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醫葯 洪濤 您好 我是一名類風濕患者經過中醫 西醫 治療過仍不見效果並且越來越重病患處是腳踝 手變形
我建議copy你選擇一條路:
國醫大家朱良春,在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有門診。他的治療中醫痹證包括你可能患的類風濕疾病,有深厚且獨到的病理認識,簡單地說,就是「蠲痹通絡以解表,養腎填精以固本」。因人辨證,對很多風濕、類風濕、紅斑狼瘡等頑症,療效顯著。
為此,央視科教頻道《大家》欄目,主持人許可專門采訪了已經九旬高齡的中醫教授朱良春(被衛生部授予「國醫大家」榮譽稱號)。方便的話,可多渠道查證或搜索相關央視網《大家》欄目視頻。
如果實在不方便去南通找朱良春醫生就醫,可以與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有關科室聯系購買國葯准字的蠲痹通絡丸,是朱老專門為不方便來就醫的患者,研製的中成葯。
不妨聯系一下,看是否可行?!順祝早日康復!吉祥常在!
2、張家琛網友說骨骼細胞的壽命是10年一換,那為何還會有老寒腿風濕病等頑症存在,應該早就把受損或病症細...
替換不是一次性的,慢慢累積的替換,每天都有部分細胞死去,又有新的細胞生成。老寒腿風濕病頑症目前機理不是太清楚,可能某種病毒之類的,那樣會在新生細胞以後重新被感染,所以不能說替換完成一次就都是新的了。
3、關於風濕
發生在小關節的大多是類風濕,在變天痛是風濕病的特點,風濕病屬於世界頑症,需要系統正規科學綜合的治療才有可能控制,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4、世界五大頑症
運動神經元症(漸凍人症)
癌症
艾滋病
白血病
類風濕
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五大疑難雜症,目前無法治癒。
「漸凍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簡稱M.N.D.)、盧伽雷氏症的俗稱,主要類型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也就是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 因為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症」。
癌症(Cancer),亦稱惡性腫瘤(Malignant neoplasm),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細胞除了生長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名稱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後導致免疫缺陷,並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1983年,人類首次發現HIV。目前,艾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白血病:一類造血幹細胞異 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5、世界五大頑症有哪些如題 謝謝了
世界五大絕症:運動神經元症(漸凍人症)、癌症、艾滋病、敗血症(白血病)、類風濕,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五大疑難雜症,目前無法治癒。 白血病:一類造血幹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癌症(Cancer),亦稱惡性腫瘤(Malignant neoplasm),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細胞除了生長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名稱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後導致免疫缺陷,並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1983年,人類首次發現HIV。目前,艾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漸凍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簡稱M.N.D.)的俗稱,主要類型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因為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症」。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葯,而與癌症、艾滋病等疾病並列為世界五大頑症。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仍有許多疾病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其中最為嚴重的有以下10種: 一、心臟病 是北美、歐洲、大洋洲主要的疾病,特別是老年人所受的此病威脅最大,僅美國每年就有75萬人死於此病。 二、惡性腫瘤(癌) 在百餘種不同病變的痛症中,至今尚未發現有特效的治療方法。 三、腦血管病變(亦叫中風或腦溢血) 對老年人危害嚴重。 四、胃腸炎(包括痢疾) 此病在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死亡率很高。 五、流行性感冒及肺炎 無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發病於世界各地,尤其是智利和墨西哥等南美國家的死亡率較高。 六、支氣管炎(包括肺氣腫和氣喘) 吸煙,塵埃、空氣污染以及環境中的致敏因子,促使著該病的發生和發展。 七、糖尿病 多見於發達國家,無根治的辦法。 八、肝硬化 病因至今奠衷一是,與過量飲酒及某些維生素的缺乏有關。 九、結核病 19世紀曾危及全球,目前雖能控制,但仍有回升。 十、感染性疾病及外傷 特別在不發達國家,兒童在此類疾病和外傷中死亡率較高。 這10大疾病並沒有包括車禍等意外性死亡,意外性死亡在全球人類死亡總數中,所佔比例也是極高的。
6、有沒有治療風濕骨病的方法
風濕性疾病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一組疾病。風濕病種類繁多,包括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多得慢性疾病,明確診斷後,應盡早開始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預後,保持關節、臟器的功能,緩解相關症狀。所以一旦發現風濕病,應該盡早規律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質量。只能控制不讓其發展
7、什麼是類風濕病?麻煩懂的人說詳細一點。我 我沉默起來讓我沖沖沖 直上九霄去
朋友這個問題我來解決吧,心態放平。應節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香蕉它是含鉀最豐富的水果,同時也是一種能治療關節炎的食品。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C,而且還容易消化,是人們飲食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豬腎(豬腰)1對切片,大棗2個去核,與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薑2片、米酒3毫升同入燉盅,加水共煎沸後改小火燉1小時。飲湯吃肉,每日1劑。功效:益氣補腎,壯腰助陽。堅持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再補充一點,平時一定要注意站姿和坐姿,身體的勞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個引起的,這是千真萬確的科學。日本的繽漮對改善這類頑症有比較突出的遼效,用眾甚廣,可有一點,價格很貴。
8、什麼是風濕性肌纖維炎?
