼痛
關節疼痛是風濕病最常見的症狀,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病變。
2.肌肉疼痛
肌肉也會出現疼痛症狀,而且還可能出現肌無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損害等,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皮肌炎等。
3.不規律性發熱
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不會出現寒戰現象,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還會出現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4.皮膚黏膜症狀
皮肌炎、乾燥綜合征、貝赫切特綜合征、脂膜炎等會出現皮疹、口腔潰瘍、皮膚潰瘍、網狀青紫、眼部症狀等。
5.雷諾征
指端會遇冷或情緒變化時會發白,然後轉變成紫色,最後轉變成紅色並伴有麻木、疼痛和嚴重的皮膚潰瘍,可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6.自身抗體血液指標異常
抗ENA抗體、抗ds-D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核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所以,你有可能不是風濕
6、為什麼風濕骨痛會駝背,而且筋都縮短了
你這是風濕一直沒治療引起的吧,你可以貼這個試試,效果不錯
7、為什麼手和腳的筋會很痛?累的還是風濕?
根據你抄的描述,很像是風濕免疫襲科疾病,這種病在南方很常見。建議你先停用止痛片,改用芬必得試試看。一周後,不見效去醫院風濕免疫科就醫,別耽誤!!!
祝你早日康復!!!
吃些芬必得!!照我說的一周後,不見效去醫院風濕免疫科就醫。
8、風濕筋骨痛有怎樣的葯物及作用?
雞血藤浸膏片(雞血藤)適用於血虛引起的腰膝酸痛、關節不利。每日服3次,每次4片。
小活絡片(乳香、沒葯、川烏、草烏、膽星、地龍)適用於經久不愈的關節筋骨疼痛與肢體麻木。由於此葯有活血鎮痛作用並有小毒,故不宜於孕婦服用。每日服l~2次,每次3片,用開水或酒(用酒可增葯效)化服。
濕骨痛葯(丁公藤、老鸛草、希薟草、桑枝、白酒)系葯酒,適用於風濕骨痛、四肢麻木。每日服1~2次,每次服1~2匙。孕婦忌服。
9、雙腿筋酸脹痛是不是風濕的症狀?
引起雙腿這樣的原因很多,比如著涼會這樣,勞累過度也會這樣,在有就是缺少身體中的某種元素,當然也不能排除風濕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