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關節炎的圖片

類風濕關節炎的圖片

發布時間:2020-10-28 05:34:47

1、類風濕關節炎的表現有哪些?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表現為晨僵、小關節的紅、腫、痛。建議平時要注意關節部位保暖,居住的環境要通風,避免潮濕,飲食上多吃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提高免疫力,每天要適當的運動,保持關節的正常功能。

2、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表現是?

主要表現為:
晨僵:晨僵可以說是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其主要發生在早晨起床時,手指的小關節部位會出現僵硬、難以活動,持續時間從幾分鍾到一兩個小時!
刺痛:這也是類風濕關節炎比較明顯的症狀之一,常發生在手指關節部位,有時也會出現膝關節!
麻木:按壓關節部位的時候,對按壓部位的反應相對遲緩!
紅腫:這是由於關節部位的關節腔積液導致的關節發炎!
其他並發症:類風濕關節炎的出現可能還會伴有心包炎、貧血、神經系統疾病等各方面的並發症!

3、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該怎麼治療好?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最讓患者朋友難受的,就是明顯疼痛,這也是患者最想解決的!但其實類風濕關節炎不僅僅疼痛讓人難過,最可怕的是會逐漸引起關節變形,關節活動度降低,導致患者軀體功能下降,甚至最終引起生活不能自理、癱瘓、死亡。而解決關節疼痛相對容易,防止關節變形相對困難,一個合格的風濕科醫生,既要解決關節疼痛這個「標」,更要盡量延緩關節變形這個「本」。

其實,這個「治標」和「治本」是通過不同葯物實現的:

治標目的:緩解疼痛

類風濕關節炎治標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疼痛,這些葯物發揮作用快,一般服用後可以迅速緩解疼痛,代表葯物有:

1,抗炎葯類:如依託考昔(安康信)、西樂葆(塞來西部)、美洛昔康(宏強、莫比可)、雙氯芬酸(英太青、扶他林)。

2,激素類:如潑尼松、甲潑尼龍、得寶松等等。

但是這些葯物僅可以緩解疼痛,不能達到延緩關節病情的目的。所以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中,這些葯僅發揮了「先頭部隊」的作用,一般後面所說的「治本」的葯物一旦發揮了作用,這些葯物就將要慢慢撤減,直至停用。必須強調的是,單用這類葯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是不合理的——畢竟只治標不治本嘛!

圖一 最常用的激素——潑尼松(本圖片無任何廣告意義)

治本目的:控制病情,延緩關節變形。

類風濕關節炎最終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病情,既:不但疼痛緩解,而且延緩關節變形。這類葯物被風濕科稱為「控制病情葯」,又稱為「慢作用葯」,代表葯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艾拉莫德、雷公藤多苷等。這些葯物可以延緩關節變形,真正達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很遺憾,這類葯物發作用比較慢,往往需服用後1-3個才能發揮療效,也就是說從開始服用到葯物起效需要1-3個月時間,所以在這類葯物起效前,需要服用治標的葯物就不難理解了。但這些「治本」的葯物才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主力部隊」,也是治療類風濕中最難權衡的,必須由風濕科專科醫生經過評估綜合調整這些葯物使用,患者朋友們不能隨意加減這些葯物。

圖二 最經典的類風濕關節炎「治本」葯物——甲氨蝶呤(本圖片無任何廣告意義)

標本同治:生物制劑

那麼大家現在一定有一個疑惑,有沒有一個葯能「標本同治」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生物制劑(參考:【葯物知識】什麼是生物制劑?_好大夫在線)。生物制劑不但起效快,可以發揮一定的抗炎鎮痛效果;也能真正控制病情,延緩關節變形。但遺憾的是,這類葯物往往較貴,一般用於疾病重、或者傳統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並非人人都需要使用的。

圖三 全人源化的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阿達木單抗(本圖片無任何廣告意義)

所以說,類風濕關節炎治療需要治標+治本相結合,但具體的葯物選擇,是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病情的不同進行選擇的。所謂「用葯如用兵」,小小的葯物,蘊藏著大大的智慧!

謝醫生願意與每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一道,積極治療,合理用葯,爭取把疾病早日控制好!


我12歲左右得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現在24歲。強烈建議不要不要不要中醫治療!!去正規三甲大醫院掛專家主任看!


剛得這病是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先是手腕疼,直到在上海仁濟醫院做檢查,抽骨髓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剛得病時爸媽聽說中醫好,帶我看了很多有名的中醫院,配了一大堆中葯回去煎了吃,中葯特別苦,心理生理承受雙重傷害,吃了葯還好不了!