(1)問:風濕病是什麼病?
答:現代醫學風濕病是指:與免疫、代謝、感染、遺傳、退行性病變有關的骨關節、肌肉以痛為主的疾病,其范圍相當廣泛,在我國危害最大的是風濕四病。
(2)問:什麼是「風濕四病」?
答:即四種不同病名的風濕病,第一種:最常見的,風濕寒性肌肉關節痛;第二種:風濕性關節炎;第三種:類風濕性關節炎;第四種;強直性脊柱炎。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為多數,兒童型類風濕病也很多,強直性脊柱炎以中年男性為多數。
(3)問:常見的風濕類疾病還有哪些種病呢?
答:①痛風;②系統性紅斑狼瘡;⑧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④系統性硬皮病;⑤白塞氏病,是以細小血管炎為主,慢性進行性復發性多系統炎症性疾病;⑥乾燥綜合症,是以淋巴細胞浸潤為病理,以外分泌腺病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4)問:常見的風濕寒病有哪些種呢?
答:有十種;①風寒頭痛,②吊線風,面神經麻疹,(歪嘴子);⑧上熱下寒症;④風濕侵犯心脈症,如風濕心臟病;⑤風寒犯肺症;⑥胃寒;⑦腸寒;⑧婦女子宮寒症;⑨男士腎寒症;⑩多發性風濕寒病。
(5)問:常見的受風寒濕引起的軟組織疾病有哪幾種?
答:有①肩關節周圍炎,即肩周炎;②頸部肌纖維炎,即頸椎病,③腰部肌纖維炎,即腰肌勞損症,④膝關節滑膜炎,關節紅腫有積水。
(6)問;常見的骨關節病有哪幾種?
答:有頸椎關節綜合症、急性頸臀部神經痛,腰間盤脫出症、增生性關節炎、增生性脊柱炎、臏骨軟化症。
(7)問:常見的與風濕病有關的血管病有哪幾種?
答:大致有六種:①結節性多動脈炎,②惡性風濕性關節炎;③多發性大動脈炎;④雷諾氏現象和雷諾氏病,即動脈陣發性痙攣所致的缺血性表現的一種病;⑤結節性血管炎;⑥動脈栓塞。
(8)問:風濕病包括這么多種不同病名的病,治療上應該採取什麼辦法?
答:首先要明確診斷,其次是抓住共性的發病病因。風濕寒外邪因素,但是內在因素各自不同,必須對症治療,方能奏效。
(9)問:什麼是風濕類疾病?
答:風濕類疾病是—組病因復雜、病理表現多樣、治療難易不同的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病。這組疾病中,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這四種病害最大,發病率最高。這四種病是比較多見的,也是我們東北寒冷地區多發的一組疾病。
(10)問:風濕類疾病發病原因是什麼?
答:祖國醫學早在內經《素問·痹論》中指出:是受風寒濕的外在因素所致。後世醫學不斷豐富深化提出:內傷致病的因素有:遺傳、感染、代謝障礙、自身免疫及血液性因素,形成了風濕類疾病的發病基因。
(11)問:風濕類疾病的概念是什麼?
