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祛風濕的中成葯有哪些

祛風濕的中成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10-23 20:06:59

1、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1、類風濕中葯之通絡壯骨散

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中葯,每包30g、用適量熱開水調成稠糊狀、貼於疼痛部位、然後用軟塑料薄膜蓋在葯糊外、用布裹嚴;一般時長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以患者不能耐受為度,其後把葯糊揭下。每用葯一次,間隔7天

2、類風濕中葯之防風薏米煎

這種葯物具有散風除濕的作用,薏米30克,防風10克。薏米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4、類風濕中葯之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兒童酌減

5、類風濕中葯之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般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次

6、類風濕中葯之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選擇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2、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中成葯有哪些?

我們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葯,這個就很多了,因為目前在醫院里公用的,就是有一些,比如說我們醫院就是痹痛定膠囊,通絡開痹片、金烏骨通膠囊,什麼金天格、盤龍七、復方夏天無,還有白芍總苷、正清風痛寧,雷公藤,這都是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但是這所有的葯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症,而且同時葯物的服用,它是有一定的療程,就是老百姓講的,我得服用多長時間呢,這些葯物都應該到醫院里來,請醫生來看,有些葯物比如說對心臟,心臟病、高血壓還是孕婦,這些都是有禁忌症的,所以得了這些風濕病,不要自己在外面,隨便在醫院,葯店隨便買一買葯,還是到醫院里請醫生看一看,這是比較正確的一種治療方法。

3、祛風除濕的中成葯有哪些 (原創)

。鴻茅葯酒始創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歷代傳承至今已有270年歷史,是一個在全國擁有廣泛市場基礎和消費者影響力的馳名葯酒品牌。鴻茅葯酒根據祖傳秘方炮製,內含67味龐大中葯組方,葯用價值極高,對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有明顯功效。自道光皇帝開始,鴻茅葯酒成為被指定的御用葯酒,歷代進貢。若病人肌肉筋骨關節腫痛,而無局部冷熱與皮色異常,亦無喜暖或怕冷等全身症狀,則多屬感受風濕之邪。則可選擇以下中成葯:散風活絡丸、舒筋活血片、活絡丹、天麻丸、風濕關節炎片、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正清風痛寧等,並可外用追風膏、傷濕止痛膏。對於患者難以治癒的腳痛,最好給以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這是解除病痛的有效渠道。最好的治療原則是通過「通、排、調、補、修、活」,促進關節功能修復。[已過濾文章中的超鏈接]

4、北京同仁堂都有什麼去風除濕的中成葯

再造丸:是北京同仁堂制葯廠的十大王牌產品之一,是治療風痰類病症所致中風癱瘓 、半身不遂的著名中成葯。前人稱「醫風痰、治癱瘓,起死回生之力,故立名功同再造」。

本品主要成分為蘄蛇 、人參 、威靈仙 、三七 、沉香 、天麻 、牛黃 、硃砂等,功能祛風化痰 、活血通絡,用於氣血素虧、內蘊痰火外受風寒濕邪導致經絡受阻所致中風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手足麻木 、疼痛拘攣 、言語蹇塞。

本品以十全大補方為基礎,再加附子等溫補氣血,以達培本扶元之效。麻黃 、防風 、羌活 、細辛等祛風散寒以解肌表受入之風寒;地龍、僵蠶 、天麻 、全蠍、蘄蛇等平肝熄風,祛風通絡;桑寄生、油松節、威靈仙等祛風濕利關節;天竺黃、牛黃、硃砂等祛風化痰、鎮靜安神;再配以行氣葯沉香、香附、檀香等,理血葯三七、血竭等,使其順血行,活血散瘀,即使補而不滯,又達血行風自滅之功。方中還有芳香開竅之物麝香、冰片,使葯物迅速到達病所,更好地發揮療效。

本品臨床常用於證屬氣血不足、風痰阻絡所致的中風偏癱、半身不遂以及肝腎不足、寒痰阻痹所致類風濕關節炎等。

[主要成分]

蘄蛇 人參 威靈仙 三七 天麻 牛黃

[功能]

祛風化痰,舒筋活血。

[主 治]

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損傷臟腑,氣血不和引起:口眼歪斜、言語不清、談雍氣閉、左癱右瘓、半身不遂、手足拘攣、筋骨疼痛、步履艱難

[處方來源]

再造丸處方來源於《威信醫方集》回天再造丸方加減,清宮廷《丸散膏丹名葯配本》收載,同仁堂代清宮太醫制葯時,處方工藝傳入同仁堂成為古方。據清內脈案記載:光緒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御醫李德昌擬再造丸方供慈喜太後活務在、通絡、祛風,踞今已有幾百年的生產歷史。並在1983年整頓品種中,被納入到《北京市葯品標准》(1983年版)保密本的第25頁。

[組方特點]

再造丸配伍合理,多面兼顧,以補氣養血、祛風除濕、散寒通絡、行氣降逆、活血化瘀、清心化痰、熄風解痙、清熱益陰、通竅安神等多種葯物組成。該處方比部頒同名處方多山頭號血,意在使該葯活血散瘀通絡功能更加顯著,另本方還選用了質量較優的於術配白術。

[臨床觀察]

臨床對中風(中經絡)證屬氣虛血瘀型患者進行治療,顯效率為33.3%,總有效率為100%,且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均有較好的療效。再造丸治療歷節風(關節炎),屬肝腎不足、氣血兩虧、風寒陰絡型,顯效率為50%,總有效率為93.3%,並對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葯理毒理]

1.再造丸對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及微循環的影響實驗主要觀察再造丸對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中:血液度、血漿粘度、血細胞壓積和血漿熱沉蛋白(主要為纖維蛋白原)的影響;對大鼠凝血變學指標:凝血時間、凝血粘度上升率、凝血量大應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再造丸表現了一定程度的抗凝血作用,葯物雖未顯著改善血液流變性質(血液與血漿粘度),但對微循環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提示該葯有舒張血管的作用。

2.再造丸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再造丸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明顯減輕繼發性炎症病變的程度和減少繼發性炎症動物的發生數。實驗結果提示本品對關節腫痛、行動障礙、肢體癱軟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再造丸急性毒性實驗給葯劑量相當於臨床一日部葯量的104倍,連續觀察七天,小鼠服葯後行為、外觀正常,未有死亡及其他不良反應。

5、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的中成葯有哪些

風濕定膠囊,射香風濕膠囊,木瓜片,骨筋丸,小活絡丸,追風舒筋活血片,獨活寄生丸等等。

6、問題描述:祛風散寒除濕中成葯有哪些

病情分析:具有祛風百散寒除濕的功效的中葯一般多是用來治療風寒濕痹侵度入身體阻滯筋絡的病症,如膝關節的風濕類風濕疾知病,都是風寒濕氣侵襲的結果。意見建議:如道今比較好的中成葯有風濕骨痛版膠囊、大活絡丸,天麻膠囊等,外用膏葯有麝香追風膏等。權

7、請問治風濕的中成葯都有那些?

有關節疼痛,但風濕系列檢查正常,中醫認為與風寒濕邪阻滯經絡等有關。中醫治療主要以散寒除痹,通絡止痛為主,成葯可選用萬通筋骨片或風濕安泰片等,煎服中葯則需要面診大夫,對症加減使用散寒除濕止痛的方劑。日常要注意適當運動,關節保暖。

與祛風濕的中成葯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