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曬太陽好嘛

類風濕曬太陽好嘛

發布時間:2020-03-27 18:24:37

1、類風濕患者曬太陽都要注意哪些

可以曬太陽啊 你又不是狼瘡 適量的曬太陽是補鈣的 當然大中午的你去曬太陽會中暑的 適當曬曬就行了 不是狼瘡沒什麼太多需要注意的 自己覺得舒服就行 用醫生的話說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你開心就好

2、身體有類風濕因子的人能曬太陽嗎

首先你要明白類風濕是怎麼得的,一般來講,類風濕的治病因素有很多, 如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里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類風濕問題。曬太陽或者不曬太陽對類風濕的好轉或惡化沒有直接的關系,二者不存在相關性。但是曬太陽無論如何是有利於身體的。

3、類風濕患者曬太陽會不會對病情有幫助呢?

適當!

三期療法 類風濕脫胎換「骨」

第一階段:緩解期(7—15天)

迅速緩解病變組織的腫脹、麻木、等症狀,關節、肌肉疼痛減輕,紅腫消除晨僵、怕冷、壓痛、沉重酸麻等症狀明顯好轉,活動有所改善。

第二階段:修復期(1—2療程)

能有效修復破壞的病變組織,使關節活動逐漸靈活,抬腿、曲臂、曲指不再困難,人體免疫機能逐漸恢復,各項理化指標明顯改變,臨床症狀明顯好轉。中度患者可康復,重度患者功能性障礙逐漸改善。

第三階段:鞏固期(3—5療程)

臨床症狀消失,關節功能性障礙逐漸消失,人體免疫力進一步得到提高,關節功能性障礙消失,肢體關節活動自如,可正常工作生活。

4、類風濕病人能多曬太陽嗎

可以的啊 只要不是狼瘡就沒事的,類風濕還是可以曬太陽的 ,適當曬太陽補鈣的 本來類風濕病長期激素就容易骨質疏鬆 曬太陽和補鈣片都可以的,望採納,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哦

5、類風濕關節炎病曬太陽好嗎?

n你好!
類風濕專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該多曬太陽。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在遮蔭處先做空氣浴5~10分鍾,使機體適應室外氣溫。日光浴分為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局部照射指用白布單遮掩身體不照射部位而讓日光只照射某一部位;全身照射指全身置於陽光之下。全身照射時應有一定順序,有坐位與卧位兩種姿勢。坐位時先照射背部與下肢,後照射腹部與上肢;卧位時先俯卧位,後左側卧、仰卧、右側卧。
照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時,下午3~5時,夏季以上午為宜,冬季以下午為佳。空腹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日光浴,飯後1小時進行較好。夏季進行日光浴時,以每日照射5分鍾開始,以後每日增加3~5分鍾,經過l周左右,達到每日30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鍾,逐步達到每日照射60分鍾。冬季日光浴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一些。
類風濕專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該多曬太陽。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在遮蔭處先做空氣浴5~10分鍾,使機體適應室外氣溫。日光浴分為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局部照射指用白布單遮掩身體不照射部位而讓日光只照射某一部位;全身照射指全身置於陽光之下。全身照射時應有一定順序,有坐位與卧位兩種姿勢。坐位時先照射背部與下肢,後照射腹部與上肢;卧位時先俯卧位,後左側卧、仰卧、右側卧。
照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11時,下午3~5時,夏季以上午為宜,冬季以下午為佳。空腹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日光浴,飯後1小時進行較好。夏季進行日光浴時,以每日照射5分鍾開始,以後每日增加3~5分鍾,經過l周左右,達到每日30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鍾,逐步達到每日照射60分鍾。冬季日光浴時間可以相應延長一些。

黃山路466號

6、經常曬太陽的好處和壞處?每天曬多久太陽比較好?

曬太陽好處

據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3小時,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的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曬太陽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強性慾,提高精子質量。因為人體血液內睾丸激素的水平,會隨著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還再次證實,每天曬太陽1小時,人體內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注意事項

曬太陽有這么多好處,但又不可過度暴曬,一般而言,皮膚較為白皙的人每周曬3~4次10~20分鍾的太陽,就能滿足人體製造維他命D的需求了。如果為了人工合成維他命D,最好選擇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段陽光充足的時間曬太陽。天氣十分炎熱時,每次曬5~10分鍾即可。(友情提示:如果是在炎熱的季節坐在陽光下曬太陽,一定要戴遮陽帽。)

需要提醒的是,曬太陽雖有益身心健康,但也不應選擇日正當中連續三兩個小時近乎全裸地曝曬。吸收少量陽光能「養形養神」,讓人健康有活力,過多則耗精氣神,還有患皮膚癌之虞。我們應隨季節變化,根據自身經驗來決定曬多久才能獲得好的效果,而且要合成維他命D根本無需全裸地曬太陽,穿短袖襯衫和短褲即可。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過多地接受曝曬很容易使人體的黑痣轉為黑素瘤或皮膚癌,曬太陽時一定要穿戴防曬衣物將有痣的部位遮蓋起來。