答:這是現代醫學中提出的指一組疾病。它是指與免疫、代謝、感染、遺傳、退行性病變有關的骨關節、肌肉疼痛為主的疾病,其范圍相當廣泛。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四種病。1、風濕寒性(肌肉)關節痛;2、風濕性關節炎;3、類風濕性關節炎;4、強直性脊柱炎。
(12)問:風濕類疾病有哪些病變表現?
答:根據目前全國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專家們研討統一的認識,對風濕病的新概念包括;所有侵犯肌肉骨骼系統,如:關節、肌肉、韌帶、肌腱、滑囊等組織的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無論發病原因如何,均屬風濕病。因此,風濕病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有以下四類疾病:
1、侵犯關節和肌肉的疾病。
2、侵犯肌肉、骨骼系統,也侵犯其它器官的疾病。
3、肌肉痛、關節痛、全身性疾病以痛為主。
4、侵犯骨骼肌肉系統、皮膚及內部器官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
從以上4方面認識風濕病,目前被世界公認的,風濕病原因內的疾病已達100餘種。
(13)問:什麼是關節炎?
答:談到關節炎,人們常想到陰天下雨關節痛,這就是關節炎,這是習慣的看法。關節炎,是指以關節的炎症為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既包括哪些病變只限於關節局部的疾病,如關節外傷後引起的創傷性關節炎,也包括某些以關節炎症為臨床表現之一的全身性疾病,或系統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友病、痛風等。《關節病大全》一書中,列舉的關節炎病達213種。
(14)問:風濕病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什麼?
答:正因為風濕病的范圍廣泛,其中不少種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症的發病率又很高,所以給社會和人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美國,關節炎病人有2000萬以上,其中500萬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200萬為骨性關節炎。關節炎和風濕病在美國是慢性病殘的最主要原因,患病在家休養的病人中,關節炎患者佔1/5,每年因此病損失的勞動日在2700萬天以上,經濟損失18.6億美元。我們東北地區以大興安嶺地區的調查統計,患風濕病者占人口中的75%,不同程度的患有風濕病,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勞動。
(15)問:風濕類疾病與免疫功能有什麼關系?
答:風濕類疾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風濕病,風濕類疾病指不同的病因引起的一組疾病,即免疫性、代謝性、退行性、遺傳性引起,累及骨、關節、肌肉等肌肉骨骼系統,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系列疾病。根據1983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分類方案,風濕病所包括的疾病達上百種,而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都存在與自身免疫功能有關。對風濕病檢查抗O和類風濕因子,他同多種結締組織疾病患者同樣反映出來類風濕因於的陽性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類風濕因於陽性率為70—80%,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硬皮病約為40%,乾燥綜合症幾乎接近100%,明顯高於正常人4%,所以說,從免疫學檢驗中也充分說明風濕病的發病與自身肌體的免疫防護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一些風濕病的發病存在免疫功能降低而發病。
(16)問:風濕類疾病與血管病有什麼關系?
答:風濕病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合並有血管炎。有些血管病常見於風濕病患者,發生動脈閉塞性疾病。風濕病引起的,類風濕性血管炎、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栓塞脫落所致動脈栓塞、多發性大動脈炎,結節性血管炎、雷諾氏現象及雷諾氏病、結節性動脈炎等。所以說:風濕病可以發生一系列血管病。血管病與風濕病有著同一的血源關系。
(17)問:風濕病常並發哪些血管疾病?
答:風濕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都會廣泛地發生血管炎性的病理改變。這些病變不僅是產生關節炎的直接原因,而且形成風濕病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如環形紅斑、蝶形紅斑等。另一方面,血管病如:多發性大動脈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患者廣泛地出現關節炎症狀。風濕病可見到動脈血栓塞如:風濕關節炎同時存在風濕性心瓣膜病。由於血液動力失常,常於心房中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造成微循環的栓塞。
(18)問:風濕類疾病常發生哪些血管病變?
答:大致有四種血管病變。1、血管炎也稱為脈管炎;2、動脈栓塞(即風濕心臟病);3、微循環障礙;4、血流變有改變,血漿粘度增高,血沉增快。
(19)問:風濕類疾病常見血管炎有哪幾種類型?
