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口腔潰瘍風濕

口腔潰瘍風濕

發布時間:2020-03-28 01:48:34

1、我看口腔潰瘍是掛風濕免疫科嗎

口腔黏膜科

2、口腔潰瘍與風濕病有關嗎?

口腔潰瘍是一個常見而多發的症狀,有時與飲食有關,有時與身體狀況有關,程度也輕重不等。患者往往聽之任之,去醫院就診的患者並不多。如果當您知道口腔潰瘍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的時候,也許就不會掉以輕心了吧。

臨床上最常見出現口腔潰瘍這一症狀的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白塞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育齡女性多發,當無明顯誘因出現口腔潰瘍(如無感染則無明顯疼痛);或伴有長期發熱;或伴有多關節疼痛;或出現面部紅斑;或伴有脫發;或伴有光敏感(陽光照射後出現面部紅斑不易消退);或雙手、雙足遇冷後出現發白、發紫、發紅等雷諾症的表現;或面部、手、足部出現類似凍瘡樣的發作、按凍瘡治療又無效;或伴有血液系統異常而出現貧血、白細胞減少、瘀點或瘀斑等血小板減少的表現;或尿中泡沫增多等蛋白尿的表現;或出現胸悶、活動後氣促等胸腔積液或心包積液的表現等等。如果您出現上述一項或多項情況時,您不妨去找專科醫生做一次咨詢或進行一次免疫系統的全面檢查,以便找出原因及時排除或確診疾病,及早治療。

白塞綜合征也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預後好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當出現不明原因的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可自愈),同時伴有皮膚結節性紅斑(多見於四肢,略高於皮,新鮮時色紅、有壓痛),外陰潰瘍,反復發作的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炎、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關節炎,針刺反應(注射或抽血等部位出現紅腫、甚至有膿點),肢體動靜脈炎,頭痛、偏癱、失語等情況時,即應及時就診咨詢,請專科醫師為您檢查,以便及時治療。

在我們接診的患者中有許多患者起初並沒有認識到口腔潰瘍是一種風濕病的常見表現,而只是多年服用維生素等葯物,治療效果欠佳。或認為是精神緊張所致,直到出現許多其他症狀才來醫院就診。

如果患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一旦延誤診治難免產生危及生命的並發症。

3、風濕比較嚴重,該如何解決?

風濕病學是一門年輕的臨床醫學學科,由於起步較晚,人們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易引起漏診、誤診。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血管炎、骨與關節的病變,其常見的症狀有:
1.發熱是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6.系統損害:有些風濕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4、口腔潰瘍是大病嗎?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口腔黏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症,多見於唇內側、舌頭、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齶等部位,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化層或角化較差。舌頭潰瘍指發生於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重者還會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可並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病因
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包括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葯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缺乏葉酸、維生素B12以及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血鏈球菌及幽門螺桿菌等細菌也與口腔潰瘍關系密切。口腔潰瘍通常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女性經期、維生素B族吸收障礙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等均有關。

