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膝關節痛艾灸什麼穴位
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陰陵泉、三陰交、行間、阿是穴。
隨症加穴:1、便干尿黃者,加大腸俞、膀胱俞
2、心煩口渴者,加神門、金津玉液。
除了這些,給你推薦一款膏貼: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溫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醫學珍藏,結合現代高科技中草葯提純技術精製而成,刺激經絡,激活組織細胞,採用先進的透皮緩釋技術使葯物快速滲透,直達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應」的道家之理,與中醫理論精髓中「人身無處不太極」相契合。陰陽二儀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溫灸膏能讓您在短時間內感覺到葯物快速滲透的作用,實現化瘀通絡,溫陽固氣,祛寒止痛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類: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經痛、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痛風、老寒腿、跌打瘀痛、腎虛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宮寒、痛經等。
2、風濕艾灸需灸哪些穴位
風濕是感受風寒濕三邪為主,治療就應該以祛風散寒除濕,灸關元、氣海、神闕、命門、腰陽關、腎俞、腰眼都可溫陽散寒,除濕可用豐隆,祛風取風門、風池、大椎等。再就是要對受累關節進行局部治療。
夏天易出汗,要注意不可汗出當風,不可受涼,注意飲食。
3、一灸艾灸儀對風濕有效嗎?
有效果,濕氣重的話,一兩次就有感覺了,濕氣不重的話多幾次就好了。
4、風濕可以用艾炙嗎?效果如何?
風濕可以用艾炙, 艾灸對風濕有效果的,艾灸火力直達皮膚,深通經絡。特別是孫絡、厚絡和血絡的作用,主要在於體表,經絡環流氣血津液,滲灌臟腑組織,即達到溫經散寒、燥濕健脾、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艾灸具有很強的激發機體免疫作用,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使其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神經,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漸超正常,灸法治療多種疾病,如對久不癒合的慢性皮膚潰瘍、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崩漏、中風偏癱(出血性和缺血性)、胃潰瘍、慢性胃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均取得較好的療效。灸法有著極為廣泛的適應范圍 《本草綱目》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艾葉苦辛,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穴位和病損部位,稱薰灸。另一是隔蒜隔姜灸:將艾作成半粒小花生米大小的艾柱,在穴位和病灶部位置放2~3mm厚的蒜片或鮮薑片,薑片可用牙簽刺成數個小孔,將艾柱置於蒜或薑片上點燃,局部組織灼燙重時,稍挪動蒜或薑片即可,然後放回原部位。一般灸13~15柱艾即可
5、類風濕可以用艾灸治療嗎
艾灸可以溫通經絡,驅寒散邪,對於類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類風濕一般是可以用艾炙治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是適合寒濕、虛寒等體制的,不適用於那些濕熱、偏熱體制的人。建議進行治療前到醫院咨詢中醫生。
6、艾灸對風濕性心臟病有幫助嗎?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病因尚不清楚。常有低熱、乏力、心率增快、心律不齊,左胸悶,不願向左側睡眠,四肢關節疼痛,消化不良,易出汗及做惡夢,厭惡、恐懼雜訊等症狀,嚴重時伴心衰,則有小便不利,浮腫,肝脾腫大,咳喘等表現。使用久和艾灸自己在家可以操作,按心臟病常規艾灸穴位灸治,
7、艾灸可以治療風濕嗎 艾灸可不可以治療風濕
你好,風濕是中醫病名,屬痹證一類,指風、寒、濕三種病邪結合侵犯機體所致的病症。可表現為頭痛、發熱、微汗、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節酸痛、不能屈伸等。艾灸能補益人體的元陽、驅散寒邪,所以艾灸是風、寒、濕等邪氣的剋星。艾灸治療風濕是有效果的。具體情況需要你去咨詢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8、類風濕艾灸穴位
根據疼痛部位選擇穴位: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髎、懸鍾。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根據具體病情,選擇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每次最多灸4個穴位。病重每天灸,病輕隔日灸。 可以每次輪換穴位。
9、風濕性關節炎用艾灸管用嗎?
類風濕,主要發病在關節部位!建議您最好是找中醫診治!指導意見:艾灸是中醫的特色療法,它最大的功效就是溫陽通經絡!對疼痛寒症有療效!最好在中醫指導下進行艾灸!平時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