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檢查血、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生化(肝、腎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電泳、補體等。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RF-IgM)、抗環狀瓜氨酸(CCP)抗體、類風濕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以及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
2、風濕性關節炎要做什麼檢查?
◎血象檢查:有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淋巴細胞及血小板增多為活動期表現。血沉加快。嗜酸細胞增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伴嚴重全身性並發症的象徵。病變後期常發生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高黏滯綜合征: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可增加血漿黏度,以巨球蛋白(如IgG)最明顯。血黏度增加,血流緩慢,可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心力衰竭、腹痛、腸系膜動脈栓塞、皮膚紫癜和潰瘍等。類風濕因子IgM和IgG復合物均可形成黏性聚集物,引起高黏滯綜合征。
◎類風濕因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滑膜中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能產生大量的類風濕因子
3、怎麼化驗是否得了風濕性關節炎
這是風濕病症的一個重要的體現,是我們可以判斷風濕發病的一個重要的體征特點。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4、類風濕性關節炎做什麼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的檢查分幾個問題,第一是為了診斷,可以查類風濕因子。這幾年又出現了新的抗體,比如抗膠質蛋白、抗核周因子、抗CCP抗體,這些新的抗體對診斷類風濕更敏感,可能會更早期的診斷。也可以做X線,早期表現不出來;晚期可以看骨頭有沒有侵蝕,關節面有沒有侵蝕,可以幫助診斷。其次可觀察患者病情輕、重,如果病人血沉特別高,C反應蛋白就特別高,同時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沉高、C反應蛋白高。第二,要觀察病情的輕重,有些指標可以反映輕重。比如血沉快慢、C反應蛋白高低,症狀也能反應輕重。比如手指頭腫不腫、晨僵明顯不明顯,這也可以反映病情輕重。另外,還要仔細觀察葯物有沒有副作用,要定期查肝功、腎功能、血常規等。
5、類風濕性關節炎去醫院怎麼檢查?
一般是抽血化驗,查類風濕因子、血沉、抗CCP、c反應蛋白等指標,還有就是拍片子
6、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類風濕?
類風濕關節炎這個疾病有自己的特點,當一個青中年女性出現了腕關節,以及近端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的腫脹疼痛,一般首先需要排除類風濕關節炎,因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就是常見於青中年女性,累及到腕關節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化驗類風濕因子陽性,做x線片檢查可以發現骨質疏鬆或者是關節間隙狹窄,當符合上述特點,並且患者的病程超過六周以後就可以考慮類風濕關節炎。
當然,並不是所有符合這種特點的關節炎都一定是類風濕關節炎,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肝臟綜合征或其他風濕系統疾病也可以引起類似的症狀。還有一些老年人出現了手腕關節的腫痛或者是膝關節,踝關節受累,通過化驗檢查有時候可能也是類風濕關節炎。
所以如何判斷得類風濕關節炎,還是需要患者到正規的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讓醫師通過專業的能力進行診斷。患者一旦明確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以後,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才能夠避免出現致殘。
7、怎樣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效果?
目前有很多人宣稱「治癒、根治」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他們的標準是什麼呢?許多患者也認為只要關節不痛就是治癒了。是否如此呢? 1987 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了符合下列條件5 項以上者並持續2 個月,才能被認為是達到了臨床緩解的標准。
(1)晨僵時間不超過15 分鍾。
(2)無疲乏痛。
(3)無關節痛。
(4)無關節觸痛或活動時痛。
(5)無關節或腱鞘軟組織腫脹。
(6)血沉:女性小於每小時30mm,男性小於每小時20mm。
怎樣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輕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判斷,對於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方面極為重要。Davis 等人於1990 年在英國風濕病雜志上介紹的一種方法,簡便、易操作、實用性強,並且適應范圍廣。
近端指間關節滑膜炎計分:是通過每個近端指間關節的拇指的指間關節滑膜增厚的程度來定等級的,分為4 個等級(0= 滑膜無增厚,1= 滑膜可能增厚,2= 滑膜有增厚,3= 滑膜顯著增厚。)。計分相加最高分為30 分。
血沉:以魏氏法為准。
晨僵:時間以分鍾計算。
C- 反應蛋白:根據實驗室具體數值而定。
Ritchie 關節指數:肘、腕、髖、膝、踝、距跟和跗骨關節分別按單個計算。顳頜關節、頸椎、胸鎖、肩頸、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和拇趾關節按一個關節單位計算。
壓痛程度計分:0 級= 無壓痛,1 級= 問患者時有壓痛,2 級=主動訴說壓痛,3 級= 因壓痛產生不自主的迴避動作。每個單關RA炎症活動度計分圖節達到2 級以上算1 分。
病情分級:1 ~ 3 分為輕微,4 ~ 7 分為輕度,8 ~ 11 分為中度,12 ~ 17 分為重度。
方法:評分從左邊開始向右邊移動,移動的方向(向上、向下、平行)視每個項目數值大小來定。在最右邊是最後得分數。
8、如何確診風濕性關節炎
病情分析:
(一)風濕性關節炎好發青少年,有扁桃體炎、心、肺、腎等內臟風濕病病史。(二)疼痛好發於大關節如膝、肩關節.對稱發病,有游定性特點。(三)有全身不適、發熱、畏寒等症狀。(四)生化檢查: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全增高、抗O(肥達式反應)陽性、血沉增快。(五)關節液檢查:可見關節液淺黃色、混濁、銳下有中量白細胞;x線檢查關節囊陰影稍增大,關節間隙略增寬,一般無骨性改變。
指導意見:
以上就是關於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方法的介紹,如果發現自己應經有了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請立即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確診,以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