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節節紅斑

風濕性節節紅斑

發布時間:2020-10-08 07:16:12

1、急性風濕病時,環形紅斑為何出現於軀乾和四肢皮膚,而皮下結節為何出現於關節處,為何它們出現的部位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注意的飲食飲食營養,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應限量,但不是忌食。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5.可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注意 :
(1)多休息 ,經常做適度的運動或在溫水池中游泳對僵硬的關節有好處。堅挺的床墊及暖和而輕盈的被褥可以使你安睡 ,不會對關節施加太大的壓力 ,可用活夾板在休息時將疼痛的關節包夾起來。
(2)患者在夜間睡覺時 ,應避免窗外的涼風直吹 ,不可讓電風扇直吹身體 ,也不要在冷氣房內赤身睡覺。
(3)受雨淋或驟寒侵襲時 ,可飲少量酒以禦寒。
(4)不在屋檐、走廊、過道等風較強處停留休息 ,出汗後須待汗幹才可洗澡。
(5)如發現身體有局部冰冷現象 ,應常加以摩擦 ,或用棉花沾酒擦揉。
(6)要避免傷風、受涼、淋雨或濕氣侵襲。
(7)使用九耀理療儀進行熱療,通血脈;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

2、風濕性皮下結節和類風濕性皮下結節有什麼不同

風濕性皮下結節:它多為成批出現,於數日或數周內消失;而類風濕結節多半或對稱少數出現,持續數日數年不等。
結節性紅斑常見於小腿伸側的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於復發,發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葯史,皮損突然發生,為雙側對稱的皮下結節,自蠶豆至核桃大不等,數目達10個或更多,自覺疼痛或壓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紅,表面光滑,輕微隆起,幾天後,皮色轉暗紅或青紅,表面變平。3~4周後結節逐漸消退,留暫時色素沉著,結節始終不發生潰瘍。你可能更傾向這個。可以比對一下。

3、我想知道,結節性紅斑和風濕性結節到底一樣不?

結節性血管炎的病理皮下組織的中、小動靜脈呈閉塞性、肉芽腫性血管炎表現,血管壁增厚,管腔內有纖維素沉積和(或)形成血栓,發生不同程度的閉塞變化 早期病變雖可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及核碎裂,但常見的是淋巴細胞及肉芽腫性浸潤,管壁可有輕度壞死,血管周圍有肉芽腫性炎症細胞浸潤,導致相應脂肪小葉區域的缺血性凝固性壞死,不同程度的脂膜炎,後期成纖維細胞增生,脂肪小葉發生纖維化。以明顯血管炎為特點,結節性肉芽腫的改變很輕,很少有乾酪樣壞死。簡單的說就是毛細血管炎!
風濕性結節 皮下結節為一種較硬,圓形或橢圓形的,無痛性小結。直徑為O.2一l0厘米太小.常位於受摩擦較多部分,如肘部伸側、跟腱、頭皮、坐骨結節或關節周圍。少見部位有耳和鼻樑。皮下結節很少引起症狀,偶爾可破裂或並發感染。典型的皮下結節生長緩慢,可持續存在或在病性緩解時消失。皮下結節的出現與高滴度血清類風濕因子、嚴重的關節破壞及類風濕活動性病變密切相關。

與風濕性節節紅斑相關的內容