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酒葯酒澡真的可以去風濕嗎?
是的。
酒,素有「百葯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葯與酒"溶"於一體的葯酒,不僅配製方便、葯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葯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葯借酒力、酒助葯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從古傳至今的著名葯酒有妙沁葯酒,現在新興的葯酒有龜壽酒、勁酒等。
2、去風濕用什麼泡葯酒?
泡葯酒的中葯很多,推薦:
1.老鸛草16g 雞血藤16g 尋骨風8g骨碎補(炒)8g 狗脊(燙)8g 秦艽8g五加皮4g 梔子8g 陳皮1g
祛風活血,舒筋健骨。用於風濕性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2.金錢白花蛇(鮮)10g 烏梢蛇(鮮)10g 王錦蛇(鮮)10g黃芪4g 海桐皮2g 獨活4g
石南藤2g 丹參 甘草 枸杞子 羌活2g 木瓜2g薏苡仁2g 何首烏2g 乳香(制)1g
祛風濕,透筋骨,通經絡,止疼痛,散瘀腫.用於全身風濕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半身不遂。
3、用葯酒搽一下手就能知道有沒有風濕症
不能。你了解什麼是風濕病嗎?
1 什麼是風濕病?
風濕病是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一組種。以血管和結締組織慢性炎症為基礎,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逐漸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由於風濕病多數與免疫紊亂相關,故習慣稱為「風濕免疫性疾病」。同一種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預後差異很大。
2 什麼是免疫?
通俗的說,免疫系統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構,類似軍隊或是公安部門。當他們發現有外來入侵者或機體內代謝過程中出現異己者,就會攻擊它,消滅它,保護人體的安全。
當人體免疫系統發生故障時,會錯誤地把自身的一些正常的組織器官當成異己者,進行攻擊,導致自身的損傷。因此免疫紊亂是導致風濕免疫疾病的根本原因。
3 風濕病較為常見的臨床症狀表現有那些?
發熱:有高熱起病,也有長期低熱。
疼痛:關節、肌肉腫痛,四肢、頸肩、腰背、足跟痛等。
皮膚症狀:皮疹、光敏感、口腔、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晨僵:是指患者清晨醒後關節的發僵和發緊感,活動後多可改善。
雷諾現象: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
肌肉無力。 因此:當大家出現在以上症狀時,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免疫科就診,系統檢查確診。正規診治!確診後,需要復診,隨診及時調整用葯與治療方案。復發後的治療更應該及時、積極復診。早期就診,有助病情盡快控制,預後較好。
4 風濕病包括那些疾病?
風濕病可分為十大類: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彌漫性筋膜炎、血管炎、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白塞病(口腔潰瘍一眼炎一生殖器潰瘍三聯征)、過敏性紫癜、復發性多軟骨炎、復發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炎、風濕性多肌痛、淋巴瘤樣肉芽腫、結節紅斑等。
(2)與脊柱相關的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Reiter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炎性腸病性關節炎等。
(3) 骨性關節炎。
(4)感染所致風濕性綜合征(感染性關節炎)。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性或內分泌疾病:痛風、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 神經性疾病: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雷諾綜合征等。
(8)骨及軟骨疾病:骨質疏鬆、骨軟化病、增生性骨關節炎、骨壞死、骨溶解或軟骨溶解、肋軟骨炎等。
(9)非關節性風濕性疾病: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10)其他風濕病:結節病、結節性紅斑、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等 。
5 風濕病治療的誤區是什麼?