答:可分為四種類型:
1、結節性多動脈炎類的系統壞死性血管炎,包括典型的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膚型結節性多動脈炎和重疊綜合症。
2、巨型胞動脈類血管炎,包括巨細胞動脈炎,大動脈炎綜合症和風濕性多肌痛。
3、結締組織疾病伴發的血管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綜合症、皮肌炎、硬皮病和風濕熱的膠原血管病。
4、結節型皮膚血管炎,為一類血管炎綜合症,包括結節性血管炎等10種疾病。
(20)問:風濕類疾病與風濕寒病有什麼關系?
答:風濕類疾病是指風濕病。而風濕寒病是指風濕寒邪侵入人體後引起的各種疾病。症侯群包括臟腑器官的癥候群,如上熱下寒見有風寒頭痛,吊線風(歪咀子),上熱下寒,由風濕侵犯心脈、風寒犯肺、胃寒、腸寒、宮寒、腎寒、多發性風濕寒病有10種之多。風濕症中的很多人並發不同的風濕寒病症狀,而風濕寒病可發展成風濕病,是同一類風濕病,但又存在著不同的體症,所以,把風濕寒邪侵犯人體後引起的各種慢性病統稱為風濕寒病。而風濕類疾病是以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關節痛、強直性脊柱炎為主要病症的風濕病,同風濕寒病有同一屬性的風濕病,又有體症表現不同的個性區分,便於對症區別治療。
(21)問:風濕寒病都有哪些症狀?
答:有如下幾種:
1、上熱下寒:有頭暈、失眠多夢、記憶減退、煩躁、呆板、口乾、眼澀、兩足小腿發涼、關節不利等。
2、風濕侵犯心脈:心悸、心煩、胸悶、憋氣。
3、胃寒:胃痛、上腹脹滿、吞酸。
4、腸寒:腹痛、腹脹、腸嗚、腹瀉,一日數次。
5、宮寒:月紅不調、痛經、白帶多。
6、腎寒:陰囊潮濕,睾丸涼痛,小腹抽痛,排尿不利,陽萎等。
(22)問:風濕寒病的特點是什麼?
答:主要兩點:①風濕寒病多屬於功能性的,沒有器質性改變。無論作什麼化驗檢查均正常,但本人感到渾身難受。②風濕寒病另一個特點是:遇寒冷天氣變化時,遇刮風、陰天、雨雪時病情加重。
(23)問:怎樣預防風濕寒病?
答:要防患風濕寒病:①保持精神愉快,②堅持鍛練身體,增強抗病能力;③改善生活環境,預防風濕寒侵襲;④在工作生活中時刻預防感冒、防止風濕寒邪侵襲;⑤有病早治,無病早防。
(24)問:什麼是風濕寒性關節痛?
答:風濕寒性關節痛是指:人體感受風寒濕邪引起的肌肉、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突出特點是,疼痛,關節局部沒有紅腫熱的炎症表現,化驗抗O,類風濕因子均為正常,少數血沉稍快。遇寒冷天氣變化病情力口重。骨關節疼痛、酸麻、沉重、伸屈不利、反復發作,以某部肌肉或一、兩個關節為重。多數疼痛部位:膝、髖、肘、腰、背部,累及到全身肌肉、大小關節、無紅腫性疼痛,活動受限,甚至是癱瘓狀態。
(25)問:風濕寒性關節痛分幾種類型?
答:中醫辯證分型是為了對症施治,所以分為風重、濕重、寒重、風濕、寒濕五種類型。
風重型關節痛:是以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善行而數變」,主症:全身各關節、肌肉遊走竄痛。
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重濁,主症: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伸屈不利,活動時多有軟骨磨擦音。
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凝滯,主症:患病局部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構急。
風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症: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沉重發板,活動困難,最重者失去勞動能力,甚至癱瘓狀態。
(26)問: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答: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應反應性疾病。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根據文獻記載,成人風濕熱,關節受累者佔9l.7%,兒童則為55.7%。關節炎的形成是由於風濕活動反復發作,除引起關節腫痛外,最重的侵犯心臟,並發心肌炎和風濕心臟病。
(27)問: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表現?
