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病能去根嗎?
風濕病雖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目前在臨床上治療風濕病比較有效的療法就是四聯通痹療法,該療法首先根據病人個體的發病機理、發病原因的不同,同病非同步,將中醫學、免疫學、遺傳等科學領域與骨科有機結合,再綜合運用到個體患者上,對風濕、類風濕引起的患者關節疼痛、炎症反應、關節破壞、關節功能損傷和畸形具有防止與修復的作用,「四聯通痹療法」是風濕、類風濕患者在早中期保守綜合治療的理想選擇。
簡單來講,風濕病患者的飲食禁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風濕病病人不宜服用對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
•
糖類及脂肪也要少食,這是因為治療風濕病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現代醫學證實:高脂肪飲食,由於脂肪在人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過多的酮體能刺激關節,使疼痛加劇。
• 風濕病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水鈉瀦留,引起水腫。
• 關於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一些關節炎病人,會「特意」的服用葯酒。
• 因為酒性辛熱,易於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葯酒類的酒劑。
• 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於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葯,會加重內熱和腫痛。
• 另外:由於一部分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葯,而止痛葯對胃腸道都有刺激,飲酒可以加重胃腸的刺激,加重止痛葯的副作用。
• 建議:對於平素飲酒且喜酒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配製一些適合自己體質及病情的酒。不要私自服用葯酒,以免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2、內風濕有什麼辦法治癒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結締組織疾病,與感染和自身免疫及環境等綜合因素有很大關系和影響。治療也比較棘手的,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關注前期無症狀的保養,如注意保暖,增強免疫力,防止鏈球菌感染等,急性期要考慮葯物治療,如抗風濕葯物、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及抗生素等綜合治療處理。
類風濕患者在葯物選擇上,應選擇起效快,具有良好鎮痛、抗炎作用的葯物,如雙蟻祛濕通絡膠囊。雙蟻祛濕通絡膠囊由黑螞蟻、黑翅土白蟻、人參、黃芪、白術、當歸、丹參等18味中葯精製而成,具有補肝腎、益氣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肝腎兩虧、氣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節腫脹、麻木不仁、酸軟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證症狀。由於未發現明顯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
對於自身病情嚴重性和治療方法的選擇比較模糊,往往盲目就醫走了彎路。建議類風濕患者在檢查時需要查明體內炎症分布位置,炎症多少、微循環障礙程度、免疫功能指標及體質類型等情況,這樣有利於患者全面清除體內的炎症。
精準祛炎、消融病變滑膜,阻斷病情發展。
3、類風濕怎麼樣治療,可以去根,平時注意什麼
病情分析: 類風濕來關自節炎是常見的風濕性疾病,表現為全身多發性對稱性的關節腫痛,主要是以四肢小關節為主
意見建議:目前該病尚不能除根,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病情進展。常用葯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葯,改變病情抗風濕葯,生物制劑。常用方案是甲氨蝶呤+來氟米特+葉酸+非甾體類抗炎葯,若是經濟條件可以,聯合生物制劑治療
4、用什麼方法才能准確檢查風濕病?