誤區一: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許多病人甚至醫生也認為,關節痛加上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一種誤區。因為類風濕因子本身是人體產生的針對變性免疫球蛋白G為抗原的一種自身抗體,由於首先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血清中發現,所以被稱為類風濕因子。5%~10%的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測出類風濕因子陽性,但滴度較低,只有滴度在1∶64以上才有診斷意義。同樣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就排除類風濕關節炎,臨床上有少部位病人類風濕因子始終都是陰性。
誤區二:抗風濕治療就是消炎止痛
很多病人包括基層醫生也認為,抗風濕就是用消炎鎮痛葯。用些消炎止痛葯物,關節不痛了,就好了。其實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關鍵是防止關節破壞和畸形。目前治療類風濕葯除鎮痛消炎葯外,還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
誤區三:自服「純中葯秘方、祖傳秘方」
在這里尤其要提醒患者一定要警惕這些所謂的「純中葯秘方、祖傳秘方」等,用葯一定要正規,不要自行服用沒有葯品批號、禁忌症、廠家地址等的葯物,要用有國葯准字型大小的葯物,以免誤服激素,長期服用含有大量激素的中成葯導致股骨頸壞死的病例在國內常有報道。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葯物尚未顯效時或小劑量使用。一旦出現骨質疏鬆、高血壓等副作用,就需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或停葯。免疫抑制葯物顯效後逐漸減少激素用量或至停用激素,即「過河拆橋」療法。不能相信某些中葯葯酒,即使中葯,也有毒副作用,其甚者可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危及生命。中醫葯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上有獨特的優勢,當然也有缺陷,要取其利避其害,因此要在醫生的醫囑的指導下應用中葯治療。
誤區四:關節痛就不想動,不想動就卧床
風濕病人要堅持適當的鍛煉,可以保持體質和恢復關節功能。否則身體會日漸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關節僵直、變形,成為終身殘疾。病人在關節腫脹的急性期需要休息。過了急性期,可在床上做髖、膝、踝關節的屈伸運動,也可理療。逐漸增加穿衣、吃飯、洗澡等生活能力的鍛煉,以防止關節變形。值得提倡的是在溫水中動,除了活可以減輕關節疼痛、促進肌肉放鬆外,並可改善關節活動度、肌力及耐力
誤區五:症狀緩解後,就自行停用葯物
風濕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絕大多數患者在規范、系統、有序的治療下可以達到臨床上緩解,使患者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因此風濕病患者必須堅持用葯治療,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樣做的後果是病情會越來越重。
誤區六:用葯後不監測葯物的副作用
風濕病患者特別是病史較長的患者,在長期用葯的過程中,自己認為自己對病情的了解好於專科醫生,在用葯的過程中不注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等,認為自己的症狀很好,無需做那些檢查,花冤枉錢,其實那是極端錯誤的,任何一個患者的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都是片面的,都是先從自身的疾患開始認識疾病的,缺乏與疾病相關的系統性,有些葯物的毒副作用是在出現症狀之前出現。因此在規范應用葯物治療的同時應監測葯物的毒副作用。
6 風濕病治療主要治療原則是什麼?
風濕病治 療主要治療原則: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措施:是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西醫治療類 風濕性關節炎的葯物為主,結合中醫治療:一者提高西葯療效起到協同作用,二者降低西葯的毒副作用,三者減少西葯用量。共同達到控制炎症、緩解症狀、控制病情發展、阻止發生不可逆的骨改變、盡可能地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降低關節畸形發生、避免殘疾、恢復正常生活。 風濕病治療的四大原則: 早期——發現早期症狀、及時檢查 。 聯合——幾種葯物同時服用 。 規范——正規醫院,定期檢查,按時服葯。 長程——慢性疾病,治療周期長。
遵循以上四個原則,就能早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預防關節畸形。
7 中醫中葯治療風濕病的優勢是什麼?
中醫治療風濕病的最大優勢是辨證施治,全身調理綜合治療:
( 1).風濕病診斷是一個復雜困難的過程,有些疾病需很長時間才能確診,在未確診前,西葯往往無葯可用,而中醫風濕科醫生可以通過辨證施治給予相應治療,往往取得很好的療效。
( 2).風濕病患者在大劑量、長期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後,會出現較多不良反應,在減葯過程中使病情反復,中葯通過全身調理可以明顯減少葯物不良反應和減少西葯的用量,將西葯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 。
( 3.)對於一些對西葯過敏和不能應用西葯的風濕病人,中葯治療就更重要。
8 為什麼要定期檢查?
