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奶牛風濕病

奶牛風濕病

發布時間:2020-10-13 14:03:45

1、怎樣防治牛風濕病?

風濕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是由於機體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後,發生的一種非化膿性炎症。奶牛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初期感染某些細菌或受到寒冷的刺激等。

症狀

奶牛一般受寒冷的侵襲,突然發病,奶牛會因風濕病的部位,而出現相應的肌肉運動障礙,如果部位在咬肌,會出現咀嚼困難,如果在四肢,會出現行走困難,並且患部表現肌肉疼痛,增溫,運動後會疼痛減輕。疼痛呈遊走性,並且反復性很強。

治療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奶牛的保暖。

(2)靜注10%水楊酸鈉150毫升、10%葡萄糖酸鈣100毫升,一天一次,連用7天。

(3)注射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同時注射安乃近。

(4)局部塗抹樟腦酒精。

(5)可用電針穴位治療。

2、為什麼奶牛噴布病苗人不能服用

中國奶牛養殖最大隱患,兩病,也就是結核和布病,對於得結核布病的牛之建議直接撲殺,如果得病數量已經很多就麻煩了,淘汰淘不起,你的牛數量要是大就進行群體口服疫苗,連服三年,要是沒幾頭牛就把的病的牛隻趕快處理掉,否則很快牛群布病蔓延,流產率和乳房炎發生率會很高,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傳染人,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人患病以後影響生殖系統和關節,並且終身帶菌。。。。
布病沒有特效葯,抗生素治療只是掩蓋。

牧場工作四年

3、奶牛場工作時間長了得什麼病?

