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草葯治類風濕

草葯治類風濕

發布時間:2020-03-27 11:48:30

1、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葯主要有以下12 種。

(1)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 ~ 8 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 ~ 16 片,不超過20 片)。每日2 ~ 3 次。

(2)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兒童酌減。

(3)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 枚,地龍5 條,全蠍、黑豆各21 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 丸,甚者10 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 次。

(4)血痹大易方

葯物組成:萆_、山葯、牛膝、澤瀉各60g,地膚子、白術各15g,乾漆、蠐螬、狗脊、車前子各5g,茵陳3g,山茱萸16g,乾地黃75g,天雄5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風邪偏重。症見疼痛,遊走無定處。

用法用量:每服10 丸,每日3 次,溫酒送下。用量亦可適當增加。

(5)防風丸

葯物組成:防風、羌活、桂心、茯神、人參、炒枳殼、酒牛膝、五加皮、麥冬、元參、薏苡仁、生地黃、芍葯、丹參、檳榔各60g,大黃、炒松子仁、木香各15g,磁石(火煅醋淬7 次)適量。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益氣養陰。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偏盛,證見關節疼痛,紅腫,微熱等。

用法用量:每服30 丸,漸加至40 丸,空心溫酒服下,每日3 次。

(6)痹隆清安片

葯物組成:萆_、懷生地、制馬錢子、制乳香、制沒葯、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定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於濕熱者。

用法用量: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

(7)石楠散

葯物組成:石楠葉(醋炙)、山芋、葳蕤、天雄(去皮、炮)、石膏(別研)、升麻各30g,黃芪、桃花(生用)、甘草、菊花(未開花者,炒)各15g,山萸肉45g,珍珠(別研)、丹砂各7.5g。

製法:上為細末,入別研葯,更研令勻。備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扶助正氣。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肌肉熱極,體如鼠走,唇口反壞,皮膚色變,並治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3g,漸加至6g,空心用溫酒調下,每日3 次。

(8)燥濕化痰丸

葯物組成:羌活、獨活、防己、川烏、全蠍、南星、半夏、炒僵蠶、天麻、去白陳皮、豬牙皂角(炒)、酒當歸、生地黃、木香、沉香各15g,土炒白術、蒼術(米泔水浸)、杜仲(薑汁炒)各60g,炒巴戟天、薏苡仁、酒牛膝、川芎、破故紙(炒)各3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搜風化痰,通經活絡,滋補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痰濕阻絡,頑痰膠結所致之關節腫脹,畸形,僵硬不得屈伸,晝夜疼痛無休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 丸,空心食前酒送下,食干物壓之,每日3 次。

(9)虎骨丸

葯物組成:乳香、沒葯(各另研)、赤芍葯、熟地黃、當歸、虎脛骨(酥炙黃)、(狗骨代)各30g,血竭15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用木瓜一個,切破去子,納以上葯末在內,以麻線纏定,勿令透氣,好酒適量煮,酒盡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許,杵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養血活血,通經活絡,宣痹止痛,強壯筋骨。

主治:經絡凝滯,骨節疼痛,筋脈攣急,遇陰寒痛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 丸。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溫酒下。

每日3 次。

(10)昆明山海棠片

葯物組成:昆明山海棠。每片含相當於生葯5g。

功效:續筋接骨,祛瘀通絡。

主治: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各期。亦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每次2 片,每天3 次,飯後服。

(11)益腎蠲痹丸

葯物組成:地黃、當歸、淫羊藿、骨碎補、蜂房、全蠍、蜈蚣等。

功效:益腎壯骨,蠲痹通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關節疼痛、腫大,屈伸不利;或僵硬畸形、肌肉疼痛、瘦削、腰膝萎軟者,不論寒熱虛實均可服用。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g(症重者可加至12g),每日3 次,食後服用,兒童酌減。

(12)活血丹

葯物組成:熟地黃、當歸、白術、白芍、川續斷、人參各3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主治:遍身骨節疼痛。

服法:每服100 丸,每日3 次,溫酒送下。

2、如何通過中葯外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一)熏蒸療法

取荊芥、防風、艾葉、大蒜(去皮)各30g,將上葯放入盆中加水煮沸後,將患部置盆上熏蒸。每次熏蒸1~2h,熏蒸後要用干毛巾擦乾患部,並防止受涼。每日熏蒸一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d。

(二)中葯浴

取生艾葉、防風、透骨草、威靈仙各30g,布包放入盆中加水煮沸後,放至溫,將患處或全身浸泡在葯液中。每次30min至一個小時,出浴後用溫水沖去殘葯,擦乾防止受涼。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d。

中葯浴在炎症的急性期不宜使用。

3、雄骨風草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療效嗎

尋骨風,中葯名。為馬兜鈴科草本植物綿毛馬兜鈴植物地上部分:莖,葉。味辛、苦,性平。
《全國中草葯匯編》記載:歸肝經。《中華本草》記載:歸肝、胃經。功能:有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用於風濕痹痛,胃痛,睾丸腫痛,跌打傷痛等症。