風濕病有很多種的,下面是一些常見風濕病的診斷: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1987年美國風濕協會(ARA)診斷標准) 1、晨僵至少1小時,持續至少6周。 2、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炎腫脹持續至少6周。 3、腕關節、掌指關節或近側指間關節腫脹6周或以上。 4、對稱性關節腫脹。 5、手的X線照像應具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改變而且必須包括糜爛和骨質脫鈣。 6、類風濕結節。 7、類風濕因子陽性。 具備上述4項即可確診. 分期: A、早期:絕大多數受累關節有腫痛及活動受限,但X線僅顯示軟組織腫脹。 B、中期:部分受累關節功能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同程度腐蝕。 C、晚期:多數受累關節出現各種畸形,纖維強直,活動困難,X線片顯示關節嚴懲破壞、脫位或融合。 二、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准(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准) 1、下背疼痛持續3個月,活動後減輕,休息後無緩解。 2、腰椎側彎和前後活動受限,擴胸度較正常年齡組及性別減少。 3、雙側II——III級骶髂關節炎。 4、單側II——IV級骶髂關節炎。 確診:單側II——IV級或II——III級骶髂關節炎和至少具備3條臨床資料中的1條。 三、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標准(美國風濕協會(ARA)1982年修訂的SLE分類標准) 1、頰部紅斑:遍及頰部或高出皮膚的固定性紅斑,常不累及鼻唇溝部位。 2、盤狀紅斑:隆起的紅斑上覆有角質性鱗屑和毛囊栓塞,舊病灶可有萎縮性斑痕。 3、光過敏:日光照射引起皮膚過敏。 4、口腔潰瘍:口腔或鼻咽部無痛性潰瘍。 5、關節炎:非侵蝕性關節炎,累及2個或2個以上周圍關節,關節腫痛或滲液。 6、漿膜炎:(1)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滲液。 (2)心包炎:心電圖異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滲液。 7、腎臟病變:(1)蛋白尿:大於0.5g/L或>+ + + (2)管型:可為紅細胞、血紅蛋白、顆粒管型或混合性管型。 8、神經系統異常:(1)抽搐:非葯物或代謝紊亂,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電解質紊亂所致。 (2)精神病:非葯物或代謝紊亂,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電解質紊亂所致。 9、血液學異常:(1)溶血性貧血伴網織紅細胞增多。 (2)白細胞減少,少於4×109/L。 (3)淋巴細胞少於1.5×109/L。 (4)血小板減少,少於100×109/L(除外葯物影響) 10、免疫學異常:(1)LE細胞陽性。 (2)抗dsDNA抗體陽性。 (3)抗Sm抗體陽性。 (4)梅毒血清實驗假陽性。 11、抗核抗體:棉衣熒光抗核滴度異常,或相當於該法的其他實驗滴度異常,排除了葯物誘導的「狼瘡綜合征」。 上述11項滿足4項或4項以上者可以確診為SLE。 四、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診斷標准(1980年Masi診斷標准) 具有下列1項主要或2項次要標准,可以確診: 1、主要標准:近端硬皮病,手指和掌指關節以上皮膚對稱性增厚、綳緊和硬化。這類變化可累及整個肢體、面部、頸及軀干(胸和腹部)。 2、次要標准:(1)手指硬皮病:上述皮膚改變僅限於手指。 (2)手指的凹陷性斑痕或指墊組織消失:缺血所致的指尖凹陷或指墊(指肚)組織消失。 (3)雙側肺基底纖維化:標准胸片上顯示雙側網狀的線形或線形結節陰影,以肺的基底部分最為明顯;可呈彌散狀斑點或「蜂窩肺」外觀,這些改變不能歸因於原發性肺部病變。 