答:有急性和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之分。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前l—3周有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現:乏力、煩燥、有高熱、出汗。關節表現:疼痛有遊走性、對稱性、反復性的關節炎,關節外表現:有心臟病變、皮膚病變。慢性風濕性關節為多有急性病史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一般無高溫、少數有低熱。關節酸痛,呈遊走竄痛,關節輕度腫痛,活動輕度受限。
(28)問: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答: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被稱為不死人的「癌症」,其意是:「難治之症」。也就是患此病容易致殘。本病發病率很高,據國外統計,患此病約佔全人口的2.5%,比較重的患者約占患者中的1%。美國有5—6百萬人患類風濕關節炎。我國10億人口中,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lOOO萬之多。
此病是全身性疾病,表現在骨關節滑膜,其次是渠膜、心、肺、皮膚、眼、血等廣泛的炎症,造成關節各種組織如:軟骨、韌帶、肌腱、骨骼及多臟器損害,所以此病恰當的名稱是類風濕病。類似風濕,本質上區別於風濕,以關節病變為主,所以稱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9)問: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與發病機理是什麼?
答: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基因和持續發展與自身免疫有關。有以下幾種因素:①免疫因素;②遺傳因素;③感染因素;④風濕寒邪劇巳機體因素。
(30)問: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有哪些症狀?
答:早期症狀不典型,尤其是骨質改變以前的表現小關節疼痛,對稱性的痛點,全身乏力,關節腫痛、時而消失、反復發作。起病形式是由個人的免疫狀況,精神狀態及營養因素不同,臨床表現各異。
(一)是隱匿發病:有70%初發病患者是隱匿發病。表現有倦怠、乏力、食慾減退,低熱,體重減輕等前兆症狀,最初會有關節輕度酸痛和僵硬,受累關節以四肢小關節為主,交替的發作和緩解,逐漸地加重,侵犯到各關節痛。
(二)是急性發病,有20%患者起病急,突發性的多關節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
(三)是中間型發病,有15—20%。介於上述二者之間,全身症狀比較明顯突出,貧血症明顯。
總之,此病全身表現倦怠乏力,食慾減退、發熱或低熱、體重減輕、肌肉酸痛及貧血等。
(31)問: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表現有哪些症狀?
答:關節炎的主要症狀:①是晨僵:早晨患病關節有僵直感,即僵硬、伸屈不利、活動受限、紅腫發熱的關節持續僵直,逐漸加重。②疼痛:此病突出的症狀是疼痛。初期指:膝、踝的小關節遊走性疼痛,一旦關節腫脹,則痛而固定,呈對稱性,而且發展到肩、膝、髖、頸椎關節,面額關節痛,會出現張口時痛,張不開嘴,③腫脹:由於關節腔內滲液增多,滑膜增生,軟組織炎症造成關節腫大,以小關節,手指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脹,多發生在中指,也出現在掌指關節及腕關節腫脹。④活動障礙:由於患病的關節炎症,疼痛腫脹,炎性滲出使關節周圍肌肉萎縮,滑膜絨毛狀增生的肉芽組織壓迫和消飲軟骨後,使關節間隙變窄而產生關節活動障礙。⑤關節畸形,由於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變得破壞,使關節產生某種特殊的畸形。
(32)問: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外有哪些表現?
答:有以下四方面表現:
(一)皮下結節:約有20病人出現皮下結節,多出現關節隆突部位,呈圓型或橢圓型。
(二)類風濕性血管炎:主要是血管的炎性改變,管腔狹窄,血栓形成,血管閉塞。
(三)類風濕性心臟炎:發病占患者的38.8%,心臟受到損害。主要表現為: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和全心炎四種。
(四)全身性並發症:肺的損害產生胸膜炎,稱慢性肺間質纖維化,塵肺等。眼部表現:鞏膜炎。角膜結膜炎、穿孔性鞏膜軟化。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多臟器發生病變。
(33)問: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答:本病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率9:1—14:1之間。它以脊柱關節炎症為主症,進而侵犯骨頭和頸椎的炎症。關節活動受限而後強直,一般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胸、頸椎而出現骨質疏鬆,韌帶骨化,使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甚至喪失勞動能力。我國10億人口患此病有100萬之多。本病名稱,我國也曾有不同名稱,50年代方先之對本病曾命名中樞型類風濕。當前國內外均稱為強直性脊柱炎,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於痹症范疇,即風濕類疾病危害人類健康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
(34)問:發生強直性脊柱炎的因素是什麼?
