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血查的風濕高是怎麼回事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2、驗血能驗出風濕嗎?
可以的,血什麼東西都可以驗的出來的,基因啊 癌症什麼的都可以。
3、驗血有哪些項目?可以檢查出哪些疾病?(要求詳細)
常用的項目有:1.血常規或血細胞分析:篩查有無感染、貧血以及一些血液病。2.肝功能:輔助肝炎、脂肪肝、膽囊炎等診斷。3.腎功能:輔助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功能損傷診斷。4.血糖:篩查及輔助診斷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糖尿病療效觀察5.血脂:高脂血症、代謝綜合征的輔助診斷,提供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參考。6.血尿酸:痛風、早期腎損傷的輔助診斷。7.血沉:結核、風濕、感染、腫瘤等疾病的輔助診斷8.血流變:提供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參考。9.凝血項:出凝血疾病的輔助診斷,抗凝葯效果觀察,手術檢查常規項目10.乙肝五項: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情況,注射乙肝疫苗效果觀察11.甲肝抗體:有無甲型肝炎感染12.丙肝抗體:有無丙型肝炎感染13.抗O、類風濕因子:類風濕輔助診斷14.甲胎蛋白:肝癌早期輔助診斷15.癌胚抗原:直腸癌、膽囊癌等腫瘤早期篩查16.前列腺素:前列腺疾病良、惡性輔助診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3
4、我想請問嚴重風濕病查血應該查哪幾項
1.一般排查時會做血常規,血沉,免疫八項,抗CCP,抗角蛋白,ANA抗體譜,總ANA,肝腎功能等,腫痛關節部位的B超,X線片等來評估病情。
2.若是太重,建議住院檢查。
5、驗血可不可以驗出風濕病?
意見建議:驗血可以驗出風濕病.抽血化驗類風濕因子.由於各個醫院的風濕科起步情況不同,名稱上也有所區別,常見的風濕免疫科名稱有:風濕科、風濕免疫科、風濕免疫內科、腎內風濕科、腎臟風濕科、血液風濕科、內分泌風濕科、中醫風濕科、風濕診室等等,具體的就診流程,可以咨詢當地醫院的掛號醫生
6、風濕驗血可以查出來嗎
類風濕或風濕性疾病,可以驗血。一般查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意見建議:但在疾病的早期,或抗體不明顯時,或類風濕因子陰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驗血指標會呈陰性反應
7、驗血檢查都包括什麼項目?
一、肝功8項 + 血脂6項 + 血常規
1、谷丙轉氨酶(ALT) 反映肝臟細胞受損最靈敏的指標。無論是患了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甚至是脂肪肝(脂肪堆積在肝臟裡面,促進脂源性的炎症改變),都會造成谷丙轉氨酶增高
2、總膽紅素(TBIL) 肝細胞損害的檢測指標
3、直接膽紅素(DBIL) 肝細胞損害的檢測指標,有助於區分各型黃疸
4、轉肽酶(GGT) 肝細胞損害的檢測指標
5、總膽固醇(CHOL) 血清中其含量過高,易引起脂肪肝、動脈硬化、腦中風、膽結石等
6、甘油三酯(TG) 來自脂類及米、面等,數值偏高易患動脈硬化、脂肪肝等
7、高密度脂蛋白(HDL-C) 對血管有保護作用,血中含量低易患心腦血管病
8、低密度脂蛋白(LDL-C) 是檢測動脈硬化的重要指標,越高越不好
9、尿素氮(BUN) 當腎功能損害、體內代謝產物堆積時,此值升高
10、肌酐(Cr) 檢測腎臟的排泄功能
11、尿酸(UA) 有痛風、腎功能下降、代謝綜合征及腎結石等,尿酸會偏高
12、血沉(ESR) 提示各種炎症或風濕,甚至惡性腫瘤等疾病
13、血鈣(Ca) 血清中鈣的測定,數值低小心骨質疏鬆等
14、空腹血糖(GLU) 是篩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15、血流變檢查(40歲以上) 有助於預測血栓形成性疾病,如中風
16、甲胎蛋白(AFP) 臨床上診斷肝癌的重要指標
血常規一般看以下幾項:
1、紅細胞計數,增加多見於紅細胞增多症;減少就是貧血,減少越低貧血越嚴重。
2、血紅蛋白濃度,與紅細胞計數的變化趨勢一致,藉此可以初步判斷貧血原因。
3、白細胞計數,升高主要見於感染性疾病,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白細胞計數升高還可以見於白血病,因此如果WBC升高的情況下,應該要進一步檢查。
4、血小板計數,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質。PLT減少可以引起出血,升高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為中老年人,意味著血液容易凝固,發生血栓的的機會會增加。
二、乙肝五項指標(乙肝兩對半)
1、乙肝表面抗原陽性,那麼很大可能說明目前身體里有乙肝病毒存在。
2、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表明目前人體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再次發生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
3、乙肝e抗原陽性,表明身體裡面不僅有病毒存在,而且在肝細胞內復制活躍,也就是說具有傳染性。
4、乙肝e抗體陽性,當患者由乙肝e抗原陽性轉化為乙肝e抗體陽性時,表明乙肝病毒在體內復制停止或明顯減弱,傳染性也較弱,這是疾病好轉的一個重要標志,不過,這並非是痊癒的標志。
5、乙肝病毒核心抗體陽性,表明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出現後,在人體內存在的時間較長,可維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三、幽門螺桿菌----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直接病因,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及某些胃淋巴瘤密切相關。
四、EB病毒抗體-----EB病毒(EBV)與鼻咽癌關系密切。
五、抗鏈球菌溶血素O-----血清ASO滴度不斷上升,提示近期有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對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8、查血查風濕和類風濕具體是查哪項?
化驗血沉,抗0,類風濕因子,C反映蛋白,拍關節X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