臨床表現
表現為口腔黏膜潰瘍類損傷的疾病有多種,例如:
1.復發性阿弗他性口炎
又稱復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oralulcer,ROU)、復發性口瘡(recurrentaphthae)或(cankersores),灼痛是其突出特徵,顧冠以「阿弗他」名(希臘文aphthous為「灼痛」之意),外觀為單個或者多個大小不一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中央凹陷,邊界清楚,周圍黏膜紅而微腫。具有周期性、復發性、自限性的特徵,年齡不拘,發病年齡估計在10~2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
2.貝赫切特綜合征
其口腔黏膜損害症狀和發生規律與復發性阿弗他潰瘍類似,除此之外,本病累及多系統多臟器,且有先後出現的口腔外病損症狀。眼、生殖器、皮膚病損也是其主要臨床特徵,表現為反復性生殖部位潰瘍、皮膚結節性紅斑、毛囊炎、葡萄膜炎。嚴重者可發生關節、小血管、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統損害。
3.創傷性潰瘍
與機械性刺激、化學性灼傷或者熱冷刺激有密切關系,其發病部位和形態與機械刺激因子相符合。無復發史,去除刺激後潰瘍很快癒合;但如果任其發展,則有癌變可能。
4.癌性潰瘍
老年人多見,形態多不規則,其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潰瘍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顆粒狀,觸之硬韌,和正常黏膜有明顯的區別,疼痛不明顯。惡性潰瘍病程長,數月甚至一年多都不癒合或逐漸擴大,常規消炎防腐類葯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良性口腔潰瘍患者較少出現全身症狀;惡性口腔潰瘍患者則相反,可出現發熱、頸部淋巴結腫大、食慾不振、消瘦、貧血、乏力等表現。
5.單純皰疹
好發於嬰幼兒,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皰為主要表現,皰破後會融合成較大的糜爛面或不規則的潰瘍。復發與誘因有明確關系,復發前常伴有咽喉痛、乏力等前驅症狀,發病期間多伴有明顯全身不適。
6.放射性口炎
有放射線暴露史,出現上述急、慢性口腔損害是其特徵。放射性口炎黏膜損害程度較輕時出現口腔黏膜發紅、水腫;糜爛、潰瘍,覆蓋白色假膜,易出血,觸痛明顯,口乾,口臭等,可以合並進食困難等功能障礙和頭昏、失眠、厭食、脫發等全身症狀,較重時可以伴發出血、繼發感染等全身損害。
7.結核性潰瘍
深在,形態不規則,呈鼠噬狀,基底暗紅色桑套樣肉芽組織增生,潰瘍經久不愈,多伴有肺結核的體征和症狀。
8.壞死性涎腺化生
男性多見,好發於軟齶、硬齶交界處,潰瘍深及骨面,周圍充血明顯,邊緣可隆起,底部有肉芽組織,病理表現為小涎腺壞死,患者全身情況較好。

治療原則
對於口腔潰瘍的治療,以消除病因、增強體質、對症治療為主,治療方法應堅持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中西醫治療相結合,生理和心理治療相結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經久不愈,大而深的舌頭潰瘍,有可能是一種癌前病損,極易癌變,必要時做活檢已明確診斷。
個人喜歡噴西瓜霜,一般都有效,但是建議用葯前一定要咨詢醫生再對症下葯喲,謝謝。

5、口腔潰瘍,類風濕因子高有什麼關聯?這兩種病有關聯嗎?潰瘍一直反復不好,關節變形,吃排骨等有加重關節

類風濕因子高容易導致出現抵抗力下降,從而產生口腔潰瘍的情況,可以配合使用康復新液,配合使用甘草鋅膠囊

6、提問:風濕免疫導致的口腔潰瘍嗎?

口腔潰瘍長期發作,久治不愈,後用偏方得暫時好轉,後又長期復發,經朋友介紹,得知和他的症狀很類似,並且是董大夫給看好的病。(此人也是口腔潰瘍長期不好,有5年病史,非常痛苦,後來到協和找到董大夫,掛的風濕科,吃葯兩個月病情得到緩解)

7、反復性口腔潰瘍應該看什麼科?是風濕免役科還是口腔粘膜科?

口腔潰瘍是一種最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是一種以周期性反復發作為特點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潰瘍損害,可以自愈,可發生於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頰、舌部多見,嚴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對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對症治療,目的主要是減輕疼痛或減少復發次數,但不能完全控制復發,所以預防本病尤為重要。可以外用口腔潰瘍散,雲南白葯等,多喝水。有了口腔潰瘍不要一概輕視,如有可疑就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誤治療時機

8、口腔潰瘍與風濕病有關嗎?

口腔潰瘍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口腔潰瘍是一個常見而多發的症狀,有時與飲食有關,有時與身體狀況有關,風濕也是與飲食有關的,脾胃虛導致精氣不足引起的。

9、類風濕和口腔潰瘍有什麼聯系

你可以到大醫院去看看病,這樣的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的

與口腔潰瘍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