答:患本病基因因素是:家族遺傳,有感染因素、風濕寒邪侵犯是外在因素;其它病因包括外傷、局部化濃性感染等。總之,可能是由於基因因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引起,此外,還與生殖器泌尿感染和腸道的疾病有關。
(35)問: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特點和症狀表現哪些方面?
答:本病特點是以男性病人為絕大多數,而發病年齡16—25歲之間的青壯年。主要症狀:①下腰疼痛及腰僵,②臀部或髖部疼痛及髖關節活動受限,③胸部疼痛及胸廓活動受限;④頸部疼痛及頸椎活動受限,⑤膝、踝關節腫脹及疼痛:⑥單側或雙側坐骨神經痛;⑦大轉子,坐骨結節,跟骨關節,恥骨聯合處疼痛;⑧駝背畸形:髖、膝、踝關節畸形及強直,⑨復發性眼痛及視力減退。
(36)問:強直性脊柱炎的體征有哪些表現?
答: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脊柱僵硬及姿勢改變。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輕者為平腰、重者駝背畸形。二是胸廓呼吸運動減少,即胸廓呼吸運動減少。三是骶髖關節形成關節炎,進而形成股骨頭受侵而壞死,活動受限。四是脊柱外骨關節侵犯,即脊柱關節侵犯肩、髖、膝、坐骨結節、恥骨結合和跟骨結節處引起炎症。五是關節外合並症、如:復發性虹膜炎、心臟疾病引起主動脈閉鎖不全,中樞神經系統合並症,可發生病理性中樞椎半脫位。
(37)問:其它常見的風濕類疾病還有哪幾種病?
答:其它常見的風濕類疾病,也是頑症,有如下幾種:①系統性紅斑狼瘡;②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③系統性硬皮病;④白塞氏病;⑤乾燥綜合症;⑥痛風等。上述六種疾病均為
風濕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痛或關節炎,出現骨、軟骨、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連動系統疼痛症狀,即中醫痹症,是風濕而發的疾病。
(38)問:什麼是系統性紅斑痕瘡?
答:本病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遍及全身,以皮膚和腎臟尤為突出。檢驗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特別是抗核抗體,是本病特徵標志。
(39)問:祖國醫學對紅斑狼瘡是怎樣認識?
答:祖國醫學對本病是以臨床為診斷看法,以發熱、紅斑為主要表現。患者歸屬為:「陰陽毒」、「蝴蝶丹」、「日曬瘡」,以關節痛、雷諾氏現象為主症者屑「瘡症」;以狼瘡性腎病表現為主者屬「水腫」范疇;病初發病急性期為標實症,病久多虛,按「虛勞」辯症。
(40)問:紅斑狼瘡有哪些方面的臨床表現?
答:此病變化多端,分為急性、惡急性和隱匿性三種。無論那一種,早期症狀均有乏力、發燒、關節痛、皮疹。主要病變表現在以下10個方面:①發燒:90%患者在發病中都發熱。②皮膚:有80%患者受到損害。皮膚受損部位,先發生面頰和鼻樑部位蝶形紅斑,色鮮紅或紫紅,略高出皮膚,表面光滑,有時可見鱗屑、水泡。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著。③關節、肌肉:有80%患者腫脹疼痛,這是首先之症,進而會產生某關節無菌性壞死。④漿膜:有50%以上患者有雙側或單側性胸膜炎,有的發生縮窄性心包炎,或由心包積液引起心包填塞,腹腔積液引起腹膜血管炎和腸壁漿膜炎。⑤腎臟幾乎所有患此病者,在病程中均有腎損害發生的腎炎,形成狼瘡性腎炎。⑥心臟: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⑦肺;約有10%患者有狼瘡性肺炎,其特點高燒、呼吸急促、缺氧、咯血。⑧消化道:約20%患者有惡心、嘔吐、食慾減退或腹痛。⑨中樞神經:最常見的表現為癲癇樣發作或器質性腦病,腦血管炎。⑩其它方面,可出現鞏膜炎、淋巴結腫大、兒童有明顯的淋巴結腫大、腮腺腫大、眼乾燥症狀等。
(41)問: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皮肌炎?
