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手指關節疼痛,身體關節也有間歇性疼痛,在醫院檢查抗鏈o156 )正常值(116 )其它都正常,請問是類風濕嗎?
手指關節疼痛是近段關節還是遠端關節?疼痛是白天發生還是晨起發作?有無版晨僵?血沉、CRP如何?權您提供的信息還是偏少,僅憑您說的是沒辦法給您一個明確的答復的。
建議您還是到正規的三家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切莫聽信電線桿!!
切記!!
2、我的手指,腳趾、內踝及肘關節處骨內外側間歇長出豌豆大小的結節,開始時結節紅、腫、疼痛,關節活動受限
皮膚結節
結節是真皮或皮下組織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堅實團塊,初起時皮下結節,僅可摸著,隨結節增大,較大或表淺者可隆起(高出皮面),較小或較深者則不隆起,可自米粒大至胡桃大,可吸收或破潰形成潰瘍,愈後留有疤痕。不同疾病的結節,其大小、形態、顏色、硬度、深淺也可不同。
可能的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起病緩慢,多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無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症狀。
一、關節症狀:
(一)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症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活動增多則晨僵減輕或消失。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後減輕。
(二)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
二、關節外表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表現的一部分或是其並發症。本病的關節病變可以致殘,但不會致死。而關節外表現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一)類風濕結節:見於15~20%的患者,多見於前臂常受壓的伸側面,如尺側及鷹嘴處。在皮下摸到軟性無定形活動小結或固定於骨膜的橡皮樣小結。血清類風濕因子強陽性者皮下類風濕結節更常見。
(二)類風濕性血管炎:類風濕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變,除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外,全身其它處均可發生血管炎。表現為遠端血管炎,皮膚潰瘍,周圍神經病變,心包炎,內臟動脈炎如心、肺、腸道、脾、胰、腎、淋巴結及睾丸等。
(三)類風濕性心臟病:心臟受累、心肌、瓣膜環或主動脈根部類風濕性肉芽腫形成,或者心肌、心內膜及瓣環淋巴細胞浸潤或纖維化等。
(四)類風濕性肺病:慢性纖維性肺炎較常見,肺小血管發生纖維蛋白樣壞死及單核細胞浸潤,發熱、呼吸困難、咳嗽及胸痛。
(五)腎臟損害。
(六)眼部表現:葡萄膜炎是幼年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見病變,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引起角膜炎。
(七)Felty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引起脾臟腫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率高,抗核抗體陽性。
(八)乾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淚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導致腺體破壞和分泌減少或缺乏,臨床表現以眼和口腔粘膜為主的乾燥症群。
(九)消化道損害。
3、痛風生化主要診斷指標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是尿酸過量生成或尿酸版排泄不充分致使軟骨、權軟組織、腎及關節囊尿酸結晶堆積。高尿酸血症是本病診斷的重要依據。
痛風的診斷主要是依靠典型的臨床症狀,以及實驗室的檢查指標來進行診斷,當然也要結合病理學的檢查。在臨床症狀方面,如果有典型的急性關節炎的發作,而且存在有關節炎症,一般是單關節受累,而且病變比較急驟,在一天之內,關節的炎症可迅速達到高峰,通常高度提示本病的存在了。另外,再結合血沉明顯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以及有平常的血尿酸監測水平的升高,就可以考慮本病診斷了。當然,如果關節腔積液中檢查出有尿酸鹽的結晶,那就更支持診斷了。痛風往往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4、周某,女,79歲,原有風濕性心臟病病史20年,3年前出現左心衰竭症狀,間斷服用地高?
風濕性心臟病房顫心衰,地高辛間斷服用是很常用的方法,配合保鉀利尿劑,預防各種感染
5、心臟病是不是要長期吃葯,不能間斷
心臟病治療:心臟病患者應該隨身攜帶救心丸。教學視頻指出:心臟病急救可以採用針灸方法:針刺關元、少府。針刺關元一針,心臟就會跳起來。如果不見效,再針刺少府。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二個穴位同時下針。
心刺痛:是有瘀血。針灸巨闕、心俞、少府、神門、勞宮、關元。
心悶痛:是氣阻。針灸公孫、內關、天突、巨闕、關元、肝俞。
公孫、內關、巨闕、關元,治療心刺痛、心悶痛。
短氣:公孫、關元。 中指尖痛:心臟有病,繆刺中沖。
心房纖顫:內關、郄門、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合谷、太沖。
心動過速: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一般用針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是室上性心動過速。主穴:內關、神門、大陵、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會、四神聰。煩躁加太沖、三陰交。
心動過緩:內關、郄門、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縮:主穴:內關、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會、四神聰。
傳導阻滯:內關、郄門、足三里、三陰交、心俞。
中醫方法(金貴要略):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時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時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徹背那麼強,只是微微的隱隱作痛,這是胸中陽氣悶在胸中造成的。這是最輕的症狀。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這是病情進入第二階段。
(3),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橫膈膜炎),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此處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實薤白桂枝湯針對實症,人參湯針對虛症。
(4),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針對心包周圍有積水,橘枳生薑湯針對濕痰阻到心肺之間。
(5),胸痹緩急者(心臟病隨氣候而變化,風濕性心臟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與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詢中醫師,方子說服一湯匙,因為湯匙大小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濕盛,而且,濕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諸逆,心懸痛(心包膜炎),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薑枳實湯針對心懸痛。
(7),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縱膈膜炎),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這是最嚴重的心臟病。在臨床上,講課教師使用的是烏梅赤石脂丸。是使用烏頭赤石脂丸,還是使用烏梅赤石脂丸,存在爭議。 建議咨詢針灸師、中醫師。
6、膝蓋總是間歇性疼痛,原因是什麼呢?該怎樣治療呢?
膝蓋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不管是走路還是跑步,都會運用到膝蓋關節。如果不好好保護我們的膝蓋,就會引發一些膝蓋性疼痛。膝蓋的間歇性疼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膝蓋總是間歇性疼痛呢?
一、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間歇性疼痛膝蓋的間歇性疼痛會有如針刺一般的感覺,如果情況特別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人走不了路。一般情況下,陰雨天氣會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這可能是由於膝蓋長時間受涼所導致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特別是在冬天,應當做好膝蓋關節部位的保暖,適當增減衣物。
在進行運動之前,我們應該先進行熱身運動,以避免在運動過程中我們的膝蓋受到不好的影響。適當活動活動腿部,讓腿部有一個預熱身活動。適當的運動對於我們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過於激烈的運動,有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膝部關節,所以凡事都應該有個度。
如果有這種情況,應當先去醫院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類似這樣疾病的大多數都是高齡患者,早期治療的話,可以通過葯物治療。確診之後應該避免爬山,爬樓梯等損傷膝關節的運動。
我們應該好好保護我們的膝蓋,如果膝蓋感到不適,應該休息,然後減少運動。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