後來就在上海仁濟醫院(無廣告,這是我7、8年前看的醫院了)先是住院了一陣,因為剛去時發病厲害很疼,我現在還記得同病房的孩子都是吃激素吃的臉上都是肉,都特別胖。後來控制好了(大概一年時間)就出院了,然後每隔三個月或半年去仁濟醫院掛一次老專家號復診。我現在還記得特別清楚,我家在外省,每回去上海復診,都是天剛亮就起床,然後坐三四個小時的車去上海,就這樣還總是掛不到號,因為是老專家看的確實好,很多次都只能找醫生拿+號。然後就和父母在候診大廳從早上一直等到晚上天都黑了,才看的上醫生。先是配葯吃,每天都吃很多葯,那時候又小不聽話不喜歡吃葯,有時候不疼了就偷偷漏葯停葯,導致我現在兩只小拇指關節有微微腫(一旦發生畸形逆轉不了了的),不過平時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後來醫院的老專家(一個特別慈祥的老奶奶)可能當時也是看我一個這么小的孩子每天吃這么多葯吃成一個小胖子不忍心,而且激素也不好,那些口服葯副作用也非常大,就給我父母推薦了生物制劑。那時候先打的是益賽普,一針400左右(十多年前),一周打2次,慢慢就把病情控制下來了,不過當時還是會有晨僵什麼的。

後來15歲我就出國了,在國外重新制定了治療方案,因為我和醫生強烈建議不要吃葯(小時候吃葯吃怕了),就正式開始打生物制劑完全不吃葯,記得一開始打的要叫「恩xx」什麼的,記不清了,後來還有修美樂之類的,都是要每周或者每月定時打的,基本每種生物制劑打個兩三年身體就會產生耐葯性了,醫生就會給我換葯。上次換葯時,醫生和我說現在新出一種口服葯(國內還沒上市),每天吃一粒就行,和我打生物制劑的效果是一樣的,剛好當時我也計劃要四處飛,帶著生物制劑不方便,就換了這種葯每天一粒,現在吃了一年了。


出國一兩年後病情就控制的特別好了,可能和我所在地的氣候有關,平時完全感覺不到有任何疼痛。日常生活就和常人無異。不過我12月回國了,國內太冷了一回來就感覺關節有點不舒服還晨僵了一天(已經很多年沒出現過這種狀況了)

所以治療的話真的不要選中醫(剛確診時我很多治療方式都試過了事實證明真的沒用),西葯控制病情最好!如果可以就打生物制劑,相對來說副作用也小。


雖然治不好,但現在醫療技術這么發達,新葯不斷在研究和上市中,總能把病情控制好的(產生耐葯性時要換葯時我總是特絕望,當時我的主治醫生就這么勸我的哈哈哈)。希望題主能擺正心態好好治療也許以後就能治癒了呢。


PS:我吃葯打針掛水十多年了,雖說是葯三分毒,治療類風濕的葯副作用也大,但目前為止我每年體檢沒有任何的肝腎肺什麼的功能異常,身體指標都很好,唯一體現出來的副作用可能是我現在很瘦怎麼都吃不胖吧哈哈哈哈哈,每次去問醫生這個問題醫生還總說我就樂吧還煩惱什麼

4、類風濕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多關節腫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關,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5、類風濕關節炎的演變過程

您好!百類風濕關節炎是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非化膿性炎症為主的全身疾度病。病變主要在關節滑膜,其次是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由於本病知有多系統損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體,故認為本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道其臨床特點為關節腔滑膜炎回症、滲液、細胞增殖、肉芽腫形成、軟骨及骨組織破壞,最後關節強直及功能喪失。答
昆明市人民西路183號

6、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圖片是什麼呢

?

7、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表現?

約10%~30%患者在關節的隆突部位,如上肢的鷹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出現皮下小結,堅硬如橡皮。皮下小結不易被吸收,皮下小結的出現常提示疾病處於嚴重活動階段。
此外少數患者(約10%)在疾病活動期有淋巴結及脾腫大。眼部可有鞏膜炎、角膜結膜炎。心臟受累有臨床表現者較少,據屍檢發現約35%,主要影響二尖瓣,引起瓣膜病變。肺疾患者的表現形式有多種,胸膜炎,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類風濕塵肺病。周圍神經病變和慢性小腿潰瘍,澱粉樣變等也偶可發現。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

8、手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的怎麼看的好

你好,根據您的症狀描述,症狀可能屬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表現,建議您去醫院風濕科就診以明確病情

9、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形式有幾種?

(1)隱匿起病。約60% ~ 70% 患者隱匿緩慢起病,最初症狀可為全身不適,疲乏無力,低熱,食慾減退。經數周至數月出現對稱性關節腫痛和活動障礙並伴晨僵。一對關節炎症尚未完全緩解,而另一對關節又出現炎症。這與風濕性關節炎的遊走不同,後者常在一關節炎症狀消退後,另一關節再起病。炎症關節周圍的肌萎縮和肌肉軟弱無力。

(2)急性起病。約8% ~ 15% 的患者症狀和體征與上述相似,但病情進展快,幾乎同時出現多個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且早期常不對稱。

(3)中間型起病。約15% ~ 20% 患者起病快慢及嚴重程度居於上述兩種形式之間,在發病後數日至數周出現關節紅、腫、熱、痛及活動障礙,全身症狀也較隱匿起病者為明顯。

(4)復發型起病。病初呈急性間歇性關節炎,侵犯1 ~ 2 個關節,局部腫脹及疼痛而伴有紅斑。持續數小時至數日後自行消退,以後又復發,間歇期可無症狀。多次反復發作後關節腫脹不消退。關節腫脹此腫彼消,關節疼痛此重彼輕,關節炎症此起彼伏,纏綿數月,若不能控制或治癒,終將導致殘廢。這就是RA 起病形式的關節變化規律。

與類風濕關節炎的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