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多大年齡得風濕啊
看你的生活環境,一般年齡大才會得,但也有二十幾歲就患病的
2、關於風濕病的年齡
急性風濕病常侵害兒童與青年,初次發病者多在5~15歲之間,7~10歲為好發年齡的高峰, 5歲以下者很少發病。根據有的國外學者報告,2歲以下初次發病者僅佔2324名患者中的0.7 %,5歲以下者佔8.5%,25歲以後或4歲之前初次發病者甚為少見。
我國北京兒童醫院分析19 55~1971年底1477名住院患者的年齡分布,90%的病歷屬於7歲以上。
本病的復發大多發生在初次發病後的3~5年之內,因此多見於25歲以前,25歲以後復發率就降低。在兒童進入發育期後,復發的機會就減少了。
3、得肌肉風濕的最小年齡是從多大開始
風濕病多數在冬春兩季發病,寒冷和潮濕地區更容易得病。發病年齡在5~15歲為多見,3歲以下少見。風濕病的發生常與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等病有關,它主要是損害心臟和關節,其次是皮膚、血管和腦組織,造成心肌炎、關節炎等。
風濕病除了引起心臟病之外,它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還可以停留在任何器官上,使其發病。最經常發生的地方除心臟外,還有關節、皮膚、肌肉和腦子的血管。侵犯關節時叫風濕性關節炎。侵犯皮膚時可出現兩種症狀:一種叫「環形紅斑」,形態為不規則的環狀或半環狀紅圈,邊緣稍隆起,環內皮色正常,多見於胸部和四肢,可一日數變,時隱時現;另一種叫「皮下結節」,多在肘、腕、膝和踝關節伸側面的皮膚下,為豌豆大小的硬疙瘩,和皮膚不粘在一起,略能滑動,壓之不痛。侵犯腦子血管時表現為「舞蹈病」。簡而言之,風濕病有五大主症:心臟病、關節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和舞蹈病,其中心臟病發病最厲害,後果也最不好。
怎樣預防風濕病?
預防風濕病,應當弄清風濕病的病因,確切病因尚未搞清。但多年來的研究可以肯定風濕病與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密切關系。許多孩子得風濕病前都有過急性鏈球菌感染的歷史,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猩紅熱、丹毒等。
預防措施很多,應全面增強孩子的體質,加強鍛煉,特別是耐寒防病鍛煉,冬季戶外活動,呼吸氧含量大的新鮮空氣,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時治療鏈球菌的感染,一旦發生鏈球菌感染要及時徹底治療,常見的鏈球菌感染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也有皮膚感染,如丹毒、膿痂疹,全身感染,如猩紅熱。遇有上述感染要及時採用青黴素治療,10天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前復查分泌物培養,如仍有細菌生長,則需繼續第二療程,直到培養陰性。對此類病人應嚴密監視追蹤,反復遷延的鏈球菌感染病人可用長效青黴素治療,日前已有口服青黴素制劑,使用方便。慢性扁桃腺炎,反復發作的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可用手術摘除,以絕後患。但應注意,如已患風濕,應在風濕活動靜止時進行手術,手術前後應用青黴素治療。
4、風濕不管年齡大小都會得嗎?
風濕年齡大小都可以不可以得的!不過相對的是年齡大的幾率大些!是關節處還是腿上?不過我感覺可能性是有的,所以要到醫院提前治療!不可忽視喲!祝願你早日健康! 2008-08-01 13:46 會有可能的,因為現在不比以前了,就像吹空調最好穿長袖長褲,還有冬天現在的孩子都穿的越來越少了 2008-08-01 13:47 會的,不過中老年人多,年輕的現在也不少,現在的年輕人都只要風度不要溫度,老了以後得風濕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所以要在年輕的時就得開始注意,以免以後受罪!風濕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基本上已經確定是由於自身免疫失調引起的,也就是說人體組織受到某些刺激或損傷,或是外感風、寒、濕、邪等因素使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由自身形成的抗原和相應的抗體發生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疾病。一般認為,引起風濕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環境因素,其次是遺傳因素,生活飲食習慣及感染因素。骨病的發生與年齡有密切關系。年齡越高骨病發生越高,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的情況。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就有一半以上患有此類病症。一般認為與衰老、創傷、炎症、肥胖、遺傳等因素有關。通常這類病情在不曉得不覺中發展,到就醫時就非常嚴重了,往往人們忽略了這一點而延誤了病情。因此,應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各關節肌肉的初期腫脹、疼疼、酸麻、扭傷、扭挫傷的,應及早通過葯物的按摩來活絡筋血、祛瘀消疼,阻止並消除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自身免疫能力差的人,應盡可能避免風、寒、濕等外部接觸,並多做一些保健運動。 如何治療中醫理論認為「氣」是天地萬物的本原。「經絡」是「氣」在體內的通道,「氣」暢人則健康,「氣」滯人則生病。這就是所謂「疼則不太通、通則不疼」的理論做在。田七跌打風濕軟膏就是根據中國著名骨傷科專家何竹林先生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歷經數十年精心研製而成的軟膏劑,對於風濕類(尤其是各關節肌肉的腫脹、疼疼、酸麻、損傷、扭挫傷等)有奇特療效。用該葯物塗於患處,通過皮下毛細血管將葯物准確作用作用於病症部分,產生大量強效葯物分子促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調整代謝,修復受損的骨細胞,促進骨細胞的分化再生,增強滑膜的厚度,恢復骨關節正常的功能。
5、風濕病什麼年齡比較常見?
你好,風濕疾病是一種非常讓患者遭罪的疾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人和生育過的女人,風濕患者要經常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通風也屬於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一定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多鹽多糖的攝入,喝酒吸煙等。
6、類風濕病多大年齡才會失去生活自理?
不是看年齡,類風濕關節炎多累及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等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病症,晚期關節僵化,骨質增生,關節變形,功能障礙,常出現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這時候治療較為困難,類風濕患者的體內會形成有害的新生血管,這種新生血管會侵蝕關節軟骨,破壞關節,導致關節會出現變形。鋸峰齒鮫 軟骨粉主要就是起到抑制有害的新生血管,幫助修復軟骨的作用。
7、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分年齡?
這個病沒有年齡階段分間,通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後。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風寒濕邪,合而為病入絡,流注關節阻遏氣血,風邪水濕乘虛而入,侵犯郁於筋脈,留於關節而成,或因少年氣盛,內有蘊熱,復感風寒濕邪而引起,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復發性。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活動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受累。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有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主要表現:關節多為酸痛,呈遊走性竄痛或限於一兩個關節輕度腫痛,關節功能因疼痛輕度受限。如累及膝關節則行走、上下樓及蹲站時困難。呈反復發作,遇天氣變化(刮風、下雨、陰天)時加重。 治療可用中醫外科風濕散調高度白酒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