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風濕。類風濕。風寒區別
類風濕是西醫的診斷用語,風濕既是西醫學也是中醫學的用語,而風寒就是中醫的用語了。所以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出自哪個醫生之口。西醫把風濕類的疾病分的很詳細,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如果不是專科醫生,都很難說清楚的,所以大型醫院里都有風濕科的。另外,中西醫雖然能結合治療疾病,但他們的理論差異太大,幾乎是風牛馬不相及,所以千萬不要互相解釋。最常見的是,中醫生說是腎虛,患者便去化驗尿液。很滑稽很不科學很沒道理很沒意義!
2、中醫裡面:脈 沉細弦滑是什麼意思啊
脈 沉細弦滑,沉就是要使勁才能摸到脈搏跳動,是陽虛的表現。細小微弱為勞,弦說明精虧,一個小珠子滾過手指的感覺為滑,主痰飲、食滯、實熱等證,又主妊娠。貧血、風濕病、急性感染發熱後期、急慢性胃腸炎、肝硬化腹水(弦滑脈)
3、風濕三項臨床意義
「風濕」一般認為風濕病就是關節炎,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風濕」並不是指一種病,風濕是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我國最常見的且危害性最大的風濕病有:急性風濕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祖國醫學認為,風濕就是風寒濕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使氣血遠行不暢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區伸不利或腫大。 風濕病的病因有哪些? 1 、免疫功能紊亂; 2 、環境因素,如風、寒、濕等; 3 、感染; 4 、創傷與勞損; 5 、退行性改變(老化); 6 、遺傳因素; 7 、代謝障礙。 風濕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有哪些? 1 、疼痛 2 、壓痛 3 、僵硬感 4 、腫脹 5 、活動障礙。 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風關炎)是一種與 A 組溶血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典型表現為遊走性多關節炎,常不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不留關節強直與畸形。 如何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 1 、病前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 2 、症狀。四肢大關節(腕、肘、肩、踝、膝、髖)遊走竄痛或腫痛。 3 、體征。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或腫痛,活動功能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熱、結節性紅斑或環形紅斑或心臟病變等。 4 、實驗室檢查。活動期血沉( ESR )一般多增快,非活動期正常,活動期抗 O ( ASO )多陽性( 1:600 單位以上)如抗 O ( ASO )陰性者( 1 : 400 單位以下)必須見有環形紅斑或結節形紅斑,否則不能診為風關炎。 5 、 X 線檢查。受累關節僅見軟組織腫脹,無骨質改變。 6 、預後。緩解期或治癒後受累關節不留畸形。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 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痹證范疇,俗有骨痹、歷節風之稱。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關節起病,常呈對稱性,早期症狀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發僵,長久不愈的晚期症狀則為關節畸形。本病在我國人中患病率為 0.3% ,是造成我國人群喪失勞動力與致殘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發病一般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發病的高峰年齡 20-40 ,而女性則在 40-60 歲,類風濕關節炎以女性多發,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 2-3 倍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變化和病程?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所謂的滑膜炎。正常狀況下,關節腔內面有一層精緻的滑膜,可分泌關節滑液,以潤滑和保護關節。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滑膜產生發炎反應,關節因 發炎細胞的聚積而有紅、腫、熱、痛的現象。這種發炎反應嚴重時甚至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甚至骨骼。若缺乏適當治療,關節將變形、僵直而無法活動。此外,活動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中約有 5%-15% 會出現皮下結節,這是一種發生於皮下面,因發炎作用而變性成纖維組織,分布很廣,但好發於較敏感部位如關節伸側、頭皮等,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有時則會導致感染。如果發生在肋膜、眼睛等,則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必備的條件(診斷標准) 診斷類風濕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自覺症狀)一般是以遠端一個或兩個小關節開始疼痛、腫脹、逐漸發展到多個關節,有的呈對稱性、遊走性、間歇性發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現晨僵(早晨起床時兩手發硬脹),活動後消失。 如何鑒別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受累關節 以四肢大關節(膝、髖、踝、肘、肩、腕)為主 以四肢小關節(手指、掌指、足趾)為主 臨床表現 急性者發病急、高熱、關節紅、腫、熱、痛,慢性者關節遊走竄痛或兼低熱 手足小關節腫痛、晨僵,可侵犯大關節,常呈對稱性,大小關節皆可變形。 實驗室與 X線檢查 ASO陽性(1:600以上)若陰性要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現症,血沉多快,類風濕因子陰性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中晚期相對穩定,類風濕因子陰性者應以 X線片檢查,具典型類風濕性關節X線所見 其他合並症及預後 四肢皮膚伴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以及心臟病變,四肢關節不留畸形 本病系全身性疾病,多數有貧血,失眠,納差,關節可僵直變形,甚至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可怕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炎症性
4、風濕怎麼回事?