( 1) 評估療效,調整治療方案。
( 2) 監測葯物的毒副作用。
(3) 達到副作用最輕、療效最好的目的。
如有疑問請咨詢 河南省浚縣中醫院風濕科豐醫生 13613925958
4、葯酒可以治癒風濕嗎
可以啊,不過得看你那個是什麼葯酒?不是所有的葯酒都可以治風濕病的。
5、如何泡治療風濕的葯酒
風痰麻木風濕葯酒--《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
【處方】大生地10兩,酸棗仁(炒),當歸身2兩,海桐皮2兩,羌活2兩,川萆薢(風濕加此2味)2兩,地骨皮1兩5錢,川牛膝1兩5錢,桂枝5錢,甘草5錢。
【製法】火酒20斤,窨7日後,即可服。
【功能主治】壯筋骨,健步履。主治風痰麻木,並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飲2-3小杯,不宜過多。
【摘錄】《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丁公藤風濕葯酒--《中國葯典》一部
【處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黃37.5g,羌活3g,當歸3g,川芎3g,白芷3g,補骨脂3g,乳香3g,豬牙皂3g,陳皮13g,蒼術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殼20g,白術3g,山葯3g,黃精8g,菟絲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澤瀉3g,五靈脂3g,蠶砂6.5g。
【製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時後,與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內,加入白酒4.25升,密閉浸泡,浸泡期間加溫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達35℃,浸泡四十天,濾過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治風寒濕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損傷。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處。若有腫痛黑瘀,用生薑搗碎炒熱,加入葯酒適量,擦患處。
【注意】孕婦禁內服,可外擦患處,但忌擦腹部。
【摘錄】《中國葯典》一部
6、求風濕葯酒配方
你好,中醫認為風濕主要是由於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絡瘀阻所致,一般葯物很難根治,西醫沒有特效葯。中醫中葯長期臨床實踐治療風濕有許多非常有效的獨到的奇方秘方,建議你使用傳統中葯一口鍾、烏葯、青風藤、雞血藤、木瓜、杜仲、補骨脂、菟絲子、乳香、沒葯、生地、川西歸尾、川西紅花、川芎、赤芍、狗脊、鎖陽、和尚頭、羊藿葉、骨碎補、利筋藤、桑寄生、劉寄奴、伸筋草、千年健等配合治療,可以滋補肝腎、通經活絡、消腫定痛,這些葯物的配合使用奇效實用、省錢方便,許多患者治癒後不復發。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7、我准備泡葯酒。誰知道補腎,去風濕,養身等功效的。
枸杞具有清肝、潤肺、滋腎、益氣、生精、助陽、祛風、明目、補虛勞和強筋骨等功效。
枸杞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枸杞對某些男性的不育、腎虧、遺精、早泄、虛勞等症有顯著的效果。
8、風濕泡酒葯材配方?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用中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如果把具有抗風濕作用的葯物配成葯酒,則可增加這些葯物活血益氣,暢通經絡的作用。並且,服用葯酒治病,簡單方便。現介紹幾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關節疼痛麻木
原料:獨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細辛10克、川斷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烏15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舒筋通絡,祛寒除痹。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釋:此方是獨活寄生湯減去人參、杜仲,加入川烏而成。獨活寄生湯原本就是治療痹症的有效方劑,再加入川烏,則增強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烏頭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關節痛
原料:制川烏20克、黃芪60克、桂枝30克、芍葯46克、穿山龍60克、青風藤60克、鑽地風60克、僵蠶60克、烏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此方適用於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關節疼痛。
