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如何風濕病

如何風濕病

發布時間:2020-10-24 20:40:36

1、如何治療風濕

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應,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損傷,嚴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損害。此外,大多數風濕性疾病都有關節症狀;每個病人,同一種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應該仔細評價,以制訂出其個人的治療計劃。治療目標應包括緩解症狀,改善病情,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盡可能延續患者的生命。由於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因此要爭取病人的合作,長期堅持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葯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療。
以下僅就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進行討論。
葯物治療
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可分為如下幾類:
1. 非甾類抗炎葯(NSAIDs):此類葯物的作用,主要為解熱,消炎和鎮痛,而達到減輕炎症反應和目的。最早為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至今仍為治療急性風濕熱及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葯物。後來生產出各種水楊酸類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羅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種葯物的葯代動力學及不良反應各不相同,主要對胃腸,腎,肝和血液系統,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劑量,用法,副作用等。
2. 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質激素,因為這類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有較強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應帶來的各種症狀,如發熱,關節腫脹和疼痛。所以對各種風濕性疾病,常被用為第一線葯物。臨床上應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長效等制劑。用法有口服,肌肉或關節腔內注射,靜脈注射,可根據病種,病情作不同的選擇。但由於其並非根治葯物,長期大量使用可誘發感染,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精神異常等;且如停葯過快易產生病情反跳現象,故應注意根據病種和病情,調節使用葯物的種類和劑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則上以小劑量,短療程為宜。
3. 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葯物(DMARDs)又稱為慢作用抗風濕葯物。此類葯物包括許多種類結構不同,作用各異的葯物。它們的共性是起效比較慢,有一定蓄積作用,故停葯後,作用消失也較慢,仍可維持一段時間。它們並無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過不同的機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製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關節腫脹,疼痛,僵直和減輕系統性症狀,降低急性期反應蛋白,血沉。如使用時間較長,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標,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類的葯物包括有抗瘧葯-氯喹、羥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磷醯氨,青黴胺,金制劑,環孢素A及來氟米特。
以上各種葯物對人體重要的臟器(肝,腎,膀胱,肺,胃腸,生殖腺)和組織(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應注意適應症的選擇。
4. 其它:其它治療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雲克等。
(1) 雲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膠原酶的活性,防止軟骨分解和破壞,抑制破骨細胞。可消炎,鎮痛。
(2) 雷公藤總甙:抑制T、B細胞增殖,抑制T-細胞產生IL-2及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產生。有較強的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
其他措施
風濕病患者,除葯物治療外,對血中有很多循環免疫復合物,有高免疫球蛋白,可選用免疫吸附及血漿清除療法;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RF,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粘滯度,疏通微循環,可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手術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術,晚期可作關節置換術,或肌腱修復或轉移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2、怎樣能治風濕

如何預防風濕類風濕病:
1 、適當加強體育鍛煉,以加快血液循環減少局部血液和炎性物質淤滯。
2 、注意個人衛生和生活規律,出汗後不要立即用涼水沖洗和吹電扇,久坐的人要適當運動。
3 、適當的減少性生活次數。
4 、適當加強營養,多吃含蛋白高的和易消化的及熱性事物(魚、蛋、羊肉等)。
5 、同時患有其它疾病時,可同時加用治療其它病的葯物,時間要適當錯開 30-60 分鍾。
6 、不要有病亂投醫,亂用葯,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堅持按療程治療,不要隨意停葯。
風濕病患者的飲食應以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要原則。
建議食用軟爛易消化食物,盡量選用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湯、藕粉、果汁、蛋湯、粥、面片湯;還需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D,如菠菜、紫菜、雞蛋、牛奶、新鮮的水果蔬菜、活力捷等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食物,忌煙酒。

3、如何預防風濕類風濕

風濕免疫性疾病,簡稱風濕病,是一組病因尚不清楚,且缺乏特異性治療的,以肌肉骨骼系統受累的疾玻到目前為止,風濕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有很多研究表明,風濕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密切的關系。

4、風濕病的注意事項是哪些?

中老年風濕病患者注意事項 在預防方面,應強調保暖、避寒、防濕,注意居住衛生,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對有慢性病的灶的病人,如齲齒、扁桃體炎等應積極治療。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宜及早摘除,最好在風濕活動靜止期進行,述前一天及述後2 ̄3天應注射青黴素以預防感染。 對已患風濕熱的病人,應積極預防溶血性鏈球感染。一般可用普魯卡因青黴每天肌注40 ̄80萬單位,療程為7 ̄10天。以後用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120萬單位,每月肌注一次,以防再感染。至於應用期限,一般認為從風濕熱末次發作維持5年左右,特別是首次發作時出現心臟病變,或已有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應預心治療到成年,如對青黴素有過敏瓜者,可服磺胺嘧啶或磺胺異惡唑。每日0.5 ̄1克。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檢查血象,慎防粒細胞缺乏症。 風濕病患者保健及注意事項: 基本治癒或正在治療中的患者,除了堅持鞏固用葯物治療外,必須加強自我保健,這對促進疾病的康復和身體健康極為重要,具體內容如下: 如何保護關節? 日常生活中關節過度運動是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如果關節有了疼痛的感覺,此時就已警告患者病變關節受到了過度的應力。患者應減少活動,以下介紹幾種方法和技巧有助於患者延緩或防止可能出現的畸形。 (1)由較強的關節或較大的身體面承受負荷,如用手掌、前臂或肘代替手指的工作。 (2)利用杠桿原理,物體越靠近身體負荷減輕。 (3)避免關節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位置,為了減輕下肢關節的應力,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採用坐位工作為宜,但需要站立時,應適當改變體位,以減輕關節僵硬,防止關節攣縮。 (4)保持良好的姿勢:無論站立、坐位或舉物時都應保持良好的力線。正確的力線可以減輕關節和肌肉的應力,如需長期站立,兩腿可交替休息。穿寬松的平跟或低跟鞋並使一足置於足凳,不但能提供穩定和安全,而且有助於保持骨盆傾斜,減輕下背部扭力。

5、怎樣確定是風濕病?

