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能治好嗎
類風濕關節炎簡稱類風濕,是因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生功能紊亂而導致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出現腫脹、疼痛的一種病症,人們又將類風濕稱為「不死癌症」、「亞癌」等。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經過規范、系統化的治療,治癒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到三左右,大部分是不能治癒的,可以通過治療,緩解關節腫痛的症狀、延緩關節破壞的發展。
2、內風濕病能治好嗎?
風濕病一般來講是沒有特效葯物可以徹底治好的,風濕病包括200多種疾病,其中絕大多數的疾病都是需要終身治療的。當然,也不要過於悲觀、失望,一定要正確的認識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顧慮,積極的配合治療。
風濕病中絕大多數都是緩慢起病,只要早期診斷,堅持有效合理的治療都是可以控制病情,改善預後的。
風濕病的患者絕大多數都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以及非甾體抗炎葯和生物制劑或者植物葯等治療,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葯物治療,必要的話也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3、類風濕該怎麼治療 能治好嗎
由於陽氣虛弱,同時久居濕地,才會造成風濕和類風濕病證。在發達國家,類風濕病被稱為第二號癌症,西醫認為是不治之症,只能用激素來減輕患者的病痛,而用中國的中葯蠟療,調理效果非常好。
若用蠟對關元穴區、中脘穴區施以蠟療,當敷蠟百此次以後,熱量會通竄到四肢的各個關節,效果理想,從臨床實踐的經驗和理論來看,它就是根除類風濕病的最有效方法。
敷蠟療的方法,一定可使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但嚴重變形的骨骼極難恢復正常形態。
特色中葯蠟療敷關元穴區,中脘穴區,足三里穴區,以及蠟療敷疼痛部位。
4、類風濕能治好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重大消耗性疾病,是世界性醫學界難題,有慢性癌症之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是一種主要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風寒濕熱雜至而成。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重大疾病,起病可急可慢,大部分慢性起病,可發病於任何年齡,30—50歲發病多較,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世界醫學界難題,主要侵犯關節、血管、心臟、肺臟、神經、骨髓、肌肉、眼睛、皮膚等。侵犯關節及心臟最明顯、最常見。侵犯關節多發生在指、趾、腕、肘、肘、踝、脊柱等關節,關節晨僵、壓痛、腫痛、活動受限,長期反復侵犯關節,致使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關節變形和功能障礙,後期關節強直、畸形、癱瘓。
1、類風濕目前常規治療只能給病人用激素抗炎、解熱止痛、抑制免疫葯物、活血通經、疏風止痛等治療可稍緩解症狀,這些常規的治療仍停留在對炎症及後遺症的對症治療,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時的止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正所謂的治標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只是應付性的治療。
2、長期用激素治療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肌肉萎縮、代謝紊亂等疾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易誘發嚴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及代謝紊亂。
3、長期吃葯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等嚴重性損害。
4、類風濕關節炎屬疑難雜症,疑難雜症需特色治療,給你希望、新的生活,恢復你的生活自理力或勞動力,只治中晚期的患者。
戴護膝沒有用,注意防寒保暖。
5、類風濕能徹底治好嗎?怎麼治的呢?如何治
你好,類風濕關節炎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因其危害性較大,所以應該及時發現和治療。目前治療有非甾體類葯物,內分泌葯物和免疫葯物,比如益賽普。
6、內風濕病能治好嗎?