五、乾燥綜合征診斷標准 (1992年歐洲診斷標准) 1、有3個月以上的眼乾澀感,或眼有沙子感,或每日需用3次以上的人工淚液。凡有其中任一者為陽性。 2、有3個月以上的口乾症,或進干食時須用水送下,或有反復出現或持續不退的腮腺腫大。凡有其中任一者為陽性。 3、濾紙試驗< 或=5mm/min或角膜染色指數>或=4為陽性。 4、下唇黏膜活檢的單核細胞浸潤灶>或=1/4mm2為陽性。 5、腮腺造影、腮腺同位素掃描、唾液流率中有任一項陽性者。 6、血清抗SSA,抗SSB抗體陽性。 凡具備上述6項中的至少4項,並除外另一結蹄組織病,如淋巴瘤、愛滋病、結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則可確診為原發性乾燥綜合征。已有沒,某一肯定結蹄組織病,同時有上述第1或第2,另又有第3、4、5項中的2項陽性,可確診為繼發性乾燥綜合征。 六、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診斷標准 (1982年Maddin診斷標准) 1、肢帶肌(肩胛帶肌、骨盆帶肌以及四肢近端肌肉)和頸前屈肌呈現對稱性軟弱無力,有時尚伴有吞咽困難或呼吸肌無力。 2、肌肉活檢顯示病變的橫肌紋纖維變性、壞死、被吞噬、再生以及單個核細胞的浸潤等。 3、血清肌酶譜(CK、AST、LDH、ALD等)增高。 4、肌電圖有肌源性損害。 5、皮膚特徵性皮疹,包括上眼瞼紫紅色斑和眶周為中心的水腫性紫紅色斑;掌指關節和指關節伸面的Gottron丘疹;甲根皺襞毛細血管擴張性斑;肘膝關節伸面,上胸「V」字區鱗屑性紅斑皮疹和棉布皮膚異色病樣改變。 判定標准: (1)確診為皮肌炎:符合前3-4項標准以及第5項標准。 (2)確診為多發行肌炎:符合前4項標准,但無第5項標准。 (3)可能為皮肌炎:符合前4項標准中的2項標准以及第5項標准。 (4)可能為多發行肌炎:符合前4項中的3項標准,但無第5項表現。 七、混合性結蹄組織病診斷標准 (1986年Godon Sharp診斷標准) 1、主要標准 (1)、肌炎(重度) (2)、肺部病變: (a)CO彌散功能>70% (b)肺動脈高壓 (c)肺活檢示增殖性血管損傷 (3)、雷諾氏現象。 (4)、手腫脹或手指硬化。 (5)、抗ENA>或=1:10000,抗U1 RNP(+)及抗SM(-)。 2、次要標准: (1)、脫發 (2)、白細胞減少 (3)、貧血 (4)、胸膜炎 (5)、心包炎 (6)、關節炎 (7)、三叉神經病變 (8)、頰部紅斑 (9)、血小板減少 (10)、肌炎(輕度) (11)、有手背腫脹既往史 確定診斷:4項主要標准及抗U1RNP(+)和抗ENA>或=1:4000,除外抗SM抗體(+)。 3、可能診斷: (1)、三項主要標准 (2)、二項主要標准(1-3項標准中的1項或1項以上)和二項次要標准及抗 U1RNP(+)和抗ENA>或 =1:10000 4、可疑診斷: (1)、三項主要標准 (2)、二項主要標准及抗 U1RNP(+)和抗ENA>或=1:10000 (3)、一項主要標准和三項次要標准及抗 U1RNP(+)和抗ENA>或=1:10000 八、重疊綜合征診斷標准 同時或先後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結蹄組織病,並均可滿足各自診斷條件者。可有SLE與PSS重疊;PSS與PM或DM重疊;SLE與PM重疊;SLE與RA重疊;SLE與結節性多動脈炎重疊等。亦可出現以上六種結蹄組織病與其近緣疾病之間的重疊,如與白塞病、乾燥綜合征、結節性脂膜炎或韋格內肉芽腫病之間的重疊,還可與橋本甲狀腺炎、溶血性貧血等自身免疫疾病之間的重疊。有時可出現上述疾病之間的移行或轉化。 九、指導風濕熱診斷的Jons標准 1、主要表現: (1)、心臟炎 (2)、多關節炎 (3)、舞蹈症 (4)、環行紅斑 (5)、皮下節結 2、次要表現: (1)、已經有風濕熱或現患風濕性心臟病 (2)、關節痛 (3)、發熱 (4)、ESR加速或C發應蛋白陽性或白細胞數增多 (5)、P-R間期延長 凡臨床上有以上2項或1項主要表現加2項次要表現,並有近期鏈球菌感染證據,如ASO增高或咽試子培養陽 性者,可確立風濕熱診斷。 