·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裝。

·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台上。

曬太陽壞處

但是如果過多的曬太陽,就會給身體帶來了一定的不好的作用的,最為常見的就是曬過頭了會發生皮炎、黑色素沉著、灼傷甚至皮膚癌,所以,為了身體健康,適當的曬一曬太陽是非常有利的。

7、類風濕關節炎能曬太陽嗎

這是可以的,這種情況多曬曬太陽還是有一定好處的,不用擔心~

8、曬太陽能對身體有好處嗎

據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三小時,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所以曬太陽是長個子的。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的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曬太陽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強性慾,提高精子質量。因為人體血液內睾丸激素的水平,會隨著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還再次證實,每天曬太陽1小時,人體內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最佳時間

早晨6點至10點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點至5點也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但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下午4-5點又正是熱浪滾滾的時候,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稍推後一點。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人所說,不包括像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特殊人群的鈣的需要量較多,曬太陽也需要更講究。

孕婦:需要負擔兩個人對鈣的需要。夏季每天曬太陽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冬季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不能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就整日呆在室內。

孩子:發育的需要使他們需要大量的鈣,又是最容易缺鈣的人群。所以從兩個月起,就應該每天到戶外曬太陽。上午9~10時,下午4~5時是適宜外出的時間。接受陽光的時間可由最初的十幾分鍾逐漸延長到一小時。天氣不太熱的時候,可以在陽光下曬一會兒,陰涼處呆一會兒。夏天就不要直接在陽光下,因為樹蔭下面同樣可以接散射的紫外線照射。

老人:同樣是補鈣的重點人群。可在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曬太陽,但最好不要單獨出去曬太陽,如果在愜意的陽光下睡著,有可能受涼。找上幾個伴兒,邊聊天邊活動,可以輕松接受紫外線照射。

在冬季由於臭氧層出現季節性薄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易給人的身體帶來不同的損傷。因此在冬季曬太陽也要注意科學選擇時段。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

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一時間段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

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注意事項

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裝。

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台上。

曬太陽不要過長時間,每天15分鍾就已經足夠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

不能夠暴曬太久來了,紫外線如果太強盡量在下面待的時間短一點。

一般說來,新生兒曬太陽可按下面的順序進行:
①最初的2一3天,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鍾即可。

②然後,可將范圍從膝蓋擴至大腿根部。

③除去尿布,可連續2~3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鍾。

④最後,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鍾。

新生兒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凈,再喂以白開水或果汁,以補充水分。

相關介紹

怎樣曬太陽最有效?

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曬太陽最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又避免傷害皮膚;下午4—5點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進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要注意每次曬太陽不超過1小時。

不要隔著玻璃曬。研究表明,隔著玻璃,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處,紫外線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應選擇性地到一些綠化較好、空氣

9、多曬太陽好不好?有助於什麼?

陽光讓人情緒高漲

「不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陽光,人體新陳代謝同樣受陽光的影響」,北京醫院皮膚科的常建民副主任告訴記者,陽光照射可以促進人體皮膚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調節人體免疫功能。銀屑病、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多曬太陽會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日照還可以促進皮膚內黑色素的生成,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最重要的是,曬太陽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3。維生素D3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和骨骼的生成,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皮膚是人體內影響鈣吸收的重要器官。維生素D3不足,會加大患佝僂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因此,曬曬太陽對身體大有好處。

陽光還能愉悅人的心情。日光照射可以改變人大腦中某些信號物質的含量,使人情緒高漲,願意從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在上午曬太陽半小時,對精神萎靡、有抑鬱傾向者效果尤為明顯。北京大學心理系的蘇彥捷副主任也認為,日光浴對治療季節性情感障礙,如冬季抑鬱症等有一定作用。
海邊日光浴其實很危險

許多人愛到海邊享受日光浴,然而在專家的眼裡,這種曬太陽的方式卻大錯特錯。常建民解釋說,海邊長波紫外線照射較強,這種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很大損害。在英國,很多女性為了把皮膚曬成古銅色,常去海邊曬太陽,結果導致皮膚鱗癌、基底細胞癌等皮膚腫瘤病成了英國皮膚科中最常見的疾病,因此英國目前在大力宣傳,在海邊曬太陽,時間不要過長。

人們日常的外出活動本身就可以達到曬太陽的目的,沒必要到某些特定的地方去曬。正午時間和晴空萬里時最好不要曬,天空有點雲彩時比較適合,早晨八九點鍾和傍晚時分是曬太陽的最佳時機。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半小時到1小時,如果感到陽光使皮膚產生了刺痛或灼熱感,就應該躲避到陰涼處。

冬天曬太陽對增加人體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提高造血功能大有裨益。特別是在防治兒童佝僂病和成人骨質疏鬆症方面,有著特殊的療效。
但不科學的曬太陽也會給身體帶來損傷。一天中,有兩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第一段是上午6時到10時,此時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偏低,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起到活化瘀的作用。第二段是下午4-5時,此時正值紫外線中的a光束占上風,可以促進腸道鈣、磷吸收,有利於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不論是哪個季節,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尤其是中午12時至下午4時之間,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此時陽光中的紫外線是 r光束和B光束占上風,它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此外,從度量概念上講,每天堅持曬太陽不少於30-60分鍾,即可平衡陰陽。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次選白色服裝,禁忌黑色.

與類風濕曬太陽好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