在奶牛場工作時間長了,容易感染動物的傳染病。此外最主要的是容易患上風濕病。

4、奶牛紅黴素病菌超標如何治療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
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強固,據估計,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無須靠葯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衛孩子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應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臟衣物.
2,不必過於干凈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干凈,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葯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葯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孩子洗手
雖然太抗菌,干凈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干凈,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於依賴葯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6,多和其它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它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7,減糖
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8,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 fatty acids)
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9,減壓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鬆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10,多吃蔬果
現代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禦功能.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
胡蘿卜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並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11,減少污染是提高免疫力的保證
加拿大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68%的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80-90%的癌症起因與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
這些污染物包括進入室內的大氣污染物,如沙塵,灰塵,重金屬,臭氧,氮氧化物等;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如粉塵,皮屑,棉絮,纖維,重金屬,體味,各種寄生蟲,蟎蟲,病菌,病毒,真菌,黴菌等;來自寵物的污染,如氣味,寄生蟲,細菌,毛,屑;香煙煙霧;建材裝飾材料,如甲醛,氨,苯,臭氧和放射性物質氡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噴香劑,清潔劑等.
防止污染的辦法:
首先要定時打開門窗換氣.每天至少2次,選擇上午9-11點,下午3-5點等空氣污染低的時間段,每次不得少於45分鍾,保證孩子房間空氣流通.
二是多帶孩子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綠地等處做戶外運動,以增強兒童體質,提高他們的免疫力.
三是家庭裝修,特別是孩子居室的裝修,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且在裝修半年內避免兒童入住.
四是每星期室內消毒1次,如用食醋熏蒸法,以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數量.
五是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海帶,豬血等具有抗污染功能的食物.
六是堅持體育鍛煉,增強孩子機體抗污染的能力.
最後一點是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或在孩子的居室里抽煙.
特別關註:保健品,對提高免疫力到底有沒有用?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保健類葯物或食品,自稱可以提高兒童的免疫力.這應該說是個好現象,因為說明全社會都普遍關注孩子的問題.但其中不少產品也可能對家長產生誤導.
許多保健品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描述有言過其詞之嫌,缺少嚴格的科學驗證,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此外,正如我們前面所述,免疫低下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類型中每個人受影響的環節也各不相同.在不清楚免疫低下類型的前提下,盲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葯物或保健品一來起不到效果,另外還可能造成不良的後果,諸如破壞免疫平衡,引起身體其他異常改變等.事實上,絕大部分生理性免疫低下的兒童並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只要通過加強和平衡孩子的營養,增進體格鍛煉,孩子身體的免疫狀況都會得到明顯改善,能很快適應環境.對於一些免疫低下表現較重的孩子,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在免疫專科醫生那裡明確孩子免疫低下的類型,如果不存在先天性或後天繼發性免疫低下,也可以使用一些葯物治療,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特別提醒:總之,相對成人而言,免疫低下在孩子中普遍存在,重要的是分清楚免疫低下的類型.盲目使用促進免疫力的葯物或保健品是不正確的.
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後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 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蟎等有關.那麼,面對這樣體弱的「復感兒」,家長該怎麼辦呢?體質較弱時期,孩子為什麼容易感冒,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問題,這是因為這階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當然相對有的孩子好一點,每個孩子生出來對病菌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當他接觸到病菌後容易感染,但感染後下次再碰到同一類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這原因,大人接觸過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過現在變異的病菌比以前要多,所以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2,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後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製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製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後才能喝.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鬆鬆遠離病菌.三,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四,平時注意冷暖,五,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寶寶的免疫功能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醫生會用葯物調節的,單調節的話還是建議中葯調節,西葯對孩子傷害大,六,家長一定要注意別讓寶寶反復感冒這樣大大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葯物(特別是抗生素葯物)也會損害寶寶的抵抗力的,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少接觸病菌......七,現在市場上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實效果都不佳.建議您家寶寶還是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平時的營養搭配,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小兒在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低下的嬰幼期正是各種疾病的易感染期.此期間應該按照以下幾點加倍呵護.
1.加強營養.母乳喂養好,能增強小兒抗病能力.小兒剛斷奶時,要注意選擇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肉,魚,蛋,豆類和新鮮蔬菜等.開始應喂些爛飯,軟飯,菜要切碎,魚要去刺.飲食要定時,除一日三餐外,可適當加1—2次餅干,豆漿,牛奶,水果等.
2.鍛煉身體.讓孩子多接觸陽光,新鮮空氣和冷水.對於剛出生七八個月的嬰兒來說,讓他多爬是最好的鍛煉方法;幼兒則需要進行適量的全面鍛煉,每天運動以一個半小時為宜.經常曬太陽以預防佝僂病,經常接觸冷水,可促進幼兒體溫調節的反應性,增強機體適應天氣變化的能力.
3.補充足夠的水分.小兒飲水不足常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皮膚乾燥失去彈性,不但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還能導致免疫功能降低,使小兒易患感染性病症.以母乳喂養者為例:新生兒第一周每天30毫升,分3—4次喂完;第二周每天45毫升;一月齡以後每天60毫升;半歲加至100毫升.
4.隨季節,天氣的變化,隨時給孩子增減衣服.因為這是預防孩子染病的有力措施.
5.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開發,還能促使孩子增進食慾,增強抵抗力.
6.小兒發熱時不要立即退熱.一定范圍內的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禦反應.發熱時,機體代謝速度加快,免疫功能活躍,抗體生成增多,肝臟解毒功能增強,有利於身體對疾病的抵抗.
7.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8.一定要讓小兒參加全程全量的計劃免疫.因為免疫接種是幫助孩子抵抗感染性病症的有效措施.家長必須按計劃免疫要求與醫務人員配合,不讓孩子錯過每一次保證健康的機會.
哪些飲食有利於增強抵抗力
祖國醫學認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是由於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造成脾,肺兩虛及肺衛不固所致.在治療時,除採用綜合治療外,服用增強體質的飲食及適當提供葯膳,往往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1,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其中尤以分泌性IgA(SigA)含量豐富.前面已經介紹過,分泌性IgA(SigA)可使呼吸道粘膜增強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因此有預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有資料表明,奶牛在產後前5天分泌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SIgA.因此,為提高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抗病能力,可服用分娩後3天的人的初乳或動物初乳,每次10毫升,每天1-2次,連服1周;也可服用初乳制劑.
2,健脾益氣固表的食品:如能經常服用可以增強患兒體質,並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這些食品主要包括:蔬菜類有油菜,韭菜,香菜和蔥;根莖及瓜豆類有胡蘿卜,白蘿卜,山葯,南瓜及黃豆等;水果類有棗,梨,香蕉;乾果類,如花生,核桃,芝麻,葵花子;此外,還有紫菜及蘑菇等.
3,葯膳飲食:具有增強抵抗力,健身防病的功效,有條件時可讓孩子長期服用.百合花生粥:干百合 20克,加水泡脹;花生米 30克,加水帶皮煮熟,再加入糯米60-80克,加水煮粥,最後加糖少許即可服用.
銀耳羹:銀耳10克,香菇6克,先將香菇煮湯濾渣,再將銀耳加入湯中,用文火煮成羹狀即可服用.可加冰糖少許,一日服完.可連續服用.
黃精棗湯:黃精6克,紅棗20克,加水煮湯一碗,湯棗同服.可連續服用.
補氣雙菇面:取黃芪10克煎湯50毫升,再取鮮蘑菇及水發蘑菇各25克,加油適量,炒後再加黃芪湯煮熟.掛面適量煮熟後撈出放在黃芪雙菇湯內,再加調料直至熟爛即可.作為主食經常食用可增加抵抗力.
溫肺雞湯糊:母雞肉250克,豬腿肉300克,肉桂10克,黨參20克(包在紗布內),加水3000毫升煮湯,直至肉爛,取出肉及葯物後余湯2000毫升左右,後將雞肉,豬肉切成絲.取麥片100克,放入鍋內煮沸後,在緩慢加入麵粉200克,調成均勻糊狀,最後加適量鹽及味精.食用時取適量加入碎雞肉,豬肉及少量香油即可食用.以冬季食用為佳,經常食用有預防呼吸道感染的良好作用.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不妨試一試食用以上食物.也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增強免疫力三法。
一、藉助飲食:臨床已證實,山楂、生薑對心病有治療作用,橘子、香菇等在抗腫瘤與毒物方面很有優勢,大豆、人參、甘草、絲瓜都是提升免疫功能的佳品。因此,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提取物人參皂苷Rh2(含量16.2%),對增強免疫力大有益處。
二、藉助睡眠:睡眠時人體會產生叫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三、藉助陽光:據專家測量,曬太陽30分鍾,血液中就可以增加0.25毫克維生素D3。

