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沉,ccp,c反應蛋白這三項高可以說明是類風濕嗎?
不能只看檢查指標 還得結合臨床症狀
(一)診斷標准: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RA)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准。 1、晨僵:關節及其周圍僵硬感至少持續1h(病程≥6周); 2、3個或3個以上區域的關節炎:醫生觀察到下列14個區域(左側或右側的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膝、踝及跖趾關節)中累及3個,且同時軟組織腫脹或積液(不是單純骨隆起)(病程≥6周); 3、手關節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炎中,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病程≥6周); 4、對稱性關節炎:兩側關節同時受累(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跖趾關節受累時,不一定絕對對稱)(病程≥6周); 5、類風濕結節:醫生觀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關節周圍有皮下結節; 6、類風濕因子陽性:任何檢測方法證明血清類風濕因子含量異常,而該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小於5%; 7、放射學改變:在手和腕的後前位相上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放射學改變,必須包括骨質侵蝕或受累關節及其鄰近部位有明確的骨質脫鈣。 以上7條滿足4條或4條以上,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即可診斷RA。gbys878813
2、查CCP是陽性就可以確認是類風濕病嗎
根據你的情況,感覺可以到另外一家醫院復查下CCP。因為ccp對類風濕診斷的特異性較高。所以要保證查的准確。
3、類風濕,抗CCP升高,病情是不是惡化了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檢查結果是陽性能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ccp和血沉是類風關的敏感指標,但單純的升高不能作數,最新的類風關診斷標准裡面,這兩項單獨算分,但仍是以關節炎為主要的評分,如果你的手指關節持續腫痛達6周以上,並有上述檢查結果,建議你到正規醫院就診,完善你的風濕檢查,必要時行受累腕關節平片及MR,同時評價是否為早期類風濕,可予NSAID和(或)DMARS等治療,經濟許可可使用生物制劑治療。
5、ccp高說明是類風濕嗎
?
6、類風濕因子26ccp大於500確定類風濕嗎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這個事的,這個你得,化驗確診一下,可以用抗風濕的葯物治療就行,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