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風濕病的人平時要注意什麼
由於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時好時壞,目前並無根治方法只能控制暫時病況,所以在飲食和生活上就要特別注意保健,咸寧麻塘風濕病的老中醫針對飲食和運動做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飲食上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冰冷的食物。
(二)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
(三)盡可能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准,要逐漸減輕體重。
(四)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
(五)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能服葯,因為此葯容易對胃造成傷害,並且容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
(六)若有服用類固醇,容易造成食慾大增、鈉滯留和骨質疏鬆症,因此需要控制食物的攝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盡量減少食用,多攝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七)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
(八)減少長時間卧床時間,且在運動時不宜劇烈,可以選擇坐著或卧床進行運動。若采坐姿,可將右腿打直、小腿與足部往上7a6431333361326235提,離地30厘米以上,持續5秒鍾後放下,左腳也以相同動作重復,每日可多作幾次,以能負荷為原則。
2、患有風濕病要注意哪些?
風濕病人的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保持精神愉快 風濕病的發生發展與人的精神狀態密切相關,因此保持心情愉快也是預防和康復風濕病的一個重要方面。病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遇事要注意不可過於激動或者長期悶悶不樂,憂憂慮慮,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愉快生活,正氣內守,病從安來。故《內經》中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安來"、"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二)堅持經常鍛煉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必須進行功能鍛煉,目的是通過活動關節,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恢復關節功能,即所謂"以動防殘"。通過鍛煉還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振奮精神,增強體質,促進早日康復。如每日早晨在公園或房室前後空曠空氣新鮮之處,打打太極拳,舞太極劍,做廣播操或者練氣功等;身體較好的人可以跑步、打球;有的人結合日常生活進行鍛煉,如堅持上下班步行等等。 鍛煉時必須注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相應的鍛煉方式,切勿操之過急,超過自己的耐受力,應適可而止,量力而行,而且切勿一開始活動量太大,用力過猛,必須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必要時請醫生或有關人員指導。早晨鍛煉在寒冷季節不可太早,免得再受風寒,對疾病不利。 (三)注意防範風寒、潮濕 風濕病的性病原因與風、寒、濕有密切關系,因此在平時防範風寒、潮濕之入侵非常重要,尤其是當身體虛弱時更應注意。當季節更換天氣突然寒冷時,應隨時增加衣服以防受寒;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當時,亦不可睡在當風之處,或露宿達旦,或睡中以風扇、空調直接吹拂,以防涼風侵入經脈影響筋骨。另外盡量避免雨淋,以及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下工作或居住等。對於風濕病病人的居室最好是向陽、通風、乾燥。天晴時宜打開窗戶以通風祛濕,床上被褥也應經常在太陽下曝曬以去潮氣。 大約有90%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對氣候變化敏感。表現在陰天、刮風、下雨、或受到寒冷、潮濕的刺激時,關節局部的腫脹和疼痛可以加重。尤其是在冬春、秋冬交替及梅雨季節,往往使平時處於穩定期的患者,突然出現症狀加重,使以往治療前功盡棄。因此要意識地重視氣候、季節對疾病的影響,做到預防為主,注意避風、防寒、防濕、保暖以及環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風濕病的病因是風寒、濕邪氣雜至,或寒邪入內化熱,病因比較復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風、防寒、防濕,截其來路,是預防攝養之良策。 (四)合理調配營養 患病之後,如飲食調理恰當,能更好地為治療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對風濕病病人的飲食護理也很重要。 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病人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對骨質疏鬆的患者應增加維生素D和鈣質;有貧血者可以加含鐵食物;長期服用激素的人,應多進一些含鉀和含鈣食物。 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問題。瓜果、疏菜、魚、肉、雞均有營養,不可偏愛食。對於有病之後服葯與飲食的關系,《素問·臟氣法時論》主張:"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此外,對於食補與葯補要綜合、正確對待,應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及其消化能力而定,以食發後胃中舒適、食而能化及對病情有利為原則。必要時請醫生指導。 (五)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當身體健康情況有變化或感到身體某一部分有不正常的症狀出現時,應盡早就醫,要求檢查、診斷、治療,這是保護自身健康的要點。因為有些疾病若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治癒率比拖延失治的要高出幾倍,對風濕病病人也不例外。如果出現關節、肌肉、筋骨等處酸、麻、腫、重、痛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進行檢查、診斷,及早治療。以下兩種情況值得注意: 一是得病後情緒緊張、先自驚慌,甚至亂投醫、亂服葯;既怕疾病嚴重,又怕因病殘疾,終日惶惶然,這種精神上的沉重壓力對病情不利。 二是有人對醫生的解釋分析將信將疑,而對道聽途說卻信以為真,只要聽到某葯好或某種偏方有效,亦不請醫生指導,擅自配用,到後來雜葯亂投,病未痊癒,脾胃先傷,反而增加了病情的復雜性,給正確治療帶來了困難。 (六)定期復查 風濕病患者應1-3個月內復查一次血常規、類風濕因子、血沉、抗鏈球菌素:"O",免疫球蛋白等,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及受累關節X線片等。病情危重的,隨時復查有關項目
3、風濕病的注意事項是哪些?
