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三項如何看結果

類風濕三項如何看結果

發布時間:2020-10-24 20:41:54

1、類風濕三項檢查都在正常范圍內,怎麼確定是類風濕的?

CR /EULAR 2010年RA分類標准和評分系統
項目評分
關節受累情況(0~5分)
1個大關節0分
2~10個大關節1分
1~3個小關節2分
4~10小關節3分
10個關節至少1個為小關節5分
血清學(0~3分)
RF和抗CCP抗體均陰性0分
RF或抗CCP抗體低滴度陽性2分
RF或抗CCP抗體高滴度陽性3分
急性期反應物(0~1分)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異常1分
症狀持續時間(0~1分)
< 6周0分
≥6周1分
患者按上述評分≧6分,可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應該做什麼檢查,怎麼判斷是呢

我剛做了個基本檢查70多塊,風濕三項。要是做風濕全套得是有風濕免疫科的大醫院,有的還要求做X光檢查、不止抽血,可能就小1000了。

做完看結果才能看出來,主要是看血沉和風濕因子。標准好像不同,得咨詢醫生了。

3、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是哪些呢

風濕三項(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
抗o的臨床意義:
增高: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用於檢測風濕病是否在活動期的試驗,期間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說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但不一定會患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心臟病,需要同時檢測抗鏈球菌的菌體抗原並結合臨床表現等;
類風濕因子(RF)的臨床意義: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診斷及預後判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A患者RF陽性率為52%~92%,一般RF陽性者療效差,並伴有其他並發症,如周圍神經炎及動脈炎等;RF陰性者病情較輕,並發症較少,療效較好。RF陰轉或含量降低,可作為評價葯物療效及病情緩解的一個指標;
C-反應蛋白(CRP)的臨床意義:
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症、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後數小時迅速升高,並有成倍增長之勢,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

4、風濕三項手工做法如何看結果

手工方法的風濕三項檢查首先要做好陰陽性對照實驗,目前手工方法的風濕三項檢查只能做到定性實驗即:觀察到凝集反應為陽性和不能觀察到凝集反應為陰性。(好像6ug是臨界值,小於則不凝集,大於則凝集,記不太清楚也不敢肯定,權當參考哈)如要定量,就要上大生化了。至於風濕三項的臨床意義,樓上那位復制粘貼俠已經做出了回答在此不再敷述;如需治療,樓上也有一個賣葯的貌似…(網上買葯需謹慎哈)百度不愧為屌絲百科全書!

5、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是哪些

1.類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是種身體內產生的抗IgG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漿細胞合成,並分百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結和類風濕性皮下結節的漿細胞度也可產生。
2.血沉:即紅細胞沉降率(ESR),可以作為判斷炎症活動度的可靠指標,其升降與類風濕的活動度相一致,也可作為判定內療效及診斷的指標。
3.c-反應蛋白(CRP):當發生炎症或組織壞死時,血清CRP濃度迅速上升。風濕在活動期,血清CRP升高明顯,是觀察病情活動性的指標之一。和炎症活動度的關系密切,結果不易受貧血、容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影響,因而反映炎症狀況更為准確。

6、怎麼看風濕的檢查結果?

TP總蛋白 84 ,提示營養過剩。
UA 尿酸 523 ,提示吃的含有嘌呤的食物太多, 你應該少吃肉類,燒烤及海產品。
CRP C反應蛋白 15.53提示有炎症而已。
RF 類風濕因子 5.0,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如果你有腳趾關節疼痛,是痛風的可能性大。

7、類風濕檢查報告 怎麼看?

你的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啊,都在參考值范圍之內,只有類風濕因子是臨界值,還是讓醫生多檢查一下,排除別的病情吧。

8、什麼叫做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

抗溶血性鏈球菌抗體試驗(ASO):滴度超過500單位為增高,特別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風濕熱患者約有80%ASO增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見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風濕活動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緩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兒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成年患者陽性率高達70% -80%,兒童病人陽性率為30%左右。類風濕因子檢查對類風濕病不是惟一的診斷依據,因正常人中約1%~5%可見類風濕因子陽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相反,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關節炎,需要結合臨床全面考慮。

與類風濕三項如何看結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