書面定義: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民間定義:濕氣進入關節深入骨髓而遇風為風濕,遇熱為濕熱,遇寒為寒濕!遇到老為老濕- -(題外玩笑!)一個濕道盡千萬人的痛楚。

治癒風濕目前的科學水平是沒發做到,除非換骨頭!所以不要相信江湖神棍、牛鬼蛇神、道貌岸然的人的謊言,只能做到緩解!

很不幸我也是一名風濕患者,年紀輕輕風濕加身確實讓人頭疼不已,但是已經有2年風濕沒有怎麼犯了,我的風濕是年少踢球摔倒留下的後遺症,每到陰雨天就酸疼的不得了,我有個同事更嚴重,就想用刀剁了!我也研究了一段時間這東西,發現風濕就是個坑!

我的經驗就是堅持,意志力,風濕基本都是發生在腿關節,所以腿部的神經基本都彎曲不能伸直,細心的人就能發現在睡覺的時候使勁伸直兩條腿,沒有風濕的一條關節就能碰到床墊子,而風濕腿卻碰不到,如果兩腿都用那麼你更慘,所以拉伸腿部關節神經才是緩解的王道,當然這個物理運動人盡皆知——仰卧起坐!

我已經堅持2年了,從一開始的每天20個到每天50個(不宜過多)雖然右腿還是有風濕病,但是陰雨天潮濕天那種酸疼無比抓耳撓才的感覺已經消失了,每天做完膝蓋總是熱乎乎的,而我同事沒做,看到我很淡定羨慕不已,堅持才是王道,做不做的你堅持6個月就會看到效果!即使對你不好用也能送你一個完美的腹部肌肉,O(∩_∩)O,

對於風濕我還有一點建議,就是最好居住的環境不要在潮濕的地區,江南、廣東、湖南一帶都比較潮濕,建議可以遷居北方。就這么多吧先,碼字很辛苦。

6、怎樣預防風濕病

風濕免疫性疾病,簡稱風濕病,是一組病因尚不清楚,且缺乏特異性治療的,以肌肉骨骼系統受累的疾病。到目前為止,風濕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有很多研究表明,風濕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密切的關系。當然遺傳因素個人是無法選擇的,但是從環境因素入手有可能會避免風濕病的發生,例如忌煙,注意關節的保暖,避免在寒冷潮濕的環境里長時間生活等等。

7、風濕是怎麼來的

「風濕」一般認為風濕病就是關節炎,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風濕」並不是指一種病,風濕是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我國最常見的且危害性最大的風濕病有:急性風濕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祖國醫學認為,風濕就是風寒濕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使氣血遠行不暢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區伸不利或腫大。

風濕病的病因有哪些?
1 、免疫功能紊亂; 2 、環境因素,如風、寒、濕等; 3 、感染; 4 、創傷與勞損; 5 、退行性改變(老化); 6 、遺傳因素; 7 、代謝障礙。

風濕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有哪些?
1 、疼痛 2 、壓痛 3 、僵硬感 4 、腫脹 5 、活動障礙。

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風關炎)是一種與 A 組溶血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典型表現為遊走性多關節炎,常不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不留關節強直與畸形。

如何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
1 、病前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
2 、症狀。四肢大關節(腕、肘、肩、踝、膝、髖)遊走竄痛或腫痛。
3 、體征。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或腫痛,活動功能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熱、結節性紅斑或環形紅斑或心臟病變等。
4 、實驗室檢查。活動期血沉( ESR )一般多增快,非活動期正常,活動期抗 O ( ASO )多陽性( 1:600 單位以上)如抗 O ( ASO )陰性者( 1 : 400 單位以下)必須見有環形紅斑或結節形紅斑,否則不能診為風關炎。
5 、 X 線檢查。受累關節僅見軟組織腫脹,無骨質改變。
6 、預後。緩解期或治癒後受累關節不留畸形。

8、風濕該如何改善?

首先風濕的診斷必須得靠臨床的實驗室檢查以及一些臨床的症狀才能確定,
如果單純的膝關節疼痛,這個不一定就是風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膝關節炎或者是局部韌帶以及肌肉的牽拉,再加上腰椎骨盆的病變都可以導致膝關節疼痛的所以說目前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全面的檢查,也可以去找正骨的醫師進行局部觸診的檢查,再配合局部x光片,這樣就可以明確病因,然後再有針對性調理
風濕病患者的飲食應以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要原則。
建議食用軟爛易消化食物,盡量選用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湯、藕粉、果汁、蛋湯、粥、面片湯;還需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D,如菠菜、紫菜、雞蛋、牛奶、新鮮的水果蔬菜、活力捷等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食物,忌煙酒。

與如何風濕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