4、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葯有哪些?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葯按其主要功效分類介紹如下:(1)疏散風邪:有獨活、羌活、防風、麻黃等。(2)溫經散寒:熟附子、川烏、草烏、桂枝、細辛等。(3)除濕蠲痹:薏苡仁、防己、蒼術、萆解、蠶沙、木瓜、茯苓、豬苓、澤瀉、滑石等。(4)清熱宣痹:知母、黃柏、石膏、銀花、連翹、忍冬藤、生地、赤芍、丹皮等。(5)通經活絡:徐長卿、海桐皮、絡石藤、忍冬藤、秦艽、松節、伸筋草、木瓜、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龍、姜黃等。(6)搜風剔絡:全蠍、蜈蚣、蜂房、僵蠶、烏蛇、地鱉蟲、穿山甲、地龍等。(7)活血化瘀:桃仁、紅花、當歸、赤芍、乳香、沒葯、川芎、莪術等。(8)化痰散結:半夏、白芥子、貝母、制南星等。(9)益氣養血: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等。(10)補肝腎強筋骨:熟地、骨碎補、仙靈脾、狗脊、杜仲、川斷、桑寄生、牛膝、鹿角、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千年健等。

5、雷公藤是中草葯嗎,該如何使用,來治類風濕關節炎

蒙興文主任指出:你好雷公藤是一種中草葯這種中草葯是有毒的不能自行使用可以使用中成葯雷公藤多甙治療可以治療類風濕可以在葯房購買但是應該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6、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1、類風濕中葯之通絡壯骨散

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中葯,每包30g、用適量熱開水調成稠糊狀、貼於疼痛部位、然後用軟塑料薄膜蓋在葯糊外、用布裹嚴;一般時長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以患者不能耐受為度,其後把葯糊揭下。每用葯一次,間隔7天

2、類風濕中葯之防風薏米煎

這種葯物具有散風除濕的作用,薏米30克,防風10克。薏米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4、類風濕中葯之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兒童酌減

5、類風濕中葯之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般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次

6、類風濕中葯之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選擇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7、中葯治療類風濕靠不靠譜?

你好,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訴您,中醫治療類風濕是有效果的,靠譜的。
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兩種方法:一類是內治法,一類是外治法。所謂內治法,也就是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辨證施治,採用分型治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喝湯葯進行治療,湯葯治療一段以後,症狀控制了,病情緩解了,可以採用中成葯鞏固治療。另外還可以採用外治的方法,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調內外兼治,所謂外治,有很多方法,比如說對關節的疼痛,可以貼膏葯、熏洗、針灸、推拿。

8、類風濕有什麼草葯可以治好

山草葯加中葯制的葯酒 山草葯敷葯 再加穴位艾灸 目前治好過變形的類風濕重病者

9、治療類風濕中葯配方是什麼?說一下。

你好啊,平時呢,類風濕特別的多見,具有極其嚴重的危害性,波及到了較多患者的生活,導致患者關節部位受損嚴重,且會產生疼痛的症狀,從而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困擾,各位朋友要謹防類風濕的發生,注重該病的治療工作,可採用中葯配方進行治療,利於患者的身體恢復。類風濕特別的嚴重,誘發該病出現的起因較為復雜,很多朋友出現了類風濕的症狀,嚴重的危害了人們的關節健康,且會誘發較多的不適出現,對於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困擾,我們要謹防類風濕病的出現,正確了解該病的中葯治療配方,往下看為大家介紹一下類風濕的中葯治療配方有哪些呢?類風濕病是極為復雜的關節疾病,危害了較多患者的關節健康,誘發了較多的不適出現,導致患者的關節疼痛嚴重,就連生活也會受到累及,各位朋友要將類風濕病了解透徹,注重該病的治療工作,可採用中葯配方柴葛解肌湯來治療,葯物組成有柴胡、葛根、羌活、白芷、甘草、黃芩、芍葯、桔梗、石膏等,能有效減輕患者關節疼痛、肌肉酸楚的症狀,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治療期間患者應當多休息,不可以過度的勞累。另外還有羌活勝濕湯,此湯中包含羌活、蒿本、防風、川穹、獨活、炙甘草、蔓荊子等葯物,針對於風濕性關節炎頭痛過於嚴重的患者,用葯之後能減輕患者腰背腫痛、惡寒微熱的症狀,除此之外還有三痹湯,葯物組成有獨活、秦艽、防風、細辛、當歸、芍葯、川穹、牛膝、黨參、茯苓、乾地黃、肚仲、甘草、肉桂心、黃芪、續斷、生薑等葯物,對於治療類風濕病特別的有效,利於該病患者的身體恢復,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認識上述的內容後,我們知道了治療類風濕的中葯配方有哪些了,類風濕病特別多見,誘發該病出現的原因復雜,傷害了人們的關節健康,且會誘發較多的不適出現,我們必須要將類風濕病認識透徹,多了解相關的治療中葯,治療期間對於患者的護理工作也要加強起來。

與草葯治類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