十、幼年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准(美國風濕協會1989年修訂的診斷標准) 1、發病年齡在16歲以下。 2、一個或幾個關節炎症,表現為關節腫脹或積液,以及具備以下兩種以上體征如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活 動時疼痛或觸痛及關節局部發熱。 3、病程在6周以上 4、根據起病最初6個月的臨床表現確定臨床類型。 (1)多關節型:受累關節5個或5個以上。 (2)少關節 型:受累關節4個或4個以下。 (3)全身型:間歇發熱,類風濕皮疹、關節炎、肝脾腫大及淋巴結腫大。 5、除外其他類型關節炎。 如果只有典型發熱和皮疹而不伴隨關節炎者,應考慮可能為全身型JRA。如果合並關節炎,可確定為全身型JRA。 十一、脊柱關節病診斷標准(1991年Amor診斷標准) 項目 記分 1、夜間腰痛或背痛,或腰或背區晨僵 1 2、不對稱性少關節炎 2 3、臀區痛——如左右交替痛 1或2 4、手指或足趾臘腸樣 2 5、足跟痛或其他明確附著點炎痛 2 6、葡萄膜炎 2 7、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子宮頸炎,關節炎起病1月前發生 1 8、急性腹瀉伴有關節炎,或關節炎起病1月前發生腹瀉 1 9、現有或既往史有銀屑病或龜頭炎或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小腸炎) 1 10、骶髂關節炎(雙側>2級,單側》3級,遺傳背景) 3 11、HLA-B27(+)和/或家族史有強直性脊柱炎、REITER綜合征、葡萄膜炎、銀屑病或慢性腸病 3 12、用非甾體抗炎葯後症狀明顯改善或停葯後症狀復發。 1 註:以上12項積分至少達6分者可考慮為脊柱關節病 十二、白塞綜合征診斷標准(日本1987年修訂的診斷標准) 1、主要症狀: (1)、反復口腔潰瘍 (2)、皮膚病變:結節紅斑、皮下栓塞性靜脈炎、毛囊炎樣皮疹、痤瘡樣皮疹 (3)、眼病變: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 (4)、外陰潰瘍 2、次要症狀 (1)、無畸形關節炎 (2)、附睾炎 (3)、回盲部潰瘍為主的消化系統病變 (4)、血管病變 (5)、中度以上的中樞神經病變 3、診斷標准 (1)、完全型:病程中有4個主要症狀出現。 (2)、不完全型:(a)病程中有3個主要伴2個次要症狀;(b)病程中有典型眼病變及另1個主要症狀或2個次要症狀。 (3)、可疑者:有主要症狀出現,但尚不夠診斷標准,或是反復出現次要症狀並有惡化傾向。 4、特殊類型:腸白塞病、血管白塞病、神經白塞病。 有助於診斷的方法 (1)、皮膚針刺反應 (2)、炎症反應跡象:血沉上升,血清CRP陽性,外周血白細胞增多。 (3)、HLA-B15(B5)陽性。 十三、痛風診斷標准(Holmes1985) 1、在滑囊積液的白細胞內有尿酸鹽結晶。 2、痛風結節針吸或活檢中有尿酸鹽結晶。 3、未查出有特殊的尿酸鹽結晶,但有高尿酸血症,典型的急性關節炎發作和無症狀間歇期,及對秋水仙鹼治療有特效者。 具備上述3條中任何1項者可確診。 (來自http://hi.baidu.com/beebase/blog/item/0b857ddb9566a664d0164e88.html)
5、風濕病怎麼可以去根?
通過中醫中葯的調治有望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但要完全根除幾乎沒有可能
不過通過打太極配合中葯治療可以防治以後復發
只要治癒後有機會以後不再有風濕病(類風濕除外)
6、風濕病有什麼辦法能治?
治療膝關節可以用九耀膝關節理療儀,主要抄採用熱灸,紅外,磁療的原理,針對關節部位,如百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進行理療。受到寒氣侵襲所導致的涼、痛、酸、麻,度使用後的效果就非常明顯。一般情況堅持使用一周開始知見效,實際需要根據你身體的實際情況和使用情況而定。
膝關節是很痛苦道的病痛,越往後拖後果就越嚴重,所以早治療早點好吧。
7、遺傳的風濕病能去根么?有什麼辦法么?