風濕中醫屬痹症一類,指風和濕兩種病邪結合所致的病症。症見頭痛、發熱、微汗、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節痠痛、不能屈伸等。
5、什麼是風濕滑囊炎
對這滑囊炎的治療應針對病因,結合臨床表現,採取不同措施,急慢性損傷性滑囊炎,可穿刺抽液後囊內注入醋酸強的松龍,因骨骼畸形引起的滑囊炎,應矯正畸形,應加強勞動保護,少數慢性病人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疼痛較重,囊壁肥厚,影響活動者,可行滑囊切除術,有繼發感染者,應行外科切開引流。 查看原帖>>
6、風濕 滑囊炎
滑膜炎是風濕病的一種,滑膜炎在我們身體中分布最廣的部位就是膝關節了,所以滑膜炎的發病通常出現在膝關節部位上,滑膜炎也通常會反復的發作,對於患者的身體影響很不好。對這滑囊炎的治療應針對病因,結合臨床表現,採取不同措施,急慢性損傷性滑囊炎,可穿刺抽液後囊內注入醋酸強的松龍,因骨骼畸形引起的滑囊炎,應矯正畸形,應加強勞動保護,少數慢性病人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疼痛較重,囊壁肥厚,影響活動者,可行滑囊切除術,有繼發感染者,應行外科切開引流。
7、風濕類風濕什麼症狀?怎麼治療呢?
您好,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的受累以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容易導致關節畸形,甚至是關節功能的喪失。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案依據患者的不同臨床特點而不同,葯物治療方面主要可以選擇非甾體抗炎葯物、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免疫抑制劑等。此外,理療、外用葯物等輔助治療也可以幫助緩解關節的症狀。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8、風濕有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各有什麼危害?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與軟骨的破壞: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與軟骨的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其他炎症性關節病不同之處在於其滑膜有過度增生的傾向,並可對與滑膜接觸的局部軟骨與骨,產生侵蝕作用。多種機制參與了這一過程。軟骨與骨並不是組織遭到破壞的惟一目標,軟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也參與了組織細胞外間質的丟失過程,而且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破壞的目標還包括韌帶和肌腱。 (1)軟骨破壞的機制:關節軟骨是由大量的間質和少量的軟骨細胞組成的。其中,膠原纖維、蛋白多糖、水等組成軟骨間質。軟骨細胞可合成並分泌膠原蛋白、蛋白多糖以及其他作用於間質的蛋白。類風濕性關節炎軟骨的破壞主要是指細胞間質的降解,這一過程實際上是間質被水解蛋白酶消化的過程。 (2)局部骨侵蝕的機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放射學的改變包括近關節處出現骨質減少、軟骨下骨的局灶性骨侵蝕和血管翳侵襲關節邊緣。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有關局部的骨侵蝕隨著疾病的進展而加重,一般來說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 (3)各種類型的細胞在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破壞中的作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由於滑膜襯里層細胞數量的增多和細胞形態的肥大造成滑膜增厚。促炎症性細胞因子IL-1 和腫瘤壞死因子-α刺激黏附分子在內皮細胞的表達,並增加招募嗜中性粒細胞進入關節腔。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並發症: 1.惡性類風濕關節炎(MRA) 指動脈炎可引起梗死性病變、雷諾現象,進一步發展可引起指尖壞死、脫落。病情嚴重者可發生與結節性多動脈炎難以區分的全身壞死性動脈炎,其預後不好。 2.本病侵犯心臟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炎。也有的由於類風濕結節引起心臟傳導障礙(尤其是束支傳導阻滯)。個別病例可出現縮窄性心包炎。 3. 病情嚴重者嗜酸粒細胞升高。部分病人可合並腎臟損害,多數出現葯物性消化道黏膜病變。脊髓病變多繼發於頸椎滑膜關節病,有時可繼發於神經炎性肌萎縮。類風濕性胸腔滲出液可並發胸膜炎。若病變發展,結節可融合成空洞,有時可引起氣胸或慢性支氣管胸膜瘺。 4.少數無痛性結節病變潰破後引起眼球穿孔。也有的合並虹膜炎、脈絡膜炎、乾性角膜結膜炎。
9、中醫尺脈玄滑什麼意思
脈弦滑是相兼脈,弦脈脈形特徵為端直以長,如按琴弦。主要是肝膽病,諸痛,瘀血,亦可是脾胃虛損,疲勞等疾病,脈弦滑可能是實熱,痰飲,痰熱,多見於肝病,中風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