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是非甾體類抗炎葯
非甾體類抗炎葯是與激素相對而言的,這一類葯物其化學結構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環,故而得名。它具有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療風濕性疾病的一線葯物。對於一些風濕性疾病,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及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選葯物。此類葯物種類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有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和奇諾力等。
扶他林,別名: 雙氯芬酸鈉, 雙氯滅痛、服他靈、阿米雷爾、迪弗納;奧爾芬;奧濕克;扶他林;凱扶蘭;諾福丁;天新力德;英太青膠囊;
適應症於類風濕性和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禁忌: 胃腸道出血者,妊娠婦女和計劃懷孕的婦女。
該葯不良反應有: 腹痛,腹瀉,惡心,消化不良,腹脹,嘔吐,胃炎,便秘,皮疹,頭暈,頭痛,月經過多。肝病患者可出現S-GPT、S-GOT和膽紅素增高。偶見腎臟損害。 該葯哺乳婦女應慎用。
2、我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葯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臨床醫學表明中葯蠟療可以通過擴張局部毛細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進局部滲出的吸收,消除肌痙攣和增加軟組織的伸展性,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3、非甾體葯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葯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水楊酸類:
最常用的是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它的療效比較肯定,但副作用也十分明顯。阿司匹林的制劑目前多為腸溶片,用於解熱鎮痛時,一般每次0.3~0.5克,每日3次,飯後口服。用於抗風濕時,每日3~4次,每次1.0―1.5克。要密切注意其副作用。
2、丙酸類:
市場常見的品種有: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等。芬必得是布洛芬的緩釋劑,該類葯物不良反應較少,患者易於接收。萘普生的半衰期較長,為14~16小時,每日服用1~2次即可。用法為:布洛芬每次0.4~0.6克,每日3次;芬必得每次0.3~0.6克,每日2次;萘普生每次0.5~0.75克,每日1~2次。
3、吲哚類:
有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諾力(舒林酸)等。此類葯物抗炎效果突出,解熱鎮痛作用與阿司匹林相類似。本類葯中,以消炎痛抗炎作用最強,奇諾力的腎毒性最小。用法:消炎痛每日口服3次,每次50毫克;奇諾力每日2次,每次0.2~0.4克,老年人及腎功能不良者應列為首選。
4、滅酸類:
有甲滅酸、氯滅酸、雙氯滅酸和氟滅酸等。臨床上多用氟滅酸,每日3次,每次0.2克。
5、乙酸類:
以雙氯芬酸鈉,即扶他林為最常用。用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克。它不僅有口服制劑,還有可以在局部應用的乳膠劑以及緩釋劑,可以減輕胃腸道副作用。它的療效肯定。
6、喜康類:
有炎痛喜康等,因其副作用很大,近來已很少使用。
7、吡唑酮類:
有保泰松,羥基保泰松等。本葯因毒性大,也已很少用。
4、什麼是非甾體類抗炎葯
目前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葯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水楊酸類:最常用的是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2)丙酸類:市場常見的品種有: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等。 (3)吲哚類:有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諾力(舒林酸)等。
5、抗風濕的葯物有哪些,哪個比較好呢?
您好,治療風濕病的常用葯物有非甾體抗炎葯與慢作用抗風濕葯物。非甾體抗炎葯的作用有解熱,消炎和鎮痛,而達到減輕炎症反應和目的。曹清華膠囊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可以嘗試一下,用於痹症寒濕閉阻,瘀血阻滯引起的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的輔助治療。
6、抗風濕葯有哪些
葯物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
a、非甾體類抗炎葯: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吲哚美辛等。對胃腸道和腎臟有副作用。塞來昔布對胃腸道副作用少。
b、緩解病情抗風濕葯又稱慢作用葯: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胺蝶呤、來氟米特。
c、細胞毒葯物:環磷醯胺、環孢素、甲胺蝶呤等。
7、老人風濕腳痛非甾體類抗炎葯多少錢,在哪裡可以買到?
用消炎痛就可以,價格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