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病的中葯配方,用過的人給,必有重謝
你好!這位朋友。我以前也是一位風濕病的嚴重患者,當時是雙膝腫脹疼痛,腰部僵硬,右大腿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嚴重受限,不能正常行走。90年時,在西安第五人民醫院(是專門治療風濕病之類的醫院)住院吃葯打針治好了,94又犯了,再次去住院,結果是錢花了一堆,病卻沒有治好。後來碰巧我們村上有位老中醫,醫術精湛,開了很多方子,差不多吃了有大半年的中葯吧,還結合膝部注射鹽酸普魯卡因(封閉針)治好了,他給我開了很多方子,當時我是抄了一部分留作底子,但是這個給你也沒有多大用,就像上面朋友說的那樣,人和人的體質狀況不同,這個也不能以偏蓋全。你如果真的想作為參考之用,我不需要任何報酬,都可以給你。總之,治療這個病的指導方針是:平肝理氣、補腎益氣、滋陰壯陽、祛風除濕、通筋活絡、消腫止痛(乳香、沒葯)等等,還有一點值得提醒,就是中葯吃久了,有時會損傷脾胃,所以,健脾益氣之類的中葯,也是要添加的。我記得那時通常一幅中葯動輒下來就是二十七、八味吧,很苦,很難下咽,每次喝葯時我都是屏住呼吸,現在一提起來,都覺得難受。我就說這些吧,也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總之是這樣,如果你要那些方子,底下和我聯系,我給你發一些,如果你需要我幫你引薦一位中醫,目前我也認識一位。只不過我們離得太遠了,我在西安,你在黑龍江。你先就近看吧!如果需要我幫忙的,到時一定盡力。最後祝你好運吧!
2、風濕病中成葯 不知道用什麼?
目前市場用於緩解風濕病的中成葯是很多的、一般對於患者來說,選擇吃什麼中成葯,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實際病情,另外 最好是在醫生的囑咐下用葯,不要盲目自己購買葯品,以免對自己造成傷害和影響。
3、請問治風濕的中成葯都有那些?
有關節疼痛,但風濕系列檢查正常,中醫認為與風寒濕邪阻滯經絡等有關。中醫治療主要以散寒除痹,通絡止痛為主,成葯可選用萬通筋骨片或風濕安泰片等,煎服中葯則需要面診大夫,對症加減使用散寒除濕止痛的方劑。日常要注意適當運動,關節保暖。
4、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成葯?
中葯中有不少葯材可以治療類風濕,不過我吃的是益腎蠲痹丸。通過科學系統的挑選,找到了合適的葯材,並且合理配比,效果比較顯著。我給爺爺買的益腎蠲痹丸,是在某貓上買的。。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如果滿意幫忙採納下吧
5、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1、類風濕中葯之通絡壯骨散
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中葯,每包30g、用適量熱開水調成稠糊狀、貼於疼痛部位、然後用軟塑料薄膜蓋在葯糊外、用布裹嚴;一般時長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以患者不能耐受為度,其後把葯糊揭下。每用葯一次,間隔7天
2、類風濕中葯之防風薏米煎
這種葯物具有散風除濕的作用,薏米30克,防風10克。薏米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4、類風濕中葯之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兒童酌減
5、類風濕中葯之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般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次
6、類風濕中葯之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選擇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6、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中成葯有哪些?
我們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葯,這個就很多了,因為目前在醫院里公用的,就是有一些,比如說我們醫院就是痹痛定膠囊,通絡開痹片、金烏骨通膠囊,什麼金天格、盤龍七、復方夏天無,還有白芍總苷、正清風痛寧,雷公藤,這都是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但是這所有的葯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症,而且同時葯物的服用,它是有一定的療程,就是老百姓講的,我得服用多長時間呢,這些葯物都應該到醫院里來,請醫生來看,有些葯物比如說對心臟,心臟病、高血壓還是孕婦,這些都是有禁忌症的,所以得了這些風濕病,不要自己在外面,隨便在醫院,葯店隨便買一買葯,還是到醫院里請醫生看一看,這是比較正確的一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