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類風濕生活要注意些什麼呢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波動與緩解都與其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應該要重視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精神受到刺激的時候會加重病情,因此病人應該要保持樂觀和開朗,千萬不要憂慮恐懼或是悲觀失望。要學會自我剋制和自我調節,要心胸寬廣和豁達大度,給自己樹立一個戰勝疾病的信念。
應該要穿舒適、輕巧和易穿脫的衣服。90%的患者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陰天、下雨、寒冷和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均會加重,因此換季時(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濕,以防風吹受寒或者雨淋受濕。夏季應該要穿長袖和長褲睡覺,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冬季衣服要暖和,但不宜太重。天陰或是下雨時,應少外出活動,不要迎風而卧或睡中以電扇取涼。鞋的大小要合適,應該選擇輕便柔軟的硬底軟幫鞋,鞋帶最好用松緊帶代替。還要注意用護套保護好關節部位以免直接吹風受涼。
最好在病情穩定期並且要停用有關的葯物至少半年才能懷孕。懷孕的前3個月及妊娠後期必須嚴格限制對非甾類抗炎葯的使用,必要時在孕中期和哺乳期可以使用半衰期短的非甾類抗炎葯,如布洛芬等,妊娠期間要禁止使用細胞毒葯物,如甲氨喋呤、環磷醯胺和愛若華等,而金制劑、青黴胺和雷公藤等葯物最好不用。
在以下的情況中應注意休息:急性發作或反復發作間,有發熱現象、血沉明顯增快和白細胞增高者;受累關節明顯腫脹,關節腔有積液者;頸椎或者下肢負重關節病變明顯者;並發血管炎或是心肺病變者。卧床休息以2-3周為宜,待急性症狀或是全身症狀以及關節炎消失,關節疼痛減輕時,便可以下床活動。如果長期卧床休息會造成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萎縮和骨質脆性增加等的危險。鍛煉應該要循序漸進,運動前要進行熱敷,常變換鍛煉方式。
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葯物見效較慢,每個人對葯物的反應也會不一樣,醫生需要了解病人對葯物的療效和副反應等等,並對葯物進行調整。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時間的葯物後覺得關節不痛了,就以為就根治了,不再繼續吃葯,也不再來復診,最終復發了,又要重新開始治療。這樣反復停葯,然後又反復復發,病情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會失去治療的最好時機。有些病人長期服葯物卻不進行化驗檢查,最好血象異常、肝功能損害也不知道,到發現時就晚了。
2、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日常注意事項是什麼?
風濕性關節炎日常注意的項目很多。比如說不要在潮濕的環境中工作。手最好是帶著手套保護好。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特別大的食物。
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夏天需要注意什麼
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往往是易發或誘發和加重類風濕病的病情。這一點被類風濕病人往往所忽視。因天氣炎熱,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覺的對病情沒什麼影響了,很多人都換上了短衫短裙。很多患者認為夏季如此熱,類風濕是不容易復發的。其實不然,平時一些不恰當的飲食以及長期呆在空調屋裡也可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提供良好的條件。那麼,夏季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怎麼辦呢?
專家介紹:夏季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怎麼辦??
一、注意合理飲食
脂肪在人體的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過多的酮體會刺激關節,使疼痛加重,對類風濕的康復極為不利,因此,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同時,還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如牛肉、羊肉、魚、雞肉、瘦豬肉、雞蛋、奶製品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會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夏季多喝果汁可以清腸、兩周內不攝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煙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風濕性關節炎夏季好的禁酒,不要因為貪圖涼快喝冰鎮啤酒。飲食也不要過量,七分飽就可以了,這樣會讓你的關節更有活力。
二、多做做伸展運動
運動鍛煉是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強直,保持和恢復關節功能的最基本、最積極、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其他任何治療和康復方法無法代替的。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鍛煉對類風濕患者更為重要。運動的方式可多種多樣,如做體操、走路、打太極拳、跳舞、爬山等,均可因人而異選擇進行,但以走路鍛煉為最佳方式。此方法簡單易行,長期堅持,循序漸進,對類風濕病人康復極為有利。整個寒冷的冬天,人的身體彷彿都是蜷縮著的,因此溫暖的季節來臨風濕性關節炎最適合做的就是伸展運動,幫助關節疏通經絡。年輕人好的做做瑜伽,老人可以練練氣功。
三、適當補鈣
夏季是補鈣的好季節,補點鈣和鎂也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及肌肉,緩解焦慮或失眠。此外,這時人的大腦容易處於興奮狀態,而B族維生素對神經系統有鎮定作用,有助增強細胞能量,還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蟲叮咬,因此也可適當補點維生素B.