就目前來講,類風濕關節炎是不能根治的疾病,但也不要喪失信心,不能悲觀絕望,一定要正確地認識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定長期治療的決心。類風濕關節炎只要早期診斷,經有效合理的治療,是完全可以達到病情緩解或者臨床治癒的。
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病程遷延,在病程早期的二到三年內致殘率較高,如未能及時診斷和及早合理治療,三年內關節破壞可達70%,正確積極的治療,可使50%到80%以上的患者病情緩解,因此早期診斷積極治療是可以改善預後的。
7、我的類風濕能治好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關節病,人們對它的認識可追溯到18世紀。但是,直到1858年才由Garrod首次使用「類風濕關節炎」描述一組不同於 「風濕」的畸形性關節炎。之後,類風濕關節炎一詞逐漸被人們採用。 本病分布於世界各地,所有人種均可以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為22-60/10萬,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Pima, Chippewa及Yakima部落的患病率高達5%。在芬蘭,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率達2%。中國的患病率還沒有確切的數字。目前對如此不同的發病率並無滿意的解釋。 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都是進展性的。除了造成患者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畸形、骨質疏鬆以外,還會出現心臟、肺和血液系統損害。以前,因為其治療困難,病人痛苦,被廣大患者稱為「不死的癌症」。 類風濕關節炎真的不能治癒嗎?回答是否定的。縱觀類風濕關節炎診療的發展不難看出,近20年來,該病的研究已經有了歷史性的改變。診療理念已經由診斷疾病、緩解症狀、減輕病人痛苦,發展到早期診斷、抑制病情發展、完全治癒疾病。 實驗室檢查中,除傳統的類風濕因子外,近年來又發現了多種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乃至病因研究均有意義的自身抗體。抗環狀胍氨酸多肽抗體是新發現的一種對類風濕關節炎有診斷意義的抗體。其特異性達到96%,敏感性76%。其特異性顯著高於類風濕因子,可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有可能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標記性抗體。 抗角蛋白抗體是以大鼠食管上皮為底物,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到的一種抗體。抗角蛋白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的敏感性33%,特異性87%~95%。抗角蛋白抗體與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及嚴重程度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甚至臨床表現之前即可出現。對抗體陽性的「健康人」隨診,幾乎均發展為典型類風濕關節炎。因此,它對類風濕關節炎早期診斷及預後判斷很有意義。 本病的治療原則應包括四個方面: (1)早期治療。盡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s)或稱改變病情抗風濕葯(DMARDs),以控制類風濕關節炎病變的進展。 (2)聯合用葯。聯合應用幾種慢作用抗風濕葯可抑制免疫或炎症損傷的不同環節產生更好的治療作用。 (3)方案個體化。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對葯物的反應及副作用等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 (4)功能鍛煉。在全身治療的同時,應強調關節的功能活動。 免疫及生物制劑的應用,給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插上了新的翅膀。免疫及生物治療包括: 1)針對細胞表面分子、及細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療,如 Enbrel,IL1受體拮抗劑等。 2)以去除血漿中異常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細胞為主要目的的免疫凈化療法,如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及去淋巴細胞治療等。 3)以免疫重建為主的幹細胞移植。這些方法針對性地干擾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及病變進展的主要環節,可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隨著慢作用抗風濕葯的正確使用以及新療法的不斷出現,已使類風濕關節炎的預後明顯改善。若能早期診斷、正規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均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治癒。
8、內風濕怎麼治好
治療風濕的小偏方
1、准備一斤醋和一斤蔥,這是一天的量,然後一起煮沸了,直到把蔥煮蔫了。用這個水洗患處,一天洗六次,每次洗10分鍾左右,這樣堅持洗一直到症狀緩解後。蔥有很好的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效果,醋有殺菌、軟化血管的作用。在三伏天用這個偏方治療風濕,來年冬天風濕就會緩解很多。
2、准備當歸尾50克、生白芥子50克、蠶豆50克、紅砂糖80克,把這些以前搗成糊狀,洗干凈患處以後敷在患處,每天一次,連續敷三天,然後停葯三天在繼續敷葯。如果出現患處起泡,用消毒過的針刺破碘伏消毒就可了。
3、在二伏天的早上,采一斤來蒼籽葉或者籽,把它搗爛,用布包上敷在關節疼痛的地方,敷幾次以後就會緩解疼痛了。
4、買一整捆的黃香,用一整根的干艾蒿把香的外麵包裹起來。然後把香點燃,灸患處,每天灸一次,風濕輕的人一周就可以看見效果,嚴重的一般一個月症狀就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