答:此兩病均是原發性肌炎,主要累及模紋肌,呈非感染性彌漫性炎症,表現為肌無力、肌痛與肌萎縮。有皮膚損害者稱為「皮肌炎」,無皮膚損害者稱「多發性肌炎」。1—80歲均有此病發生。多發病年齡為5—15歲和45—60歲之間。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痿症。《素問·生氣通天篇》說:大軟短、小馳張、軟短為構,馳張為痿。這種痿症與臟腑關系密切。
(42)問: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的肌肉、皮膚有哪些表現?
答:肌肉的症狀表現為,肌無力:進行性、對稱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尤其是骨盆帶和大腿的肌肉最為顯著。肌痛:表現自發痛,肌肉萎縮,腱反射基本正常。
皮膚表現:有特徵性皮疹、在眼瞼、鼻樑、兩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皮膚出現暗紫色紅斑、指關節背面對稱性伴有脫屑紅斑。此外,上胸部、四肢的關節背面等處也可見類似的紅斑,不同程度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甚至皮膚萎縮。皮疹有頑固性搔癢。
(43)問:什麼是硬皮病?
答:硬皮病分為兩大類,即:局限性頑皮病和進行性系統性硬皮病。系統性硬皮病是以血管炎為病理基礎,導致皮膚、內臟,彌漫性纖維化的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病。依據其臨床表現,屬祖國醫學「皮痹疽」是由腎陽虛,衛外晃固,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凝於肌膚,營衛不和,脈絡瘀阻所致。
(44)問:什麼是白塞氏病?
答:本病以小血管炎為病理基礎,口、眼、生殖器、皮膚的慢性、進行性、復發性、多系統炎症的疾病。病程中多數有節炎和結節性紅斑。
(45)問:白塞氏病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答:表現於全身:①口腔損害,主要是潰瘍,②眼部症狀,各組織均可受累,如角膜炎、角膜潰瘍、瘡疹性結膜炎、胸膜炎、脈絡膜炎等;③生殖器,主要損害是潰瘍;④皮膚症狀多見於結節性紅斑、多形紅斑,或發生膿瘡、毛囊炎、病腫、潰瘍;⑤關節表現為關節炎;⑥心血管表現有心肌損害瓣膜病變,心包炎等;⑦消化道、口腔至肛門主要表現潰瘍病變;⑧神經系統受損廣泛,大腦、中腦、腦干、小腦、脊髓、腦膜、腦神,經、脊髓神經均可受損。
(46)問:什麼是乾燥綜合症?
答:本病是以淋巴細胞浸潤為病理基礎,以外分泌腺病變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47)問:乾燥綜合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答:①眼部:由於淚腺萎縮、淚液分泌減少而發生乾燥性角膜結膜炎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②口腔:有不同程度的 口腔乾燥;③關節:有炎症,可合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④其它外分泌腺受侵損害:呼吸道、胃腸道、肝臟、胰腺、腎臟等。
(48)問:什麼叫痛風?
答: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一組疾病。其特點是伴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發作,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本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者,病因除少數由於酶缺陷引起外,大多尚未明確。繼發性者由腎臟病、血液病等多種因素引起。
(49)問: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有哪些特點?
答:臨床特點:多數在夜間發作,單一關節明顯紅腫熱痛,第一腳趾關節,是趾關節發病較多,關節炎發作的第一天最重。伴有全身症狀:發熱、頭痛、血沉增快、外周血白細胞增多,病情持續兩周左右,反復發作。
(50)問: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有哪些特點?
答:本病多關節受累發作較頻,甚至發作後關節疼痛也不緩解,可有痛風石形成。關節可出現活動受限,X光檢查,關節處骨緣有破壞,關節面不規則,關節間隙變窄。病變發作時則軟骨下骨內及骨髓內均可見痛風石沉澱。
9、世界五大頑症是哪五大頑症?
白血病:一類造血幹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後導致免疫缺陷,並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
癌症:亦稱惡性腫瘤,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細胞除了生長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漸凍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主要類型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因為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