四、多到戶外走走
很多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覺得夏季太熱就不願意出門,其實夏季室外不僅空氣清新,花香能使人放鬆,減輕壓力,但是一定要避開高溫時段,選擇涼爽的時間去,這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大腦長期焦慮也有一定的治癒作用。
五、精神調攝
精神因素在類風濕病康復與治療中的作用是決不能忽視的。現代生理學已經證明,人類的心理活動,能引起機體內部的變化。如樂觀的情緒、堅定的信心能夠調動機體內部的巨大潛力,影響內分泌,加速代謝過程,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促使疾病痊癒。反之,精神創傷、情緒消沉,能引起大腦皮層的紊亂,促使疾病惡化或引起舊病復發。
六、持續食用反季節、冷鮮果蔬
蔬菜水果平時為保新鮮和保持營養,人們習慣將蔬果儲存在冰箱里,並生鮮食用,此時「緩冷」時間不足,常食用這樣的果蔬,會讓身體變冷,體溫降低,這就容易使外寒侵入體內,就成為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重要原因。
七、長時間吹冷氣
天熱時,上班族們習慣吹著冷氣坐辦公室。外出天熱上班時,身體也在「出其不意」間迅速被迫適應突降的溫度,使體表溫度迅速降低。當風濕性關節炎 患者患者處於低溫環境中,低溫會通過神經中樞提醒人體體溫調節,收縮皮膚血管,減少皮膚部分的血流量,從而減少皮膚的散熱。但是人體調節溫度的能力是有限 度的,溫度驟降或是在低溫中待得太久,身體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補充散失的熱量,令體溫下降。而且夏季人們的汗毛孔都是張開的,常吹空調令寒濕直接侵入體內,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加重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以上資料 由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科提供,僅供參考。
4、風濕病的注意事項是哪些?
中老年風濕病患者注意事項 在預防方面,應強調保暖、避寒、防濕,注意居住衛生,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對有慢性病的灶的病人,如齲齒、扁桃體炎等應積極治療。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宜及早摘除,最好在風濕活動靜止期進行,述前一天及述後2 ̄3天應注射青黴素以預防感染。 對已患風濕熱的病人,應積極預防溶血性鏈球感染。一般可用普魯卡因青黴每天肌注40 ̄80萬單位,療程為7 ̄10天。以後用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120萬單位,每月肌注一次,以防再感染。至於應用期限,一般認為從風濕熱末次發作維持5年左右,特別是首次發作時出現心臟病變,或已有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應預心治療到成年,如對青黴素有過敏瓜者,可服磺胺嘧啶或磺胺異惡唑。每日0.5 ̄1克。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檢查血象,慎防粒細胞缺乏症。 風濕病患者保健及注意事項: 基本治癒或正在治療中的患者,除了堅持鞏固用葯物治療外,必須加強自我保健,這對促進疾病的康復和身體健康極為重要,具體內容如下: 如何保護關節? 日常生活中關節過度運動是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如果關節有了疼痛的感覺,此時就已警告患者病變關節受到了過度的應力。患者應減少活動,以下介紹幾種方法和技巧有助於患者延緩或防止可能出現的畸形。 (1)由較強的關節或較大的身體面承受負荷,如用手掌、前臂或肘代替手指的工作。 (2)利用杠桿原理,物體越靠近身體負荷減輕。 (3)避免關節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位置,為了減輕下肢關節的應力,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採用坐位工作為宜,但需要站立時,應適當改變體位,以減輕關節僵硬,防止關節攣縮。 (4)保持良好的姿勢:無論站立、坐位或舉物時都應保持良好的力線。正確的力線可以減輕關節和肌肉的應力,如需長期站立,兩腿可交替休息。穿寬松的平跟或低跟鞋並使一足置於足凳,不但能提供穩定和安全,而且有助於保持骨盆傾斜,減輕下背部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