注釋:方中川烏,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表虛症;桂枝、烏梢蛇、地龍、穿山龍、青風藤等均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風寒濕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杜仲、川牛膝、川斷、桂心、細辛、秦艽(音交)、獨活、防風各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壯筋骨、祛風濕、通經絡。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無力,關節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釋:本方的特點是:扶正與祛邪並重。方中人參、黃芪、生地、杜仲、川斷、當歸、甘草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獨活、防風、細辛、牛膝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溫經酒——主治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黃芪60克、當歸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蒼術75克、巴戟肉120克、防風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閉)薢(音謝)30克、獨活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葯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⑤祛風活血行氣酒——主治上肢關節疼痛
原料:羌活、防風、桂枝、荊芥、青皮、茴香各9克,陳皮18克,威靈仙14克,當歸18克,甘草1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此方治療由風寒濕邪外襲所致的上肢關節疼痛,療效顯著。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當歸、威靈仙、狗脊、牛膝、海風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參各9克,雞血藤30克,制川烏3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風祛寒、活絡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等病症。
注釋:方中的木瓜、威靈仙、海風藤等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川烏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人參有大補元氣的作用;白酒有引葯歸經的作用。諸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獨活(去頭蘆)18克、羌活(去頭蘆)18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性上下肢關節炎。
注釋:羌活與獨活均是祛風濕的主要葯物。但羌活的葯性燥烈,偏於發散,善治上半身的風濕症。獨活的葯性緩和,其發散的作用不及羌活,善治下半身的風濕症。用白酒浸泡此兩味抗風濕葯可增強「二活」祛風止痛的功效。
病人在服用上述葯酒時應注意兩點:①川烏的毒性較強,但制川烏的毒性相對較弱。如在使用制川烏時,配上有解毒作用的甘草,其毒性會更弱。但因每個人對葯物的反應各異,若病人服用上述葯酒後,出現唇舌發麻、手足麻木、惡心、心慌、脈遲等中毒症狀時,則應減小制川烏的劑量或暫停服葯。②大多數祛風濕葯的葯性均辛熱。這些葯可使人體的血流加速,血壓上升。因此,嚴重高血壓患者、處於妊娠期或經期的婦女應禁用葯酒。 類風濕中葯浸酒
[葯物組成] Ⅰ號:黃芪20g 當歸10g 制附子10g 威靈仙10g 羌獨活各10g 稀薟草10g 姜黃10g 木瓜15g 生川草烏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條 全蠍30g 蜈蚣10條 地鱉蟲30g 桃仁20g 紅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沒各10g 乾薑10g 防風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Ⅱ號:黃芪20g 當歸10g 威靈仙10g 豯薟草10g 姜黃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條 全蠍30g 蜈蚣10條 地鱉蟲30g 桃仁20g 紅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沒各10g 防風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黃柏20g 丹皮20g 鉤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絡兼以扶正。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為一療程。一般服二至四個療程。服葯期間如有口舌麻木,則停服一星期後續用。風寒濕痹型用Ⅰ號,風濕熱痹型用Ⅱ號。
[制備方法] 上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9、用葯酒擦,還是貼膏葯去風濕
你好,治療風濕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擦葯酒或者貼膏葯,這兩種治療方式都不是很理想。德國馬栗樂適用於頸椎病,肩周炎,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骨質增生,骨刺,滑膜炎,腱鞘炎,手指麻木,網球肘,半月板損傷,坐骨神經痛,關節炎,風濕痛,落枕,蚊蟲叮咬,跌打損傷關節腫痛,改善微循環,調理靜脈曲張等。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10、有什麼好的泡酒治風濕的
風濕葯酒可以加---烏梢蛇,天麻,不老草,五加皮,豹骨,木瓜,枸杞,大棗,生薑配合較高度的白酒,浸泡2周後就可以服用的,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臨床治療很棘手的,建議你綜合性治療--強化營養,多運動,食療大牲畜骨頭湯加黃芪紅參肉桂生薑各適量配合熬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