中老年風濕病患者注意事項 在預防方面,應強調保暖、避寒、防濕,注意居住衛生,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對有慢性病的灶的病人,如齲齒、扁桃體炎等應積極治療。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宜及早摘除,最好在風濕活動靜止期進行,述前一天及述後2 ̄3天應注射青黴素以預防感染。 對已患風濕熱的病人,應積極預防溶血性鏈球感染。一般可用普魯卡因青黴每天肌注40 ̄80萬單位,療程為7 ̄10天。以後用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120萬單位,每月肌注一次,以防再感染。至於應用期限,一般認為從風濕熱末次發作維持5年左右,特別是首次發作時出現心臟病變,或已有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應預心治療到成年,如對青黴素有過敏瓜者,可服磺胺嘧啶或磺胺異惡唑。每日0.5 ̄1克。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檢查血象,慎防粒細胞缺乏症。 風濕病患者保健及注意事項: 基本治癒或正在治療中的患者,除了堅持鞏固用葯物治療外,必須加強自我保健,這對促進疾病的康復和身體健康極為重要,具體內容如下: 如何保護關節? 日常生活中關節過度運動是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如果關節有了疼痛的感覺,此時就已警告患者病變關節受到了過度的應力。患者應減少活動,以下介紹幾種方法和技巧有助於患者延緩或防止可能出現的畸形。 (1)由較強的關節或較大的身體面承受負荷,如用手掌、前臂或肘代替手指的工作。 (2)利用杠桿原理,物體越靠近身體負荷減輕。 (3)避免關節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位置,為了減輕下肢關節的應力,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採用坐位工作為宜,但需要站立時,應適當改變體位,以減輕關節僵硬,防止關節攣縮。 (4)保持良好的姿勢:無論站立、坐位或舉物時都應保持良好的力線。正確的力線可以減輕關節和肌肉的應力,如需長期站立,兩腿可交替休息。穿寬松的平跟或低跟鞋並使一足置於足凳,不但能提供穩定和安全,而且有助於保持骨盆傾斜,減輕下背部扭力。
4、得了風濕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患者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
(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葯洗方湯葯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
(3)風濕病急性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卧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
(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
(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後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並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8)風濕病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並堅持治療。
5、什麼是風濕病?
6、得了風濕病不能吃哪些食物呢?
風濕病人不能吃什麼
風濕病這種病現在患上的人群是很多的,風濕病患者要積極的注意選擇好的飲食方法,及時的對風濕病的到來積極的選擇合適的飲食,把自己生活中的飲食問題做好,那麼風濕病人不能吃什麼呢?
1、少吃海鮮類食物
海鮮類食物要少吃。比如,魚、蝦、海參、海帶等等。這類食物尿酸含量大,被人體吸收後,容易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風濕骨病關節症狀加重。此外,這些食物還容易引起變態反應、誘發過敏、加重病情。
2、不要多吃辣椒
風濕患者不要多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等,不然會加重類風濕患者的病情。
3、生冷的食物類不要多吃
風濕患者要盡量避免少吃生冷食物,比如冷飲、生的食物,或者是經過冰鎮的水果和飲料等,但是不包括一般的水果和蔬菜,這些生冷食物會加重患者的病情。
4、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的食物
不能多吃
牛奶、花生、巧克力、乾酪等食物比較容易產生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能夠造成過敏而使關節炎症狀加重、復發或惡化,類風濕患者應盡量少吃。
5、過酸、過甜、過鹹的食物
過酸、過甜、過鹹的食物類風濕患者一定要少吃,比如花生、白酒、巧克力等,另外雞、鴨、魚、肉等酸性物質食也一定要少吃為妙,因為這些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導致體內的酸鹼度失去平衡,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可以使得類風濕患者的症狀加重。
6、少喝啤酒、飲料、咖啡、茶等
風濕患者應該少喝啤酒、飲料、咖啡、茶等,同時還應該注意避免被動吸煙,以上這些活動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風濕患者飲食4原則
1、膳食營養要全面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無虛忌口但也不要偏食,以便攝取豐富、全面的膳食營養,部分食物應限量,但不是絕對忌食,如牛奶、羊奶、奶糖、乾酪、巧克力、花生、甜食等,另外酒、咖啡、茶等飲料也應該限量飲用。
2、飲食要節制
類風濕關節炎病程較長,患者體質都比較虛弱,故飲食要定時適量,不能飢飽失常;食物之軟、硬、冷、熱均宜適當,以防再傷脾胃;切忌過度進食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
3、飲食以清淡為宜
因患者長期為病痛折磨,與葯物為伴,寢食不安,故虛證者多,過食膏粱厚味,易助濕生痰,中醫認為類風濕性有外濕之病因,如再生內濕,則內外合邪,對病情不利。因此,日常飲食當以清淡為宜。
4、特殊體質的飲食選擇
胃酸過多或脘腹飽脹的類風濕患者,不宜多吃甜膩及閉氣助脹之品;脾胃虛弱,運動乏力者,不宜服阿膠、銀耳等補品;內熱體質者,不宜服紅參、鹿茸等熱性補品;舌苔黏膩、體內濕盛者,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宜食甲魚、腳爪、蹄膀等油膩厚味之品。
風濕病人吃什麼好
1、生薑粥
粳米50g,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2、川烏粥
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3、老桑枝煲雞
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4、防風苡米粥
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如果有幫助到你,希望能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