5、什麼是牛趴窩風濕病?

進入初冬,天氣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如果奶牛運動過急過多,役牛使役過重,很可能在渾身出汗後喝冷水;圈舍陰冷潮濕、賊風侵襲或路遇秋雨,汗後久卧風冷濕地,都容易引起牛爬趴窩風濕病。尤其是孕牛或產後母牛畜體虛弱,最易發病。

牛遇風寒後常突然發病,不願活動,食慾減退或廢食,病初體溫升高40℃~41.5℃,脈搏加快,四肢和腰部肌肉腫脹,全身關節熱痛,跛行,運動後或天氣好轉後病狀減輕,以致消失。風濕發生部位表現不一。

頸風濕牛脖子發硬疼痛,若一側發病,則歪向痛疼一側,俗稱歪脖子;如發生在兩側,則頭頸伸張、僵直,低頭困難。

腰風濕病牛腰部僵硬,疼痛無力,步幅短,步樣強拘,轉彎困難。

四肢風濕腿瘸,常交替發生,腿伸屈起立困難,患肢僵硬發腫,跛行,常隨運動或晴天而好轉,而遇冷天又犯。

牛風濕病治療愈早,效果愈好。

加強病牛護理。每天堅持適當運動,把牛牽到向陽溫暖乾燥衛生的地方遊走,多曬太陽。秋冬季牛舍要溫暖、乾燥,牛卧處要鋪墊乾草,清除糞尿墊干土,防止陰冷潮濕和賊風侵害。要喂暖料飲熱水,忌喂凍料忌飲冷水。

水楊酸治療10%水楊酸鈉溶液200毫升,5%小蘇打溶液300毫升,混合靜脈注射,每日1次,連用1周。

自血療法采自身血100毫升,加10%水楊酸鈉溶液10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

可的松治療氫化可的松20毫升,加10%水楊酸鈉10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或3.5%醋酸可的松5~10毫升,穴位注射,隔日一次,連用3—5次。

撒烏安治療撒烏安溶液200毫升,靜脈注射,每日一次,連用5—7日。

水楊酸制劑也可與碘化鈣、溴化鈣等制劑交替使用,各用一個療程。

溫熱療法即酷4.5千克、麥麩6千克,混合炒至50℃左右,裝入麻袋內敷於患病部位,每日一次。腿下部風濕,可用桶裝50℃熱水加適量水楊酸和小蘇打,把牛腿放入熱水桶中熱敷。

火針療法在腰部百會穴和腎棚、腎俞、腎角3穴(兩邊各有一穴)進行火針。針後用陳醋拌麩皮1.5~2.5千克,在鍋內炒熱,裝入布袋中,熱敷於針過的穴位上。外用麻袋等物包紮,以保溫,第2天取下來再加醋炒熱敷上,連敷3—5天。四肢有腫脹現象用烙鐵火燙。

中葯治療1.當歸、秦艽各50克,沒葯、獨活、防已各25克,乳香、牛膝、防風各30克,川斷、杜仲、巴戟、桑寄生各40克,紅花20克,甘草15克。共研為末,用開水沖,候涼服,適應於牛後腰風濕。

2.蕾香40克,乳香、沒葯、枳殼、前胡各25克,血靈脂25克,廣木香、元胡各15克,丁香10克。共研為末,加適量酒,用開水沖,涼服。適應於治療前肢風濕病。

與奶牛風濕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