?
8、風濕病用什麼葯怎麼能去根
風濕病是一種免疫性疾病,該病造成的損傷是多方面的,其中以關節炎、心包炎、心肌炎、瓣膜病變多見。治療上要根據患病部位不同,分別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你提的問題太籠統,期望落實到具體。
9、風濕用什麼方法治療是最有效的
「痛不欲生」話風濕
風濕病是舉世公認的疑難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因患風濕病而致殘的患者每年高達 400 萬人,僅在中國就有風濕、類風濕患者 2 億多人,而且有十分之一是重症患者。在近 1 億老年人的龐大隊伍中,骨關節疾病患者至少在 5000 萬人以上。我們常見到一些人得了風濕病後,消極悲觀不積極醫治,使病情惡化。類風濕關節炎 5-10 年致殘率 60% ; 30 年致殘率 90% 。
風濕病,全稱為「風濕類疾病」。它包括所有侵蝕肌肉骨骼系統並累及全身的一類綜合性結締組織疾病,如關節、肌肉、肌健、滑囊等。它主要以疼痛、腫脹為主要表現,是難以攻克的「難治之症」,被世界醫學界稱為「不死的癌症」。
風濕病治療現狀
目前臨床治療風濕病的葯物主要有西葯、中成葯、外用貼膏類等。
西葯,以鎮痛類、非甾體抗炎為主,該類葯主要是對症處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對腸、胃、腎臟副作用較大,可引起胃、十二指腸潰瘍;而激素類,長期使用可引起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外用貼膏類,則使用不便,長期使用導致皮膚過敏、潰爛,而且也只是對症處理,會延誤病人治療時機。物理理療只是局部松解,沒有根本上從體內祛除病因,也會延誤病情,使病人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風濕病新治
1 、葯酒雙向治療
一個葯用什麼劑型與它的有效成份及所治療的疾病有關系。少量酒本身就可以通絡散寒,對風濕有一定的作用,加以葯物當歸、草烏等成份就更能達到治療風濕病的作用,酒行葯勢使葯達病所。酒在人體內的循環速度及所能達到的部位,每個人都知道,同時酒是良好溶媒,可以把水溶性成份和脂溶性成份共同溶到裡面,達到更好的療效。使療效確切、神奇。
2 、冬病夏治
抓住最佳治療時間,堅持下狠心治療。對於風濕病的治療,最佳治療時期應該是發病的六個月內,一發現就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積極、系統、全面、合理有效,且持之以恆地治療,容易恢復;較好治療時期是夏天,因為在夏天,人體皮膚、毛發、腠理疏鬆,血管充溢,新陳代謝旺盛,在外,在表之風寒濕熱邪,用葯物攻之,較容易驅邪外出使疾病得以痊癒:即使有內、在里之風寒濕熱邪,盡管病邪深重,亦較容易驅邪達表,甚至痊癒。況且大多數風濕病患者夏天多病情相對穩定(無誘發、刺激因素影響),也就相對要少些。因此專家提醒您,要徹底治療風濕病,一要有信心,二要有決心,三要抓住時機,狠心和恆心必不可少。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疼得厲害了治,疼得不厲害(病尚未痊癒)就暫且不治,治一治停一停,疾病時好時難以痊癒,此舉自欺欺人,到頭來錢沒少花,醫院沒少跑,病卻一天天加重,害了自己、苦了家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既可以少花錢,又能減少疼痛。當身體健康情況有變化或感到身體某一部分有不正常的症狀出現時,應盡早就醫,這是保護自己身體健康的要點。如果出現關節、肌肉、筋骨等處酸、麻、腫、重、痛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進行檢查、診斷、及早治療。據有關資料報道:假如發病前 2 年內治療不當, 90% 的關節操作將在此有效地治療,最大限度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阻止關節變形損傷造成殘疾,在治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